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9)
2023(7568)
2022(5893)
2021(5583)
2020(4296)
2019(9627)
2018(9500)
2017(17276)
2016(9458)
2015(11204)
2014(10952)
2013(10400)
2012(9527)
2011(8769)
2010(8527)
2009(7968)
2008(7788)
2007(6753)
2006(6105)
2005(5837)
作者
(26604)
(22190)
(22160)
(21293)
(14095)
(10515)
(9939)
(8719)
(8602)
(7747)
(7697)
(7334)
(7188)
(7148)
(7132)
(6939)
(6646)
(6377)
(6376)
(6177)
(5717)
(5376)
(5362)
(5066)
(5056)
(4993)
(4907)
(4639)
(4501)
(4439)
学科
(43314)
经济(43270)
管理(20179)
(19435)
中国(17348)
方法(15870)
数学(14203)
数学方法(14146)
(13568)
企业(13568)
(12390)
(10267)
贸易(10258)
(10098)
业经(9301)
(8692)
(8105)
农业(7997)
(7916)
教育(7668)
(7600)
(6997)
银行(6984)
(6821)
发展(6688)
(6677)
(6674)
金融(6674)
地方(6598)
关系(6456)
机构
大学(139785)
学院(136415)
(65466)
经济(64565)
研究(55482)
管理(44653)
中国(42696)
理学(37929)
理学院(37439)
管理学(36865)
管理学院(36625)
科学(31752)
(30646)
(28052)
(27649)
研究所(25713)
中心(23088)
经济学(23087)
(22721)
财经(22456)
(20842)
经济学院(20719)
北京(20036)
(19555)
(19516)
师范(19392)
(18705)
农业(17771)
业大(17671)
科学院(17490)
基金
项目(89162)
科学(70774)
基金(67058)
研究(66185)
(59271)
国家(58837)
科学基金(49122)
社会(45407)
社会科(42902)
社会科学(42894)
基金项目(34035)
(30744)
教育(30286)
自然(28876)
自然科(28257)
自然科学(28251)
自然科学基金(27786)
(27270)
资助(27009)
编号(24833)
成果(21653)
中国(21449)
(21310)
重点(20835)
国家社会(20602)
(20029)
教育部(18486)
课题(18087)
(18020)
大学(17645)
期刊
(72374)
经济(72374)
研究(46811)
中国(29686)
学报(23566)
(22568)
科学(21506)
(19969)
大学(18220)
管理(17944)
教育(17453)
学学(16868)
农业(15521)
经济研究(13495)
(13059)
金融(13059)
财经(12557)
(11117)
(10820)
世界(10525)
问题(10258)
技术(10038)
国际(9890)
(9449)
业经(9154)
(6810)
技术经济(6217)
经济问题(6031)
图书(5907)
(5889)
共检索到213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汪正龙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提出并展开的。到了20世纪,随着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失败和东方不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苏联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不约而同转向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但前者多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美学、艺术相关的问题入手,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后者则多从政治学与哲学入手,或着眼于苏联政治意识形态重建,或着眼于中国现实的民族民主革命,其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重新阐释与创造的色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如何与本土语境相结合的实践问题。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汲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彭修银  尹一帆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取道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期间他们大量引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术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运动的勃兴。在"日本因素"影响下的文艺理论家如蔡仪、周扬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体系构建展开了积极探索,丰富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有益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留下了经验和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寄北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历史上形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勇  汤晶  
延安文艺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版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范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文艺事业的高度融合与深度互动。延安文艺运动坚守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方面的核心特质;延安文艺运动大众化的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性及其在中国语境下所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延安文艺运动的民族形式建构赋予了文艺民族品格和中国气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问题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文艺在内的人民革命事业中,延安文艺是一个经典的辉煌篇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晴  王瑞红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城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改革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准备。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体系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不断推向前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蒋相杰  
作为外来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入中国,俄国的译介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经过瞿秋白的努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具雏形。在瞿秋白以“书生政治家”身份徜徉在文艺研究的过程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原初镜像及投射状态由隐至显,“无产阶级文艺”“中间立场”“超前进路”间杂其中。在“他者”与“自我”的对举中,瞿秋白的“普洛大众文艺”思想诞生了;在苏俄“投射”下,他所构建的“革命性”现实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文艺观既有着俄苏文论的影子,又对“中国化”有着大胆的结合;双重镜像是一种新视野,美国学者毕克伟眼中的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又呈现出一些特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一、引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探索历程。在这一光辉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闫茂旭  董莹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主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先后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经济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历史的形塑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志尚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理论上最重要的成就是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被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也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理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卫东  王文慧  李玉成  李建军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科学总结。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初步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龙  陈佳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两种生产"原理为代表的人口理论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充分地体现了"均衡"的基本思想内核。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艰辛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口均衡观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形成了以"均衡"为主线的中国特色人口理论体系,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成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均衡"的内涵得到更深刻的阐释、更系统的论述,这集中反映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习近平人口思想上。在马克思主义人口均衡观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成果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实践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人口制度、走出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力文  
<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纵观新时代以来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能够发现很多新的变化,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基于此,由顾海良教授主编的《经典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一书,立足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联系时代变迁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的当代意义,全面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总体来看,该书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它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成果的形态出现,其过程遵循着理论发展和理论构建的基本规律,其成果同时昭示着理论创新和理论运用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教育思想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对教育客观规律认识的集体智慧结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路径、中国特色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以及实践价值三个方面加以深入地理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小明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赋予发展更强大的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学说的大集成,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钦  兰世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探索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过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为揭露劳资矛盾的本质,马克思花费40年心血写成其理论巨著《资本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的经济学不仅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经济机制,而且从政治的角度预测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在此意义上,它是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经济学著作,成为社会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