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1)
- 2023(12099)
- 2022(10536)
- 2021(10122)
- 2020(8457)
- 2019(19549)
- 2018(19550)
- 2017(36514)
- 2016(20779)
- 2015(23822)
- 2014(23897)
- 2013(23067)
- 2012(21100)
- 2011(19152)
- 2010(19265)
- 2009(17292)
- 2008(17000)
- 2007(14801)
- 2006(12966)
- 2005(11091)
- 学科
- 济(73618)
- 经济(73534)
- 管理(55682)
- 业(50522)
- 企(42886)
- 企业(42886)
- 方法(34690)
- 数学(29348)
- 数学方法(28929)
- 中国(20660)
- 学(20654)
- 农(19059)
- 理论(17589)
- 财(17529)
- 教育(17264)
- 业经(16437)
- 地方(14041)
- 和(13262)
- 农业(12741)
- 贸(12418)
- 贸易(12413)
- 制(12082)
- 易(12018)
- 技术(11890)
- 务(11668)
- 财务(11609)
- 财务管理(11588)
- 环境(11583)
- 教学(11071)
- 企业财务(11000)
- 机构
- 大学(293435)
- 学院(287439)
- 管理(109158)
- 济(102259)
- 经济(99724)
- 研究(96575)
- 理学(95062)
- 理学院(93856)
- 管理学(91925)
- 管理学院(91430)
- 中国(67436)
- 科学(63964)
- 京(63316)
- 所(49241)
- 农(47944)
- 财(46231)
- 研究所(45479)
- 业大(45455)
- 范(43874)
- 师范(43450)
- 中心(42295)
- 江(42064)
- 北京(40143)
- 财经(37902)
- 农业(37797)
- 师范大学(35196)
- 院(35123)
- 经(34456)
- 州(34243)
- 技术(33518)
- 基金
- 项目(200553)
- 科学(156145)
- 研究(148062)
- 基金(141990)
- 家(124023)
- 国家(122927)
- 科学基金(104241)
- 社会(88691)
- 社会科(83538)
- 社会科学(83511)
- 省(79879)
- 基金项目(75904)
- 教育(71688)
- 自然(69142)
- 划(68297)
- 自然科(67501)
- 自然科学(67482)
- 自然科学基金(66235)
- 编号(62005)
- 资助(58171)
- 成果(52149)
- 重点(45597)
- 课题(44322)
- 部(44006)
- 发(41876)
- 创(41797)
- 大学(39063)
- 创新(38657)
- 科研(38396)
- 项目编号(38236)
- 期刊
- 济(111075)
- 经济(111075)
- 研究(86317)
- 中国(57621)
- 教育(51775)
- 学报(51386)
- 科学(44768)
- 农(43092)
- 管理(39164)
- 大学(38904)
- 学学(35129)
- 财(34037)
- 农业(30499)
- 技术(25505)
- 融(19196)
- 金融(19196)
- 财经(18291)
- 图书(17984)
- 业经(17719)
- 经济研究(17317)
- 业(15628)
- 经(15478)
- 科技(14732)
- 版(14529)
- 问题(14126)
- 理论(13795)
- 业大(13312)
- 实践(12816)
- 践(12816)
- 技术经济(12649)
共检索到415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申源源
马克思主义诚信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诚信观具有鲜明的内涵,包含侧重批判资本主义的“伪道德”,强调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重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诚信观对青年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信仰、信念、信心、信用的培育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责任感、诚信认同感、诚信荣誉感和失信危机感。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丽丽 章政
大学生群体诚信价值观养成需要制度性建设,以“硬约束”为抓手构筑诚信管理“高压线”,形成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机制。基于20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市场信用监管和社会信用治理领域所形成的信用管理理念、机制,对高校诚信管理推进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建设所存在的信用记录与评价原则、校内校外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大学生信用评价与否等三大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高校诚信价值生态培育、大学生信用修复体系建设等政策进行了展望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陶塑 何瑾 杨经纶 刘海燕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个体真实性问卷和大学生诚信价值观问卷,对4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都对个体的诚信价值观起负向预测作用,依恋回避的预测作用更强;安全型依恋者对诚信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者;个体真实性部分中介了依恋回避对诚信价值观的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成人依恋 依恋安全 真实性 诚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华威 耿玉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珍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变革及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即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其自身的价值观也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张力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何重要性?多元化时代如何发展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和高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明
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阶段性和冲突性特征,是人在心灵生活中不断抉择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心灵生活的选择性冲突最为激烈,其基本价值观正在形成,但不稳定、易破碎,信息化等时代特征对价值观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坚持“大学生本位”,让教育走进大学生的心灵生活,顺势而为,构建全过程培育体系,创新“两个课堂”的实现形式,发挥各方面相互协同的作用,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四位一体”的认同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世忠
诚信是伴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来的人的品行和价值观,它不仅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而且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揭示诚信的价值,论证会计职业群体应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凸显诚信在会计职业群体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人类交往信息的溯源与会计逻辑的梳理,从诚信的来源、诚信的逻辑、诚信的社会价值和诚信的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会计的逻辑就是诚信的逻辑、诚信应当成为我国会计职业群体核心价值观的观点。这对于树立和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完善法规制度的思想基础,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诚信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培育大学生诚信品质,除了依靠诚信教育和大学生个体自律外,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制度"刚性"作用和"他律"功能。制度是规范,是铁律,只有依靠"刚性"的制度约束,充分发挥制度在大学生诚信品质培育中的作用,才能规范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德斌 王孝红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诚信道德水平是决定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在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中,分析危机的原因,并从高校角度理性探讨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危机 诚信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红联 冷云飞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然而大学生失信现象却时有发生。分析当代大学生失信原因,探索重构大学生诚信之对策,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缺失 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近些年,论文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论文标注的研究项目动辄二三项,多则五六项,而不是常见的一二项。本刊的一篇论文,达到了破纪录的五项。我们不反对论文标注课题,只是觉得课题标注应该实事求是,不做样子,更不做幌子。依循常识,课题研究大都有明确指向的。课题名称不同,要解决的难题也不同,相应的,从研究目标到研究重点到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会不同。因此,一篇论文常挂一二项课题可以理解,怎么会挂五六项课题呢?这些课题与文章到底什么关系?其实,很多事实已经显示,这种标注多少已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芳转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探索实践"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视角。文章从精神教育、课堂教学、专题培训、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实践体验等方面论述了"着力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的体系构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素养 着力式 培育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樊晓磊
现代社会的诚信,以新的经济社会状态为基础构建了新型道德诚信、经济诚信和制度(法律)诚信等多重维度的内涵。“诚信”价值与现代法治的社会运行机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诚信”价值入法是私法自治丰富完善的体现,其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两种路径或形式体现在我国《民法典》和民商事单行法规范之中。“诚信”价值的公法制度实践以社会契约论、责任政府理论和法的内在道德为其证成的逻辑基础,并在宪法领域、行政法治领域、司法公信建设领域和刑事法治建设领域获得了体系性的表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诚信观解决个人诚信的意义问题,是诚信教育的理性基础。从公共教育的功能来看,诚信观培养中的价值选择即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和可行的。基于对诚信价值的考量,以正义为价值诉求的规范伦理诚信观是当下诚信教育的应然选择。在诚信观培养实践中,规范伦理诚信观的内涵必须经过教育学转化。
关键词:
诚信观 价值 规范伦理 教育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