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6)
- 2023(8112)
- 2022(6879)
- 2021(6338)
- 2020(5240)
- 2019(11978)
- 2018(11790)
- 2017(22395)
- 2016(12487)
- 2015(14072)
- 2014(14117)
- 2013(13800)
- 2012(13263)
- 2011(11775)
- 2010(12224)
- 2009(11822)
- 2008(12015)
- 2007(10831)
- 2006(9814)
- 2005(9293)
- 学科
- 济(51571)
- 经济(51481)
- 管理(39233)
- 业(35037)
- 企(30238)
- 企业(30238)
- 方法(21046)
- 数学(17271)
- 数学方法(17064)
- 财(16193)
- 制(15872)
- 学(14788)
- 中国(13381)
- 农(12351)
- 业经(11623)
- 理论(10485)
- 体(10211)
- 教育(10062)
- 银(9807)
- 银行(9771)
- 融(9733)
- 金融(9729)
- 行(9319)
- 务(9263)
- 财务(9245)
- 财务管理(9224)
- 企业财务(8754)
- 地方(8572)
- 体制(8497)
- 税(8471)
- 机构
- 大学(192468)
- 学院(186565)
- 济(77856)
- 经济(76080)
- 研究(68888)
- 管理(65337)
- 理学(55655)
- 理学院(54949)
- 管理学(53927)
- 管理学院(53584)
- 中国(50352)
- 京(41037)
- 财(40857)
- 科学(40731)
- 所(35120)
- 农(31731)
- 研究所(31653)
- 财经(31370)
- 江(30048)
- 中心(29345)
- 经(28384)
- 业大(26841)
- 经济学(25932)
- 北京(25603)
- 范(25492)
- 师范(25175)
- 院(25019)
- 农业(24845)
- 财经大学(23307)
- 经济学院(23194)
- 基金
- 项目(120208)
- 科学(94960)
- 基金(88829)
- 研究(87354)
- 家(78068)
- 国家(77466)
- 科学基金(65550)
- 社会(56708)
- 社会科(53524)
- 社会科学(53513)
- 基金项目(46036)
- 省(45853)
- 教育(41959)
- 自然(41659)
- 自然科(40682)
- 自然科学(40662)
- 自然科学基金(39989)
- 划(39171)
- 资助(36094)
- 编号(33991)
- 成果(30101)
- 重点(28207)
- 部(27843)
- 制(26940)
- 课题(25221)
- 发(25198)
- 创(25017)
- 教育部(24109)
- 国家社会(24070)
- 创新(23548)
共检索到29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李韵
在将马克思表达技术进步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做出外延和内涵区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马克思外延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内生经济增长只能是半内生经济增长,而内涵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经济增长才是内生的经济增长。在将内涵可变资本定义为表达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复杂程度的价值体系之后,本文具体探讨了马克思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并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在这一宏观分析框架下,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区分为复杂劳动的转化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累积机制,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微观基础。
关键词:
内涵资本有机构成 内生经济增长 微观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李韵
在将马克思表达技术进步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做出外延和内涵区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马克思外延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内生经济增长只能是半内生经济增长,而内涵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经济增长才是内生的经济增长。在将内涵可变资本定义为表达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复杂程度的价值体系之后,本文具体探讨了马克思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并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在这一宏观分析框架下,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区分为复杂劳动的转化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累积机制,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微观基础。
关键词:
内涵资本有机构成 内生经济增长 微观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民
本文分析马克思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五大范畴:经济主体的动机和行为体制、竞争机制、技术进步机制、资本积累机制和组织制度创新机制,并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了简要的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就越显著;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一旦消失,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也就不再发挥作用。对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条件的分析,为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创造了可能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五堂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使用结构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增长过程,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揭示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增长具有不稳定性。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利用宏观调控和收入政策保持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平衡。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增长 理论 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国
通过发展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可以推导出包括有哈德罗——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后凯恩斯主义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等现代西方增长理论基本思想的“增长模型”。由于再生产增长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它还能科学解释现代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的国民收入“人均增长”问题。本文论证表明,再生产增长理论是“一般”,而现代增长理论(含近年出现的“内生增长理论”)是特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力波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现为哲学指导经济学研究和对经济学研究作哲学提升这两方面的统一,是构建整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宫敬才编著的《马克思经济哲学微观研究》,认为马克思经济哲学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其经济哲学思想贯穿于全书,并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理论思想的实践发展脉络有深远影响。对此,本文深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埃里克·奥尔森 魏旭
将非生产活动纳入基于马克思再生产图示的增长模型的分析表明,劳动力榨取和技术变革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有关,因此是内生的。非生产性劳动被证明具有潜在的矛盾效应:非生产劳动的增加可以挤压利润,减少增长或提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力、促进技术变革,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增长。经验证据表明,这两种效应在战后的美国经济中均有所体现。马克思的再生产图示也显示出依赖于经典的增长动态,在这一动态中,利润率和储蓄率决定了增长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忠观
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学者比较研究吴忠观[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成都610074]《财经科学》1997/6FINANCEANDECONOMICS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马克思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学拓荒,独立地开辟了后来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将静态分析动态化、短期分析长期化,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费里德曼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根据,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研究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据此建立的经济增长数学模型,借鉴西方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合理因素,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索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屈炳祥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专门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的产物。但是,如果不是出于某种固定观念,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明权应当归马克思,至少有马克思的一份。我们看到,在《资本论》中,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长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也即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延续。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丰富和发展的研究成果中,没有发现:在原有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础上,引入环境系统去拓展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研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用于探讨和解决环境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体系。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假设条件出发,通过系统拓展、部类拓展、价值拓展等得出引入环境的马克思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经济增长公式。
关键词:
环境 环境价值 三部类再生产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林
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由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衡量、源泉等方面构成。经济增长模型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问题。将制度视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古典经济学中早有所见,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则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增长理论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因素。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研究,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有关经济增长模型的源头,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区别是巨大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睢党臣 胡宜
马克思的自然观认为,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的角度,可以通过人的物化劳动即资本和技术弱化资源约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的角度,应注重自然资源的占有、分配、使用等关系,既要注重不同部门的横向资源分配,也要注重部门内部的纵向资源分配。通过建立内生资源增长模型,合理安排资源分配制度和促进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及保持合理的人口增长速度能够削弱由资源引发的增长阻力,实现人、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观 资源约束 增长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