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6)
- 2023(5104)
- 2022(4314)
- 2021(3729)
- 2019(6653)
- 2018(6589)
- 2017(12034)
- 2016(6511)
- 2015(7560)
- 2014(7659)
- 2013(7714)
- 2012(7735)
- 2011(7397)
- 2010(7832)
- 2009(7714)
- 2008(7406)
- 2007(7115)
- 2006(6828)
- 2005(6316)
- 2004(5731)
- 学科
- 济(54931)
- 经济(54895)
- 管理(17291)
- 方法(15681)
- 地方(14764)
- 学(14284)
- 数学(13073)
- 数学方法(12852)
- 业(12682)
- 地方经济(11698)
- 企(10776)
- 企业(10776)
- 中国(10403)
- 业经(8727)
- 理论(7302)
- 经济学(6920)
- 和(6798)
- 农(6573)
- 制(6463)
- 财(6265)
- 融(6229)
- 金融(6225)
- 教育(6154)
- 环境(6154)
- 体(5735)
- 发(5527)
- 策(5460)
- 银(5176)
- 银行(5159)
- 行(5021)
- 机构
- 大学(119239)
- 学院(115528)
- 济(55956)
- 经济(54892)
- 研究(45205)
- 管理(36726)
- 中国(33158)
- 理学(29971)
- 理学院(29521)
- 管理学(28897)
- 管理学院(28662)
- 科学(27056)
- 京(25290)
- 财(24942)
- 所(24073)
- 研究所(21580)
- 财经(19637)
- 经济学(19341)
- 江(18736)
- 中心(18559)
- 经(17512)
- 范(17449)
- 师范(17320)
- 经济学院(16829)
- 农(16480)
- 北京(16424)
- 院(15194)
- 州(14614)
- 财经大学(14131)
- 师范大学(14058)
- 基金
- 项目(64756)
- 科学(50292)
- 研究(47144)
- 基金(46781)
- 家(40476)
- 国家(40159)
- 科学基金(33437)
- 社会(31580)
- 社会科(29798)
- 社会科学(29785)
- 省(24522)
- 基金项目(22855)
- 教育(21653)
- 划(20483)
- 资助(20152)
- 自然(19700)
- 自然科(19208)
- 自然科学(19204)
- 自然科学基金(18830)
- 编号(17741)
- 成果(16518)
- 重点(15131)
- 发(15001)
- 部(14308)
- 国家社会(13511)
- 课题(13497)
- 济(12960)
- 经济(12831)
- 发展(12455)
- 教育部(12411)
共检索到19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新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费利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必须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理解;第二,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四,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生产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和原则性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和再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围绕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系统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决定、来源以及理论载体,强调了马克思构建其宏大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夯实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解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归属,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一方面分析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思想的批判,力图弄清他不同意其中的哪些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的哪些因素;另一方面分析马克思本人关于"现实中的个人"的论述,并且对照卢瑟福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定义,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笔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坚持从自利的、理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现实中的个人"入手的研究视角,他是一位方法论个人主义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宇晖 李贺军
经济学首先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它在社会科学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功能,在于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经济现实,并且对经济事物未来发展的规律性作出正确的预测。评价和检验经济学说科学性与否的标准只能有一个,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经济现实。我们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科学观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文
西方公共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国家财政收支活动深层本质认识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民主制度背景下的先进科学理论是否与这水火不容?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种观点认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于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说教后,再无科学因素可言,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给不会再有值得吸收的成分。因此,基本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公共经济学也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肯定是与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洁雄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城市数据,研究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区域特征。主要结论有:(1)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近年呈强化趋势。(2)中西部城市集聚效应强于东部。(3)服务业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4)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甚至带来负效应。(5)受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嘉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和研究的历史演进,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中方法论自觉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自觉,将文本研究、理论阐释和现实关切内在统一于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MEGA 思想史 “理论实践” 前提批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路军
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目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这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也是始终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经验的结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19世纪中期创立以来,一直与不同社会阵营的经济思想、不同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和不同思潮的经济学观点进行博弈,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实践检验,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