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7)
- 2023(7138)
- 2022(6292)
- 2021(5614)
- 2020(5030)
- 2019(11707)
- 2018(11518)
- 2017(23178)
- 2016(12607)
- 2015(14652)
- 2014(14677)
- 2013(14893)
- 2012(14252)
- 2011(12920)
- 2010(12944)
- 2009(12205)
- 2008(12301)
- 2007(11228)
- 2006(9382)
- 2005(8336)
- 学科
- 济(60917)
- 经济(60858)
- 管理(36416)
- 业(36000)
- 方法(34948)
- 数学(32142)
- 数学方法(31947)
- 企(28822)
- 企业(28822)
- 财(16301)
- 农(14565)
- 中国(13282)
- 学(11701)
- 贸(11520)
- 贸易(11520)
- 易(11174)
- 务(10696)
- 财务(10682)
- 财务管理(10651)
- 业经(10423)
- 地方(10164)
- 企业财务(10098)
- 制(9757)
- 农业(9726)
- 融(8886)
- 金融(8881)
- 银(8330)
- 银行(8302)
- 和(8264)
- 行(7793)
- 机构
- 大学(194618)
- 学院(191679)
- 济(82708)
- 经济(81153)
- 管理(73185)
- 理学(63742)
- 理学院(63081)
- 管理学(62114)
- 研究(61800)
- 管理学院(61762)
- 中国(47087)
- 京(39485)
- 财(38198)
- 科学(37679)
- 农(34039)
- 所(31786)
- 财经(31378)
- 中心(29365)
- 业大(29273)
- 研究所(28836)
- 经(28615)
- 江(28100)
- 经济学(27322)
- 农业(27222)
- 经济学院(25122)
- 北京(24602)
- 财经大学(23483)
- 范(23463)
- 师范(23196)
- 州(21997)
- 基金
- 项目(127390)
- 科学(99737)
- 基金(93832)
- 研究(90741)
- 家(81595)
- 国家(80969)
- 科学基金(69020)
- 社会(58453)
- 社会科(55495)
- 社会科学(55478)
- 基金项目(49449)
- 省(48873)
- 自然(44781)
- 自然科(43753)
- 自然科学(43739)
- 自然科学基金(43005)
- 教育(42811)
- 划(41443)
- 资助(39931)
- 编号(36002)
- 部(29793)
- 成果(29412)
- 重点(28793)
- 发(26641)
- 创(26012)
- 教育部(25703)
- 科研(25353)
- 大学(24703)
- 课题(24550)
- 人文(24549)
共检索到270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翀
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围绕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斯威齐和置盐信雄的看法。但斯威齐和置盐信雄的论证在逻辑上存在缺陷,不过,斯威齐提出的"在剩余价值率可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不能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这一结论还是值得肯定的。以美国1948~2015年的实际经济数据为根据可以证明:虽然一般利润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趋向下降,但是一般利润率不是必然趋向下降的。另外,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起着反向作用,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在正向上对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起着更大的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楠 郭佳
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也最广泛、最激烈、时间持续最长。本文主要从关于利润率度量范围的争论、利润率下降趋势原因分析和有关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诸多研究。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利润率下降 剩余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王亮杰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利润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讨论,研究技术进步、实际工资率、非生产性劳动扩张、金融化以及社会结构等因素对利润率的影响,并结合现代计量方法对利润率下降规律展开实证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研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分析了该领域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将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纳入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分析中,对马克思利润率计算模型作出了一定的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桑朝阳 马可
皮凯蒂用翔实的数据统计说明了资本主义主要国家资本收益率高企不下的事实,似乎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存在矛盾。其实,皮凯蒂的资本范畴和马克思的资本范畴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质的方面,皮凯蒂的资本概念是从"物"的视角,否定了资本的历史性和社会关系属性,抹杀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排除了劳动在利润(剩余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从量的统计上看,皮凯蒂将全社会的财富的货币额作为资本的统计基础,比马克思资本范畴中的不变资本部分更宽泛,但不包括可变资本部分。皮凯蒂统计意义上的资本收益率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小于马克思理论中的利润率转变为大于马克思的利润率,而皮凯蒂关于资本收益率基本稳定不变的经验统计结果,恰好证明了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正确性。
关键词:
资本收益率 利润率下降规律 技术进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钱箭星 肖巍
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克莱曼的《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一本分析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专著。他论证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马克思揭示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了这个规律的存在,分析了利润率下降的原因。通过低盈利能力和不稳定的金融市场,利润率下降规律才会导致危机;而资本消灭是企业盈利能力恢复和利润率回调的重要环节。克莱曼的研究从学术上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变化归结为影响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此问题的研究除了考虑这两个因素外,还考虑了真实工资率、劳动生产率、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变化、社会制度和冲突的积累,以及人口的统计学因素等。他们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实证研究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利润率或是上升的,或是下降的,或是具有不确定性。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桢
