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18)
- 2023(21113)
- 2022(17707)
- 2021(16442)
- 2020(13718)
- 2019(31337)
- 2018(30797)
- 2017(58426)
- 2016(31283)
- 2015(35544)
- 2014(35471)
- 2013(35171)
- 2012(32918)
- 2011(29779)
- 2010(30224)
- 2009(28350)
- 2008(28372)
- 2007(25641)
- 2006(22872)
- 2005(21027)
- 学科
- 济(151120)
- 经济(150895)
- 业(106932)
- 管理(95558)
- 企(87475)
- 企业(87475)
- 方法(59692)
- 农(50852)
- 数学(48961)
- 数学方法(48439)
- 中国(41547)
- 业经(38441)
- 财(38182)
- 农业(33786)
- 地方(32082)
- 学(29073)
- 制(28198)
- 贸(26505)
- 贸易(26485)
- 易(25682)
- 务(24733)
- 财务(24675)
- 财务管理(24626)
- 理论(23827)
- 和(23630)
- 企业财务(23330)
- 技术(22891)
- 银(22118)
- 银行(22080)
- 融(21580)
- 机构
- 学院(463216)
- 大学(460372)
- 济(202759)
- 经济(198812)
- 管理(178672)
- 研究(159310)
- 理学(152384)
- 理学院(150713)
- 管理学(148425)
- 管理学院(147536)
- 中国(124450)
- 京(97250)
- 科学(93562)
- 财(92627)
- 农(81604)
- 所(80596)
- 中心(73010)
- 财经(73006)
- 研究所(72343)
- 江(71509)
- 经(66203)
- 业大(65681)
- 农业(62849)
- 经济学(62397)
- 北京(61645)
- 范(60978)
- 师范(60437)
- 州(56267)
- 院(55984)
- 经济学院(55930)
- 基金
- 项目(295950)
- 科学(234888)
- 研究(220010)
- 基金(216065)
- 家(186299)
- 国家(184615)
- 科学基金(159549)
- 社会(143980)
- 社会科(135805)
- 社会科学(135769)
- 省(115518)
- 基金项目(113421)
- 教育(100597)
- 自然(100001)
- 自然科(97722)
- 自然科学(97694)
- 自然科学基金(95993)
- 划(95933)
- 编号(89237)
- 资助(87777)
- 成果(72965)
- 发(67314)
- 部(66705)
- 重点(66347)
- 创(62795)
- 课题(61298)
- 国家社会(59765)
- 创新(58239)
- 教育部(57654)
- 人文(56328)
- 期刊
- 济(238576)
- 经济(238576)
- 研究(141376)
- 中国(95519)
- 农(79155)
- 财(74056)
- 管理(69052)
- 学报(67730)
- 科学(65532)
- 农业(53431)
- 大学(52516)
- 学学(49440)
- 教育(49049)
- 融(46675)
- 金融(46675)
- 技术(42092)
- 业经(40430)
- 财经(37551)
- 经济研究(37131)
- 经(32527)
- 问题(31257)
- 业(28822)
- 技术经济(25566)
- 贸(24998)
- 世界(24713)
- 统计(22821)
- 版(22204)
- 国际(21721)
- 商业(21338)
- 现代(21230)
共检索到716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鋆 杨慧玲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其农业地租的存在条件、来源及表现形式皆不同于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补贴是我国农业地租的历史表现。地租又是一个关系范畴,地租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的形式下掩盖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应的分配关系,不能以"物的形式"作为我国农业地租的评判依据。本文基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地租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微观模拟,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农业地租的现实性进行历史的分析,力求揭示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地租的变化路径及内在规律,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农业地租唯物史观 关系范畴 农业补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 孟飞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的理论文本,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生产为逻辑起点揭示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被学术界公认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针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不断完善的制度要求,应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和基本遵循,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理论来研究如何优化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华 程承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财富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主轴、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为理念的批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方向可以从以人本为中心、以劳动逻辑为主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以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为理念来探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艰苦探索和努力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因而特别需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而且创造着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观在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在于考察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如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的根本目的在于阐释如何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世彬 王许可 周小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我国当代国情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命题,结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暴力 王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生产力发展状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包含生态生产力要素论、生产力创新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时空因素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论等内容的生产力理论,形成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核心之一。该文认为,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暴力 王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生产力发展状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包含生态生产力要素论、生产力创新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时空因素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论等内容的生产力理论,形成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核心之一。该文认为,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讲话,如似马克思《导言》的中国版本。《新境界》对马克思《导言》的思想赓续和理论创新,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历史路标"的镌刻、从"结构"到"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探索、"中国智慧"的思想特征和时代意蕴等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学理和学术的示范效应和指导意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法论上和理论上的"导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文江 韩保江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社会科学,数学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却争论不休,褒贬不一。在经济研究中,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数学方法,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数学的应用,避免过度数学化或"数学滥用"。该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辩证分析法,梳理了经济学和数学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相关争论背后的原因,总结出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合理使用数学的范围和一般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普遍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渊源及成果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财富理论的探讨——基于马克思的财富理论的延展性思考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鉴价值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潜力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尝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马克思经济哲学视域中的人学问题——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学之维
马克思的“第二条道路”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