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1)
- 2023(9140)
- 2022(7499)
- 2021(7103)
- 2020(5563)
- 2019(12582)
- 2018(12000)
- 2017(22310)
- 2016(11867)
- 2015(13610)
- 2014(13318)
- 2013(13258)
- 2012(12971)
- 2011(12264)
- 2010(12221)
- 2009(11456)
- 2008(11045)
- 2007(9729)
- 2006(8910)
- 2005(8246)
- 学科
- 济(74000)
- 经济(73932)
- 管理(26770)
- 方法(23716)
- 业(22078)
- 数学(20918)
- 数学方法(20807)
- 中国(19954)
- 地方(17368)
- 企(16411)
- 企业(16411)
- 学(16027)
- 农(13163)
- 地方经济(12593)
- 业经(12461)
- 贸(12124)
- 贸易(12115)
- 易(11742)
- 融(10541)
- 金融(10537)
- 财(10261)
- 环境(10235)
- 制(10048)
- 银(9326)
- 银行(9309)
- 发(9302)
- 行(9182)
- 和(9046)
- 农业(8878)
- 教育(8477)
- 机构
- 大学(188525)
- 学院(181815)
- 济(92428)
- 经济(90929)
- 研究(74967)
- 管理(62200)
- 中国(56478)
- 理学(52844)
- 理学院(52058)
- 管理学(51410)
- 管理学院(51046)
- 科学(41418)
- 京(40415)
- 财(39251)
- 所(37659)
- 研究所(34215)
- 经济学(32008)
- 财经(31563)
- 中心(31145)
- 经(28972)
- 经济学院(28563)
- 范(27202)
- 师范(27023)
- 北京(26427)
- 院(26358)
- 农(25307)
- 江(25181)
- 财经大学(23513)
- 科学院(22870)
- 师范大学(22775)
- 基金
- 项目(115806)
- 科学(92799)
- 基金(88038)
- 研究(86172)
- 家(76599)
- 国家(76064)
- 科学基金(64237)
- 社会(60043)
- 社会科(56943)
- 社会科学(56932)
- 基金项目(45264)
- 省(39542)
- 教育(39369)
- 自然(37812)
- 自然科(36938)
- 自然科学(36929)
- 自然科学基金(36300)
- 资助(35469)
- 划(35005)
- 编号(31814)
- 部(28081)
- 成果(27959)
- 国家社会(26932)
- 重点(26549)
- 中国(26187)
- 发(26160)
- 教育部(24775)
- 创(23205)
- 人文(23013)
- 大学(22888)
共检索到288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赫曦滢
空间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由此空间从次生的、依附性的研究对象上升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主义空间发展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论域,从生产、消费、积累、循环等环节出发,分析了空间的生产方式和资本积累规律,进而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空间批判"进化"为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探究空间经济和全球化地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攻进"了被西方主流经济学长期占据的区域经济学"领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化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可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语境提供积极参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4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之后,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新中国建立以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是对这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更为宽广视域的研究和运用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特色的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新性的和批判继承性的"术语的革命",成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学术范式的标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重于吸收和借鉴各种经济学理论的菁华之处,又善于摒弃和批判其糟粕之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交流、交融、交锋等多种对待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多方面的新发展,蕴藏着"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创新的难得的历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敏 董长瑞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波 景鹏
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亟需理论总结和指引。作为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改革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贡献了一大批饱含历史底蕴又兼具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以"如何构建、创新与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希望引发学术界、决策部门对中国当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发展的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磊 耿玉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主线应是发展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逻辑必须坚持理论指导和立足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目标定位是发挥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创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波 景鹏
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亟需理论总结和指引。作为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改革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贡献了一大批饱含历史底蕴又兼具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讨会"以"如何构建、创新与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希望引发学术界、决策部门对中国当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发展的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怎样遵循"七一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当前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任务;在开放型经济领域,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科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两重性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理论依据,它在列宁时期的苏联和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中得到实践运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时代特征与主题的新判断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开拓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践中提出的基本政治经济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如何处理国内生产力与世界生产力的互动关系,如何处理生产力发展与国内外生产关系、国内外上层建筑的关系与矛盾。习近平关于世界百年大变局、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开放发展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在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中的最新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人骏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30年的初步探索和改革开放40年的创新发展两个阶段,通过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我探索,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价值和当代价值。70年的演进过程中总结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话语的解释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当代实践就是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解读当代中国发展逻辑,进而构建蕴含中国话语、彰显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我国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特别是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起飞,36年以年均9.7%的高速增长使国民经济不断上新台阶,2010年起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GDP突破十万亿美元,占全世界GDP总量的13%多,人均7500美元左右,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学梅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做到"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严格区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内容;其次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宝库增添新内容。以中国当代经济事实为依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决不能割裂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与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经济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强调具有中国特色这一特殊性质的国别经济学。务必直面现实,实事求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务必严肃地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批判的基础上否定和抛弃它的庸俗学说体系,吸收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某些合理成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冬林 孙尚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境界”的伟大成果。它以实践为逻辑基础,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旨归,在中国的具体任务下形成了独特的逻辑体系,是历史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具有时代性的境界,是守正创新的境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境界”的根本特征。不断开拓“新境界”,就要实现新理论与新实践的新结合。具体来讲,首先要使理论与实践在发展中、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结合,其次要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社会历史性,最后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讲话,如似马克思《导言》的中国版本。《新境界》对马克思《导言》的思想赓续和理论创新,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历史路标"的镌刻、从"结构"到"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探索、"中国智慧"的思想特征和时代意蕴等四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学理和学术的示范效应和指导意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方法论上和理论上的"导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安义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中国经济改革面临新挑战。为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必须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让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与内涵一直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只有不断学习和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经济关系、生产力的正确论断,才能始终坚持推动经济改革,让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持续不断地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赵磊
市场经济能否自动实现均衡的关键,在于供求失衡之后的经济波动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历史证明,市场经济走向"正反馈"的趋势,乃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经济危机的结果,就是通过"暴力去产能"使得失衡的市场供求被强制性地恢复均衡。离开"暴力"和"强制"的经济危机来谈"市场均衡",只能是"伪均衡"。晚近以来,虽然"市场均衡"理论已经为很多学者所证伪,但这些证伪工作大多并没有对"市场均衡"的基本逻辑提出反思。在本文中,笔者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有购买力的消费不足"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伪均衡"做出批判性的分析。最后,笔者进一步讨论了"矛盾分析"与"均衡分析"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对矛盾状态的定位不同,还在于二者的逻辑不同。换言之,"矛盾分析"是"辩证逻辑"的展开,而"均衡分析"则局限在"形式逻辑"里面兜圈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资本运行逻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
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转向与逻辑生成》
企业数字资产的形成与构建逻辑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当代资本主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逻辑与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综述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启示——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理解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承与创新——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经济卷》
评《经典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认识与实践——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