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1)
- 2023(8104)
- 2022(6720)
- 2021(6544)
- 2020(5210)
- 2019(12150)
- 2018(12032)
- 2017(21609)
- 2016(12021)
- 2015(14144)
- 2014(14081)
- 2013(13824)
- 2012(13195)
- 2011(12051)
- 2010(12020)
- 2009(10811)
- 2008(10887)
- 2007(9808)
- 2006(8790)
- 2005(8114)
- 学科
- 济(48835)
- 经济(48671)
- 管理(28450)
- 业(25923)
- 方法(20486)
- 企(19946)
- 企业(19946)
- 中国(18953)
- 数学(16188)
- 数学方法(16054)
- 农(15527)
- 财(14818)
- 业经(11364)
- 贸(11053)
- 贸易(11040)
- 理论(11032)
- 易(10853)
- 教育(10841)
- 制(10704)
- 学(10197)
- 农业(10171)
- 收入(9640)
- 和(9334)
- 银(8295)
- 银行(8284)
- 行(7986)
- 融(7421)
- 金融(7416)
- 地方(7179)
- 体(7104)
- 机构
- 大学(171261)
- 学院(168741)
- 济(74713)
- 经济(73261)
- 研究(62710)
- 管理(56840)
- 中国(50024)
- 理学(47159)
- 理学院(46550)
- 管理学(45816)
- 管理学院(45481)
- 京(37988)
- 财(36407)
- 科学(34981)
- 所(31415)
- 财经(27988)
- 研究所(27984)
- 中心(27817)
- 江(26527)
- 经(25576)
- 范(25410)
- 北京(25265)
- 经济学(25254)
- 师范(25199)
- 农(24649)
- 经济学院(22586)
- 院(21991)
- 财经大学(20711)
- 州(20664)
- 师范大学(20333)
- 基金
- 项目(102367)
- 研究(81130)
- 科学(80339)
- 基金(74088)
- 家(63690)
- 国家(63088)
- 社会(53469)
- 科学基金(53081)
- 社会科(49389)
- 社会科学(49375)
- 教育(39670)
- 基金项目(37274)
- 省(36845)
- 编号(33472)
- 划(31845)
- 资助(30877)
- 自然(30238)
- 成果(30046)
- 自然科(29543)
- 自然科学(29537)
- 自然科学基金(29071)
- 部(24745)
- 课题(24390)
- 重点(23486)
- 中国(23036)
- 国家社会(22759)
- 性(22028)
- 教育部(21987)
- 发(21684)
- 大学(21356)
共检索到279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灿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原则和方式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抽象的,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公平正义的权利结构和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一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权利分布及收入分配状态,以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冬梅
论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其宗旨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类解放 以人为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苏艳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以社会整体性原则为基础,立足实践维度把社会生活划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大领域,从"现实的人"出发,寓精神文化活动于物质活动和社会分工中,精神文化生产的性质最终取决于物质生产关系的性质。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社会价值的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加强人民大众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繁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普遍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渊源及成果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一、共享发展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共享发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式发展批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式的科学揭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享发展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真正的共同体"概念,他们用这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艰苦探索和努力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因而特别需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而且创造着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观在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在于考察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如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的根本目的在于阐释如何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财政领域的最新体现,是财政理论的创新。财政不仅在经济层面发挥着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国家治理的层面保障每个公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享有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实现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较强的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并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路平
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围绕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构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由于其在理论建构时保持着与中国的亲缘性,也使其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也存在某些共通之处,包括理论基础的同源性、强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等;但同时,二者在依托的实践道路、依赖的主体动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等方面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存在着可供借鉴的有益成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批判性借鉴其创新性理论资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通 王凤双 杨彦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反映在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中,文化的作用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尤其是论述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相当深刻。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又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并结合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所以,深入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启示 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探索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和问题的一部力作——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财富理论的探讨——基于马克思的财富理论的延展性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基点与实践基础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视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探索(上)
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研究的又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研究》评介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鉴价值
马克思的“第二条道路”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