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950)
2022(8308)
2021(7598)
2020(6484)
2019(15088)
2018(14956)
2017(28706)
2016(15677)
2015(18260)
2014(18586)
2013(18548)
2012(17608)
2011(16128)
2010(16681)
2009(15745)
2008(15578)
2007(14311)
2006(12822)
2005(11609)
作者
(48103)
(40215)
(40071)
(38687)
(25614)
(19286)
(18425)
(15648)
(15132)
(14498)
(13881)
(13383)
(12964)
(12887)
(12763)
(12558)
(12278)
(11912)
(11733)
(11584)
(10345)
(10111)
(9808)
(9282)
(9208)
(9139)
(8955)
(8830)
(8253)
(7987)
学科
(85108)
经济(85037)
管理(41211)
(37761)
方法(31564)
(30080)
企业(30080)
数学(27625)
数学方法(27403)
地方(20276)
中国(19398)
(19232)
(18597)
(16178)
业经(15551)
地方经济(13494)
(13334)
(12747)
贸易(12739)
农业(12287)
(12248)
理论(11979)
(11854)
(11055)
金融(11050)
(11039)
银行(11001)
环境(10502)
(10492)
(9515)
机构
大学(239776)
学院(239280)
(104739)
经济(102477)
管理(85833)
研究(84588)
理学(72520)
理学院(71641)
管理学(70372)
管理学院(69925)
中国(63520)
科学(51694)
(50502)
(46566)
(44401)
(41228)
研究所(40109)
中心(38278)
(37965)
财经(36800)
业大(34399)
经济学(33641)
(33179)
(33077)
师范(32837)
农业(32546)
北京(32155)
经济学院(30011)
(29589)
(29185)
基金
项目(148527)
科学(114364)
研究(109581)
基金(104494)
(90774)
国家(90029)
科学基金(75174)
社会(68465)
社会科(64635)
社会科学(64611)
(59010)
基金项目(54715)
教育(51349)
(49035)
自然(46596)
编号(45597)
自然科(45415)
自然科学(45399)
自然科学基金(44552)
资助(43334)
成果(38605)
重点(34121)
(33447)
(32974)
课题(32071)
(30350)
创新(28468)
科研(28201)
大学(28165)
教育部(28046)
期刊
(124453)
经济(124453)
研究(73683)
中国(48183)
学报(38427)
(37590)
(37565)
科学(33648)
管理(31414)
大学(28249)
教育(27789)
学学(26392)
农业(24954)
技术(22343)
(22127)
金融(22127)
经济研究(20742)
财经(19418)
业经(18301)
(16877)
问题(16049)
(13732)
技术经济(13450)
(12553)
统计(12241)
图书(12160)
商业(11684)
(11521)
世界(11422)
理论(11324)
共检索到368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敏  
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纳入“范式”分析框架对于维护和论证其科学性的意义十分有限。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命题即“规则”来定义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另一方面,在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过程中,基于生产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历史主义与形式主义等二分法来界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边界,不能构成对主流范式的超越,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硬核”来讲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甚至是一种倒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榛  
本文认为,应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分析范式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包括分工不同形式、分工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分工形式间关系等内容的一个完整体系。在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中包含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逻辑,以及不同经济体制建立的根据,同时通过分工的发展和分工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解析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金  
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当前经济学研究范式演进的演化主义趋势进行了分析。演化主义坚持"有限理性"、"动态非均衡分析"以及"偏好的可变性",对新古典主义实现了理论硬核意义上的完全颠覆。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范式上的内在一致性,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张光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经济发展规律性与社会选择性的历史统一;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的主观心理出发,在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下研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把制度变迁归因于根据主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和行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二者的本质区别,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话语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永  张衔  
本文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发现中国制造业也出现了就业极化现象。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导致就业极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模型的基础上,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细分为一般生产资料生产分部类和机器人生产分部类,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极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导致就业极化,也可以通过压低工资率促使就业极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就业极化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但是,在就业极化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技能障碍使低技能劳动者无法进入高技能部门就业,影响了劳动者就业升级和产业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甄学涛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未来、面向全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开放、不断更新的系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将自然科学的系统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相结合以形成马克思经济学现代系统范式即是一个可能的路径选择。