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0)
- 2023(5171)
- 2022(4282)
- 2021(3914)
- 2020(3217)
- 2019(7433)
- 2018(7400)
- 2017(13371)
- 2016(7378)
- 2015(8356)
- 2014(8430)
- 2013(8210)
- 2012(8126)
- 2011(7484)
- 2010(7919)
- 2009(7450)
- 2008(7690)
- 2007(6954)
- 2006(6512)
- 2005(6174)
- 学科
- 济(31625)
- 经济(31574)
- 管理(19071)
- 业(17763)
- 企(14711)
- 企业(14711)
- 方法(12945)
- 贸(12346)
- 贸易(12341)
- 易(11926)
- 出(10942)
- 数学(10135)
- 数学方法(9948)
- 学(9872)
- 农(9066)
- 中国(8863)
- 财(8797)
- 口(7874)
- 出口(7871)
- 出口贸易(7871)
- 业经(7506)
- 理论(7385)
- 制(7037)
- 教育(6157)
- 银(5612)
- 银行(5593)
- 地方(5526)
- 行(5431)
- 农业(5416)
- 和(5409)
- 机构
- 大学(116918)
- 学院(114008)
- 济(46751)
- 经济(45735)
- 研究(40959)
- 管理(38610)
- 理学(32496)
- 理学院(32056)
- 中国(31595)
- 管理学(31391)
- 管理学院(31189)
- 京(25452)
- 科学(25247)
- 财(24379)
- 所(21151)
- 农(19863)
- 江(19760)
- 研究所(19146)
- 财经(18815)
- 中心(18403)
- 范(17134)
- 经(16990)
- 师范(16960)
- 经济学(16011)
- 北京(15903)
- 业大(15783)
- 农业(15641)
- 州(15211)
- 院(14453)
- 经济学院(14432)
- 基金
- 项目(70338)
- 科学(55310)
- 基金(51675)
- 研究(51573)
- 家(45314)
- 国家(44929)
- 科学基金(37596)
- 社会(33078)
- 社会科(31239)
- 社会科学(31230)
- 省(26702)
- 基金项目(26278)
- 教育(24615)
- 自然(23643)
- 自然科(23119)
- 自然科学(23108)
- 划(22810)
- 自然科学基金(22709)
- 资助(21414)
- 编号(20505)
- 成果(18317)
- 重点(16362)
- 部(16210)
- 课题(14920)
- 发(14848)
- 创(14320)
- 教育部(14024)
- 国家社会(13963)
- 大学(13549)
- 科研(13543)
共检索到184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庄尚文 韩耀
马克思分工理论认为社会分工和企业内分工协同演进,社会化大生产产生了分工协调问题,而流通具有协调社会分工的重要功能。因此,流通效率的提高可以形成一个发达的现代流通体系,成为实现市场经济秩序和财富增长有机统一的载体。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应以流通效率的提高为核心,寻求构筑现代流通体系的制度基础、技术基础、法律基础和道德基础,联系生产组织和消费行为的结构性变化分析流通组织的演变机理,探索社会分工协调的自循环实现机制。并且,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国转型和开放的双重背景,借鉴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探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观点、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分工 流通 转型 开放 贸易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振平
关于马克思产权关系的定义对马克思经济学比较了解的人大都知道,马克思的所有权概念,从本质上讲,囊括了产权的基本内涵。由于所有权是一种法律现象,因而它是具体的,即一定的社会中与之相适应的所有权的内容彼此可能不同。同时,它又是广泛的、综合的、整体的,即它不是单纯的归谁所有问题,而是包含着除所有权以外的占有、使用、支配、处置、收益等权利在内的概念。就财产关系而论,狭义的所有权(财产归谁所有)决定其它所有的一切权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明哲 吴姗姗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和对资产阶级消费理论的批判中诞生的,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并成功预见了当代消费主义的典型特征与消极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当代中国消费现状的现实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为指导,分析当代中国的消费现状,并结合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创新中国的消费文化,树立科学消费观,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关键词:
马克思消费理论 消费异化 科学消费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书法 周绍东
产品内分工是企业网络分工的主要形式,它通过产品建构关系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为本土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也使本土企业面临着两种产品内分工陷阱。本文以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产品建构理论,探析本土企业陷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原因,并对两种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本土企业避免落入产品内分工陷阱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红柳
马克思基于"生产一般"的抽象将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构造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一般"也是"流通一般"。同时,马克思在一个"复数的体系"中而不是"单数的体系"中考察"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与实现的来源。马克思流通观不仅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彰显其重要性,而且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也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理解并恰当把握马克思流通观的方法论前提与理论特征,不仅对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流通观 生产一般 理论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宪萍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共同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及其动态结合。马克思分别从商品的内在矛盾出发,从流通本身在再生产中的职能以及分工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流通组织理论。现代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关系在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充分印证了马克思的流通组织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 流通组织 生产组织 生产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向阳
按照建设而不是批判的思路对《资本论》中的流通理论进行新的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中流通现象的研究,论证了在流通的作用、形式、内容、时间、费用、目的等方面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资本论 流通理论 市场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2009年12月,十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面世。重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巨著,笔者体会依然深刻,感受依然丰富,特别是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所获颇多。本文对商品价值的构成及源泉、价值源泉之活劳动的内涵、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价值分配以及剩余价值的归属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心得。
关键词: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新思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安广实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专用技术、厂商名称等。无形资产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某种特殊权利和优势,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创造出巨大收益。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在商品上的凝结。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把价值限定在两点:一是价值是物质生产部门抽象劳动的凝结,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价值;二是抽象劳动的凝结物必须是有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晓光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 ,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坚持这一理论合理的科学的内核 ,发展这一理论尚未得到充分展开的部分 ,放弃陈旧过时的结论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坚持 发展 创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明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科学、是真理,必须始终坚持,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成分。中国经济可以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道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东亮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折旧的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包括机器、厂房、土地等,用C表示;第二部分是商品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等,用V表示;第三部分是商品中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用m表示。 马克思简单地把商品的价值分为C、V、m三部分,他忽略了公共管理部门的作用,这些公共管理部门包括政府、军队等;政府是一个管理者,他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对内,政府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健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当代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高校马克思理论灌输的哲学依据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心理学依据为道德强化理论;社会学依据为个体社会化理论。
关键词:
高校 理论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路波
马克思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和总体思考,揭示了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相统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思想,这是马克思把自然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社会经济之中的哲学与经济学相统一的光辉思想。在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把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经济 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路波
马克思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和总体思考,揭示了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相统一"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思想,这是马克思把自然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社会经济之中的哲学与经济学相统一的光辉思想。在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把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经济 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