置盐定理通常被认为挑战了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然而,我们用一个单部门模型将置盐定理表述为总量形式,发现马克思和置盐的技术变动是不同类型。在马克思模型中,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进而使得利润率下降的新技术要被资本家采用的前提是实际工资提高。从而,不论是在马克思还是在置盐的理论中,实际工资提高都是利润率下降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中的技术变动会导致不变资本增速超过净产出,难以持续。因此,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描述的是生产力发展受阻时的技术变动,置盐定理则描述的是生产力发展时的技术变动,两者互补。但马克思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宁殿霞
学界围绕利润率下降规律的长期争论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马克思自用本边注的"提高"更是令人迷惑,这些现象构成了"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其实,利润率下降规律的重点不在于利润率有没有下降,而在于生产率有没有提高,在于利润如何对象化为新的资本价值。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单个资本的不断对象化最终必然推动社会总资本质的变化,即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力提高。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秘密在于它是价值增殖出发点上的一种趋势性规律,资本积累理论是对这一规律的深层的、本质的第一个证明;社会生产力提高是对这一规律的现实的、现象的第二个证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勇 李昊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带来的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社会利润率水平呈下降趋势。该理论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重要理论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最主要的理由是认为缺乏适时的证据。本文将"营改增"改革作为缓解内生性的外生性政策工具变量,使用2011-2015年我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定量考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利润率下降理论,研究结论表明:虽然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会通过对剩余价值率提高削弱制造业利润率下降的幅度,但总体上不会改变其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提供了证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建波
目前,我国行业之间利润相差悬殊,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不但妨碍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已经成为了激化和加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抛开资本主义的外壳,从市场经济的视角重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平均利润率规律,或许能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从理论上揭开迷雾,从实践上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规律理论的实质就是资本的自由转移,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内在要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质就是创造公平竞争机制,促使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层次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举措,这是时代赋予我国人民的光荣使命。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骆桢 戴欣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认为,机器替代劳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与劳动生产率,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会下降。然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生产资料变得便宜,因此资本技术构成提高并不在逻辑上等同于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对单部门模型的利润率公式进行分解,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定下,可以得出利润率下降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对资本技术构成的弹性大于1。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在当前的技术进步模式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正在逐渐放缓,这意味着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正发挥着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运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周期等经济学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或相互结合,或批判性的继承,采用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关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利润率下降研究的理论成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模型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综述了西方学者从熊彼特主义、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解释。
关键词:
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 利润率下降 经济周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21世纪资本论》关于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最新发现,一方面用历史统计数据证明了《资本论》关于资本与劳动的两极分化的历史预言,但同时也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相冲突。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它导致追求高利润率的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负利润的极化,生成了建立在社会基础环境"负利润"基础上的资本的高收益率。其分为实体经济领域在利润率上的"时间极化"和"空间极化";而投射到虚拟经济领域,也产生了其盈利率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在我国,消除贫困积累的历史过程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资本积累 贫困积累 负利润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