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7)
2023(7039)
2022(6170)
2021(5770)
2020(4874)
2019(11577)
2018(11586)
2017(21949)
2016(12253)
2015(14179)
2014(14958)
2013(14719)
2012(13994)
2011(12839)
2010(13253)
2009(12352)
2008(12804)
2007(11954)
2006(10192)
2005(9245)
作者
(37963)
(31988)
(31713)
(30614)
(20293)
(15505)
(14782)
(12553)
(11913)
(11690)
(10761)
(10715)
(10269)
(10194)
(10085)
(10028)
(10011)
(9310)
(9287)
(9284)
(8005)
(8000)
(7855)
(7315)
(7289)
(7221)
(7206)
(7133)
(6593)
(6483)
学科
(53399)
经济(53342)
管理(34323)
(32399)
(26559)
企业(26559)
方法(26261)
数学(22249)
数学方法(22021)
(14507)
(14119)
(13822)
中国(13000)
理论(11035)
业经(10914)
(10093)
贸易(10090)
(9982)
地方(9965)
(9742)
(9678)
农业(9528)
(8873)
财务(8852)
财务管理(8818)
企业财务(8271)
(8146)
银行(8119)
(7649)
教育(7637)
机构
大学(188889)
学院(188346)
(74703)
经济(72886)
管理(68234)
研究(61541)
理学(57986)
理学院(57290)
管理学(56196)
管理学院(55846)
中国(47212)
(40325)
科学(39436)
(35897)
(33768)
(32594)
(30412)
研究所(29399)
中心(28893)
业大(28577)
财经(28359)
农业(26756)
(25687)
北京(25586)
(25466)
师范(25414)
(24250)
经济学(23691)
(21534)
经济学院(21506)
基金
项目(116016)
科学(88825)
研究(85656)
基金(81072)
(70255)
国家(69619)
科学基金(58190)
社会(51288)
社会科(48294)
社会科学(48277)
(46482)
基金项目(42737)
教育(40932)
(38795)
自然(37465)
编号(37086)
自然科(36361)
自然科学(36344)
自然科学基金(35690)
资助(33928)
成果(31179)
重点(26444)
(25771)
课题(25671)
(25031)
(23660)
大学(22510)
科研(22487)
(22283)
创新(22064)
期刊
(85684)
经济(85684)
研究(54822)
中国(37256)
学报(31223)
(30275)
(29972)
科学(26861)
教育(24013)
管理(22874)
大学(22753)
学学(21185)
农业(19508)
技术(17532)
(15568)
金融(15568)
财经(14424)
业经(14001)
经济研究(13286)
(12452)
问题(11672)
(10753)
图书(10499)
(10045)
技术经济(9929)
商业(9461)
理论(9424)
(9214)
财会(8933)
统计(8861)
共检索到28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人类与自然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史必须从一定的自然前提出发,从一定的自然前提和人类实践活动相结合出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规律。把握和领会马克思人类与自然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义  杨继国  
马克思工资运动理论寓于其工资理论之中,但又立足于不同视角,有必要对其单独论述。通过理论探析可知,应从四个维度全面理解马克思工资运动理论:工资量取决于劳动力价值量,等于劳动价格与一定时间限定内劳动量的乘积;资本主义工资运动总是以资本增值需要为转移;工资运动总是伴随着利润运动,且由后者决定;对工资运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都不产生于劳动力市场,而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制度本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人类自身发展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马克思人类自身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提高人类控制自然的程度和人类控制社会关系的程度,从而以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不仅研究了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而且也阐明了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基本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指出:"在中世纪,我们只在修道院中发现农业的账簿。但是,我们知道,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1]可见,簿记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计的最古老的来源正是簿记,统计是在簿记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1簿记的职能(1)簿记是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职能。马克思指出:"不论这种职能集中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解放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该理论在表述上的差异性,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误解。因此,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俊立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剖析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探讨其必然性、进步性,以及对当前中国的历史性选择做出有益的理论探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资本论》工资由主体论所规定:工资不仅是外在的壳——工资形式,也是内在的瓤——针对资本的批判,突出阶级关系当事人对于工艺者的系统支配性。《资本论》范畴学取决于经济理论的两面性:“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工资既是资本的经济结果,也是资本的统治前提。马克思抓住“资本工资”这个论证中心,工资一般的理解维度据此定格为“阶级—统治—剥削—拜物教”这一模式。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努力,《资本论》实质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资范畴学”,作为两重统一的规定性:算法工资(主体范畴)与雇佣工资(经济范畴)的统一以及阶级工资(劳动力社会价格)与市场工资(劳动力市场价格)的统一。《资本论》工资的系统实现论从中得以确认。一旦从资产者的权利意识的束缚中走出,“工资拜物教”即被瓦解,围绕生活资料安排的系统规划将替代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单一追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与经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活动,就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二者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把握和领会马克思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与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正确处理好我国当前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家的人口理论都是为本国的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并且是该国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对于建立我国的人口理论体系,解决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黄雯博士撰写的《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一书,是一部在马克思文本分析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专著。作者对散见于马克思著作、手稿、笔记、书信中有关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作了细心整理、归纳,详细分析了19世纪40年代初、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后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以及马克思是如何由抽象论述转而"把人和自然关系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浩  谢翾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阐明自己的自由观即自由是自己规定自己,这主要是通过自由与自我意识、原子的偏斜运动、定在、矛盾等的关系中彰显出来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宗新  
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制度基础 ,资金融通与资本形成是建立在一定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融资理论的阐述以信用制度一般为起点 ,论述了信用制度是股份制产生的直接基础 ,股份制度推动着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化 ;在信用制度作用下资本积聚与集中 ,资本会加倍增加 ;国家信用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力杠杆。因此 ,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燕连福  林中伟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难题,面对贫困这一社会癌症的扩散,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分析,科学揭示了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在马克思的视野下,资本主义贫困问题在贫困主体以及贫困发生的时间、范围和维度等方面具有矛盾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集中、资本扩张、资本危机、资本逻辑等导致资本主义贫困问题出现主体普遍化、空间差异化、时间波动化、维度双重化等特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站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从价值引领、制度前提、实践主体、实践路径等方面对消除资本主义贫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彻底摆脱贫困指明了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家和代表人物。福斯特在马尔库塞的制度批判和社会批判、阿格尔的消费异化导致生态危机、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生态矛盾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理论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