由李节所著《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从理论上探讨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尝试突破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缺陷,为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危机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可能的理论指导,这同时也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转型路径的探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龚剑飞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马克思强调用"社会人"研究范式替代"经济人"研究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恩格斯在这一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这一创新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研究范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迥然不同的一套研究理论体系,这一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这一研究范式对于当代的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美平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发展为主题,着力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赤字问题和中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分析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入手,揭示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容量的狭隘性和生产力扩张的无限性之间的深刻矛盾,阐释一定时期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共存的内在机理,比较资本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绩效。马克思主义国家经济学以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承载国家关系的全球化之演变过程、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全球治理机制等问题。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全球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是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由中国推动的全球化新实践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学军  彭纪生  
经济主义是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在把经济或者财富设定为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时,忽略了人的本质需求与自然的客观规律,其强调经济理性、崇拜市场力量,迷信无限增长的特点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以自然资本化、技术改良与自由市场为主要策略的西方生态经济学并没能突破经济主义的窠臼,依然是在经济效益统摄生态效益的逻辑之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与强化。以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经济主义批判出场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对"共同体福祉"的追求提出了以"共同体经济学"、"有机经济学"、"厚道经济学"为基本要素的新的生态经济观,其对于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景玉琴  
虚拟资本在获利和避险动机的驱使下不断制造出新的虚拟资本,削弱了实体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在爆发之前高度隐蔽,往往被掩盖在经济繁荣的表象之下,看起来欣欣向荣的GDP增长却有可能是虚拟经济风险的累积。在国际产业链连接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经济风险成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鉴于此,应建立虚拟经济风险预警机制,用大数据监测价格和交易的非正常波动,及时发出风险提示信息;建立风险处置和隔断机制,控制风险外溢;减轻虚拟资本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危害;高度警惕新自由主义对金融化的鼓吹和对普通民众思想的侵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思茗  
<正>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视角的发展态势,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途径之一就是马克思经济学向现代系统范式转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界提出,应当通过吸取一些现代科学方法来完善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系统科学之上的现代科学方法。如何将系统科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呢?由李节所著的《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19年3月)一书,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闫培宇  Chen Cida  
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莫里斯·多布给出了一条经济哲学路径:即从经济学理论回溯经济学范式,从而建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话语。通过考察多布的研究路径,一方面,多布积极的传播、诠释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另一方面,他通过与新剑桥学派等主流经济学家的对话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视域。多布沟通了两种异质的经济学传统,这绝非理论本身能解决的。多布强调有什么样的范式——经济哲学,就有什么样的理论架构和论证。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到多布是在经济哲学层面上,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因此,厘清多布的经济哲学路径,可以提供一个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全新视角。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冬林  郭建辉  
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当前大举进军金融领域,深入拓展金融业务,其经营活动金融化日益显著。作为私有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资本的逐利性使其对开展金融业务实现金融化改造有着狂热的渴求和不竭的动力,这也构成了其金融化的动因和本质。通过金融化活动,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难。因此,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化行为,预防和隔断技术风险、垄断风险和监管风险,对保障金融平稳安全运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帮喜  刘充  赵峰  黄阳华  
现有文献对收入分配调整、经济结构变动和宏观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鲜有系统性研究。本文将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拓展为由固定资本、一般性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组成的"马克思—斯拉法"型三部类结构表,并利用中国1987—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刻画投资驱动型增长下收入分配与宏观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测算了中国经济的工资—利润曲线,再根据实际与潜在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偏离度,评价了中国宏观效率提升的空间。结果表明,利润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预测;利润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外延式增长方式下固定资本投资快速增长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分析表明,在传统增长方式之下,改善宏观经济效率的空间极为有限,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