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8)
2023(19308)
2022(16247)
2021(14951)
2020(12584)
2019(28723)
2018(28724)
2017(55019)
2016(29913)
2015(33716)
2014(33965)
2013(33257)
2012(30478)
2011(27571)
2010(27847)
2009(25786)
2008(25097)
2007(22365)
2006(20235)
2005(18313)
作者
(86235)
(71705)
(71307)
(68188)
(45739)
(34208)
(32498)
(28076)
(27281)
(25757)
(24203)
(24132)
(22930)
(22823)
(22192)
(22110)
(21220)
(20971)
(20678)
(20656)
(18094)
(17540)
(17398)
(16470)
(16346)
(16067)
(15784)
(15698)
(14576)
(13981)
学科
(134862)
经济(134709)
管理(87486)
(82884)
(68205)
企业(68205)
方法(55699)
数学(47997)
数学方法(47394)
中国(37054)
(34381)
(32443)
业经(29202)
(28443)
地方(28134)
(25180)
农业(23165)
(21767)
贸易(21752)
理论(21530)
(21039)
(20872)
银行(20820)
(20075)
财务(19989)
财务管理(19946)
(19900)
(19703)
(19460)
金融(19455)
机构
大学(434968)
学院(431402)
(180367)
经济(176531)
管理(167075)
研究(145042)
理学(143728)
理学院(142130)
管理学(139582)
管理学院(138798)
中国(109715)
(92395)
科学(87177)
(84542)
(72277)
财经(67350)
(65717)
中心(65499)
研究所(65365)
(64284)
(61001)
业大(60959)
北京(58610)
(57692)
师范(57170)
经济学(55887)
(52527)
(51910)
农业(51100)
经济学院(49997)
基金
项目(284513)
科学(223792)
研究(210095)
基金(206419)
(178573)
国家(177070)
科学基金(152356)
社会(133470)
社会科(126326)
社会科学(126292)
(110009)
基金项目(108512)
自然(97412)
教育(97166)
自然科(95121)
自然科学(95098)
自然科学基金(93372)
(92383)
编号(86170)
资助(85131)
成果(70917)
重点(63510)
(62991)
(60707)
课题(59322)
(58327)
国家社会(54870)
教育部(54555)
创新(54433)
科研(54100)
期刊
(204859)
经济(204859)
研究(133340)
中国(81975)
学报(65992)
(64642)
管理(63670)
科学(60615)
(60098)
大学(50816)
教育(49006)
学学(47582)
(40842)
金融(40842)
农业(40509)
技术(38536)
财经(34158)
经济研究(33245)
业经(32139)
(29372)
问题(27016)
图书(22687)
技术经济(21899)
理论(21092)
(20375)
(19653)
现代(19512)
统计(19487)
商业(19480)
(19325)
共检索到64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伍旭中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立论之初就抓住了劳资关系的本质,发展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对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要加以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这一现实,必须发展时代化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劳资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梅  宋春艳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于研究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私营企业中,生产资料归私营企业主所有,我国的私营企业还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活动。因此,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和资本对劳动的强制。由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的,因此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又呈现出一些新特征。私营企业中资本占有劳动具有双重属性,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强制不会发展为社会的强制,私营企业主与工人之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为我们研究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与对立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玲娥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及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对山西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研,对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属性及特点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具有雇佣劳动、生产关系的从属性和依附性、政治法律地位平等和非对抗及共存共赢共享等属性,且具有非平衡性、非稳定性、非规范性及非协调性的特点。目前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基本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私营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比较融洽。但私营企业中仍存在员工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薪酬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福利待遇区别对待、劳动保护有所欠缺、劳动合同签约率较低、工会的组建流于形式等问题。政府、企业、员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制度机制等多种渠道来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萍  
劳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领域里较核心与重要的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资理论及其理论嬗变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尽管马克思劳资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秀丽  
劳资关系经由市场上的等价交换扎根于生产过程之中,并通过再生产得以强化。马克思从生产和再生产领域考察劳资关系时遵从了三个重要假设,并形成基本的两阶级劳资关系理论模型。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理论价值,是分析今天丰富而复杂的劳资关系的逻辑基点。但两阶级劳资关系模型在当代阶级分化和分层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拓展,赖特的阶级理论恰恰提供了某种借鉴。他提出的"矛盾的阶级定位"分析方法,对中间阶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经验验证,并提出确定阶级定位的依据和标准,丰富和扩展了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对分析当代的劳资关系和中国构建和谐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滕越   肖广岭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中蕴含着技术异化思想,技术表现为不受劳动者控制的资本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实现的机器体系在资本关系下使劳动完全从属于资本,在机器体系的中介作用下劳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加剧。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为分析数字技术的异化现象提供了根本视角,在生产关系层面说明了数字技术与劳资关系在相互形构过程中产生的异化现象,批判技术主体性理论所呈现的数字技术“拜物教”的本质,从而将被资本颠倒的社会劳动形式本身纠正过来,进而将数字技术作为社会劳动解放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应用基础上实现数字新文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猛  
文章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解释政府负债率在全球范围内先降后升的"V"形走势。研究发现,劳资关系推动了政府债务的发展演变。在劳方地位强化阶段,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并不突出,并且"上层建筑"表现为"加强管制",政府负债率相应地由高变低;在劳方地位弱化阶段,劳动生产率飙升,而实际工资停滞,同时,"上层建筑"的体现是"放松管制",并诱使债务杠杆部分地从家庭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转化,政府负债率进而由低变高。文章还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政府负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猛  
文章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解释政府负债率在全球范围内先降后升的"V"形走势。研究发现,劳资关系推动了政府债务的发展演变。在劳方地位强化阶段,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生产相对过剩问题并不突出,并且"上层建筑"表现为"加强管制",政府负债率相应地由高变低;在劳方地位弱化阶段,劳动生产率飙升,而实际工资停滞,同时,"上层建筑"的体现是"放松管制",并诱使债务杠杆部分地从家庭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转化,政府负债率进而由低变高。文章还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政府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尽管经济增长是很多政策手段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但从具体对应关系看,防范债务风险的关键不在于刺激经济增长,而在于改善收入分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向  罗冬霞  
马克思曾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以马克思价值运动理论为基础,从价值生产、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三重视阈构建了劳资关系综合指标体系,测算了1995—2019年美国、日本、欧盟劳资关系综合指数,对比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整体来看,美国劳资矛盾最为严重,且在金融危机后急剧恶化。分视角来看,价值生产领域欧盟因失业率长期较高,劳资矛盾最大;价值实现领域美国消费支出占比过高,劳资矛盾最大且持续加剧,日本和欧盟则相对稳定;价值分配领域美国基尼系数太高,劳资矛盾最大且不断恶化。未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劳资矛盾将进一步转移和深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翠萍  
我国私营企业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在私营企业内部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直接关系到它的发展和命运。本文在阐述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内部劳资关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导致私营企业内部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论述了在我国私营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绍东  安同良  
在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中,不合理的劳资分配关系削弱了对劳动要素的激励作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为此,文章以江苏省私营经济为例,从理论、实践和经验的结合上分析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的政策主张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汝贤  
在东莞以及沿海地区出现"工荒"的情况下,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仍然处于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劳资矛盾表现为对立面的统一。我国政府应该抓住"工荒"这一历史机遇,颁布劳工标准,建立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尽快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学军  李黎青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观来  
笔者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仍然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处于过度竞争的状态,所以劳工标准全球化对中国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培养名牌企业和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劳工标准全球化发挥保护中国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