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3)
2023(8881)
2022(7221)
2021(6989)
2020(5592)
2019(12761)
2018(12380)
2017(22291)
2016(11594)
2015(13189)
2014(12292)
2013(12077)
2012(11357)
2011(10540)
2010(10488)
2009(9967)
2008(9878)
2007(8749)
2006(7700)
2005(6945)
作者
(31628)
(26492)
(26214)
(25204)
(17054)
(12620)
(11605)
(10359)
(10144)
(9275)
(9254)
(8762)
(8525)
(8512)
(8328)
(8171)
(7839)
(7696)
(7554)
(7211)
(6710)
(6222)
(6221)
(6114)
(5945)
(5915)
(5791)
(5568)
(5333)
(5264)
学科
(51424)
经济(51377)
(36338)
管理(36300)
(32032)
企业(32032)
方法(21548)
中国(18221)
数学(17731)
数学方法(17616)
技术(15582)
(12202)
贸易(12188)
业经(12105)
(11962)
技术管理(11945)
(11838)
(10868)
(10510)
(10057)
理论(9514)
(9208)
银行(9193)
(8980)
(8539)
金融(8536)
(8285)
(8107)
(7858)
农业(7723)
机构
大学(172259)
学院(168609)
(81335)
经济(80190)
管理(65215)
研究(61938)
理学(56414)
理学院(55788)
管理学(55196)
管理学院(54858)
中国(48412)
(36420)
(35105)
科学(34059)
(29808)
财经(28157)
经济学(27220)
研究所(27187)
中心(26379)
(25961)
经济学院(24287)
北京(23613)
(23298)
(22170)
(21943)
(21840)
师范(21778)
财经大学(21274)
业大(19852)
商学(18948)
基金
项目(111645)
科学(91118)
研究(84925)
基金(84331)
(73209)
国家(72639)
科学基金(62984)
社会(58201)
社会科(55249)
社会科学(55241)
基金项目(43618)
(40975)
教育(39103)
自然(37663)
自然科(36922)
自然科学(36914)
自然科学基金(36367)
(35210)
资助(32956)
编号(31372)
(29838)
创新(26913)
(26543)
成果(26259)
国家社会(25701)
重点(25659)
(24390)
中国(24253)
教育部(23615)
课题(22847)
期刊
(87985)
经济(87985)
研究(56149)
中国(37161)
管理(28427)
(26092)
科学(24114)
学报(22810)
教育(21425)
(19909)
大学(18035)
学学(16693)
经济研究(15785)
财经(15302)
(15297)
金融(15297)
技术(14347)
农业(13712)
(13511)
(11943)
业经(11595)
问题(11449)
世界(10900)
国际(10456)
科技(10100)
技术经济(9814)
(9268)
(7975)
论坛(7975)
(7448)
共检索到25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显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及其取得的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现实生命力的最好诠释。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真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一、引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探索历程。在这一光辉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胜  匡晓璐  赵敏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并与落后社会形态相连接形成了混合的社会形态,此后后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程中,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方位论;以此为根本依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制定开展国内经济建设和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战略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集大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培永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不是指特定历史时间点的选择,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选择,是从受资本逻辑主导的附属国家走向主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有偶然性的主体选择在其后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通过纯粹文本研究、理论逻辑推演能提出来的,它实质上反对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化理解的教条主义,以及过于看重经验而看不到思想、理论价值的经验主义,本身包含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的统一,是包含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时代会开辟思想的新境界,会赋予思想以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地开辟新境界,必须不断地做出原创性贡献,才能去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宣传应该抓住的主线是:品鉴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感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力量。应该坚持的学术旨趣是: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学理的回应,推进思想的发展,助推实践的进步。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罗文东  
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总结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和孟什维克派的斗争中,提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毛泽东党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蓉生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成钢  杨紫帆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可以概括为3个大的发展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以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人口思想、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口思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密切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仅对于中国的人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而且有力促进乃至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现代化和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口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现代化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将成为构建中国人口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闻田徵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密切注意人口发展问题。他在总结我国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不止一次地提出人口多的两重性,“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应互相协调发展,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增长,以及广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亚光  毕悦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阶段和大革命时期,党的早期领导人立足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语境,基于报刊这一传播平台,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早期实践。这一实践历程有两大鲜明特质,一是中国共产党人身兼领导人和理论家的"双重角色",缩短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革命实践之间的相互转化周期;二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承担起培育精英与启蒙大众的双重使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传播与中国化的新道路、新境界。这些特质对中国的革命和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亦对新时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闫茂旭  董莹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主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先后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经济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历史的形塑和发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芹  
中共旅欧支部是我党在海外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其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他们对唯物史观、阶级及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理解、把握与应用基本上是正确的,推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林忆  邹升平  
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制度分析法是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变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为重心,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实质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进一步实践推进和创新发展等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认识和挖掘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有助于加强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进该理论的中国化新进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神根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齐义军  朱彤  任振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第十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于2021年7月20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