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8)
- 2023(4205)
- 2022(3688)
- 2021(3582)
- 2020(3040)
- 2019(6901)
- 2018(7168)
- 2017(14574)
- 2016(8151)
- 2015(9522)
- 2014(9477)
- 2013(9554)
- 2012(9442)
- 2011(8711)
- 2010(9009)
- 2009(8627)
- 2008(8688)
- 2007(7893)
- 2006(7239)
- 2005(6682)
- 学科
- 济(32146)
- 经济(32098)
- 业(18886)
- 管理(18089)
- 方法(14377)
- 数学(12903)
- 数学方法(12766)
- 企(12113)
- 企业(12113)
- 中国(11955)
- 财(11460)
- 农(11195)
- 收入(8871)
- 制(8441)
- 学(8163)
- 农业(7581)
- 银(7537)
- 银行(7515)
- 行(7285)
- 贸(6990)
- 贸易(6985)
- 易(6851)
- 教育(6729)
- 融(6454)
- 金融(6450)
- 业经(6028)
- 税(5518)
- 国民(5329)
- 税收(5236)
- 体(5167)
- 机构
- 大学(129876)
- 学院(126917)
- 济(53766)
- 经济(52670)
- 研究(45891)
- 管理(42538)
- 理学(36015)
- 中国(35620)
- 理学院(35535)
- 管理学(34891)
- 管理学院(34661)
- 财(28467)
- 京(28264)
- 科学(27755)
- 所(24641)
- 研究所(22204)
- 农(22192)
- 财经(22151)
- 经(20046)
- 中心(19134)
- 江(18990)
- 范(18514)
- 北京(18497)
- 师范(18341)
- 经济学(17986)
- 农业(17738)
- 业大(17540)
- 财经大学(16402)
- 经济学院(16341)
- 院(15878)
- 基金
- 项目(74380)
- 科学(57290)
- 研究(55137)
- 基金(53818)
- 家(47066)
- 国家(46669)
- 科学基金(37700)
- 社会(34722)
- 社会科(32651)
- 社会科学(32641)
- 基金项目(27815)
- 省(27401)
- 教育(26013)
- 划(24222)
- 自然(22998)
- 编号(22753)
- 资助(22497)
- 自然科(22401)
- 自然科学(22390)
- 自然科学基金(21989)
- 成果(21117)
- 部(17638)
- 重点(16893)
- 课题(16143)
- 发(16004)
- 性(15014)
- 教育部(14954)
- 创(14790)
- 国家社会(14341)
- 科研(14179)
共检索到196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春娣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内涵丰富:用剩余价值、异化劳动、剥削等理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分配的不正义;将资本主义分配不正义的根源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来实现正义分配;设想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实现正义分配的分配原则。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缩小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 分配正义 收入分配 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阳
分配公平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要义,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和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分配公平思想的归纳,及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各种表现的梳理,现阶段应承认收入分配差别的客观存在,不能忽视规律强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最基本的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彩燕
分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分配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关于马克思是否存在正义观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马克思认为要在共产主义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分配原则,即“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党的二十大深刻关注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更要坚持把马克思分配正义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促进分配公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正义观 分配正义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来明 李建伟
随着我国投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回升,2010年以来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开始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全面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基尼系数均在持续下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趋于优化,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内在要求,也说明近年来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财政税收政策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能够在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验 收入分配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来明 李建伟
随着我国投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回升,2010年以来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开始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全面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基尼系数均在持续下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趋于优化,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内在要求,也说明近年来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姝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的程度已经突破警戒线;城乡居民收入、地区间居民收入、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此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风险。为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化解贫富差距悬殊的矛盾,必须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入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合理的收入分配指导理念,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改革与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关键词:
贫富差距 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雁霞
我国居民收入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的主要杠杆,应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税收调控 财税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阳
合理适度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深刻理解把握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根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调节机制奠定基础。现有文献成果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计量模型验证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广泛梳理国内外文献成果、回顾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分析得出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根源,并据此提出相关调节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乔榛 徐龙
收入差距现已成为一个凸显的世界性问题,作为最发达的美国因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发经济危机并向全世界扩散;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收入差距扩大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自拔;多数转型国家也为收入差距扩大而困扰。所有这些国家呈现出来的收入差距问题的背后都有自由市场或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阴影。这意味着当今现实对经济学理论或收入分配理论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强调收入分配实际上是以要素"地位"为根据并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体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新解释,或者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研究新范式。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敬水 黄秋虹
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展现了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被誉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直是金砖国家需要面对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金砖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探讨了金砖国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得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金砖国家 收入分配差距 经验 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文龙 谢璐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基础之上,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因而理所当然成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坚持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占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再分配领域的调节作用;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在收入公平和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收入分配 马克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斌
解决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需要全面领会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诠释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公平内涵,确立"效率公平并重"发展原则,使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缩小收入差距统一于以人为本的发展实践当中。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收入分配差距 公平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世露
由杨娟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视域下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为理论视域,以当代中国贫富差距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为目标导向,科学地考察了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提出了新时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治理路径,具有创新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雅卓 李效熙
一、变革不合理的制度。我国政府已经察觉日益严峻的城乡收入差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我国制度的一些原因,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城乡差距依然巨大。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虽然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把财政权收归中央,地方财权越来越小,但是中央的转移支付大多以应对性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