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4)
- 2023(17446)
- 2022(15003)
- 2021(13874)
- 2020(11599)
- 2019(26230)
- 2018(26128)
- 2017(49600)
- 2016(27196)
- 2015(30699)
- 2014(30811)
- 2013(30682)
- 2012(29052)
- 2011(26508)
- 2010(26887)
- 2009(24860)
- 2008(24263)
- 2007(21786)
- 2006(19882)
- 2005(18073)
- 学科
- 济(127968)
- 经济(127841)
- 管理(74509)
- 业(70153)
- 企(56219)
- 企业(56219)
- 方法(46633)
- 数学(39341)
- 数学方法(38865)
- 中国(34567)
- 农(33564)
- 地方(32943)
- 学(29577)
- 业经(28355)
- 财(25494)
- 农业(22786)
- 制(22019)
- 环境(20613)
- 贸(19665)
- 贸易(19651)
- 理论(19100)
- 和(19094)
- 易(18892)
- 银(18863)
- 银行(18796)
- 融(18750)
- 金融(18746)
- 地方经济(18457)
- 行(18113)
- 技术(17635)
- 机构
- 大学(397663)
- 学院(396051)
- 济(163293)
- 经济(159601)
- 管理(148775)
- 研究(146212)
- 理学(126458)
- 理学院(124909)
- 管理学(122709)
- 管理学院(122021)
- 中国(108665)
- 科学(91825)
- 京(87591)
- 所(76437)
- 财(73139)
- 农(71147)
- 研究所(69228)
- 中心(64598)
- 江(62135)
- 业大(60997)
- 财经(56814)
- 北京(56431)
- 农业(55381)
- 范(55283)
- 师范(54711)
- 院(52767)
- 经(51352)
- 州(49823)
- 经济学(48929)
- 省(46895)
- 基金
- 项目(260872)
- 科学(203154)
- 研究(189576)
- 基金(186009)
- 家(163310)
- 国家(161897)
- 科学基金(136692)
- 社会(118102)
- 社会科(111618)
- 社会科学(111583)
- 省(104388)
- 基金项目(98497)
- 自然(88749)
- 划(87113)
- 自然科(86511)
- 自然科学(86490)
- 教育(86053)
- 自然科学基金(84920)
- 资助(76942)
- 编号(76785)
- 成果(63567)
- 发(60313)
- 重点(59368)
- 部(56419)
- 课题(54862)
- 创(53493)
- 创新(49966)
- 科研(49348)
- 发展(47976)
- 教育部(47622)
- 期刊
- 济(197549)
- 经济(197549)
- 研究(125571)
- 中国(84569)
- 学报(66867)
- 农(66060)
- 科学(60886)
- 管理(57910)
- 财(54101)
- 大学(49520)
- 教育(47654)
- 学学(46465)
- 农业(45109)
- 融(37752)
- 金融(37752)
- 技术(34601)
- 业经(31898)
- 经济研究(30667)
- 财经(28657)
- 问题(25626)
- 经(24761)
- 业(23169)
- 图书(21003)
- 技术经济(20531)
- 科技(19841)
- 理论(18814)
- 贸(18460)
- 资源(18273)
- 版(18239)
- 现代(18171)
共检索到619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国薇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基本的观点,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相辅相成。虽然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大力发展经济,忽视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下研究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迫在眉睫。由张占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一书,内容详实,论述清晰,不仅可为从事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者提供有效思路,还可为林业经济管理者提供实践指导,是备受广大林业经济发展研究者和管理者青睐的书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永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生产力获得发展,生产关系才能随之发生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林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发展林业生产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降低资源浪费,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由段新芳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一书,在介绍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探索了中国林业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明洪
就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而言,林业资源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林业资源保护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我国的林业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故而如何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对林业事业的发展来说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林业资源能够与社会的发展实现良好的配合,则就能有效地推进整体林业事业的发展。文章从林业资源的特点以及功能出发,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林业资源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 保护 林业经济发展 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伍诚珵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指出中国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真汲取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和技术输出、将生态环境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自私自利行为。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法律制度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两型社会",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不断发展。
关键词:
生态观 探索 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基础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并快速地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生态问题,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寻找适应我国的发展道路,必须提倡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现实必然性,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现代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成海
生态林业是林业发展到一定基础的进化,与经济学原理相呼应。生态林业运用到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究因地制宜,通过实地勘察,结合自然资源的供给,使生态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源源不断地发展出人类所需要的东西,对自然有益,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也有益。
关键词:
生态林业 经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辛苗
<正>循环经济是核心理念在于最大化地循环利用资源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资源利用、资本循环以及环境可持续性有着丰富的阐述,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承勇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生态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各项经济建设的中心都离不开生态中心。文章分析了绿色林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发展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林业经济 发展 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人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不当排污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大量生态观念,对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人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不当排污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大量生态观念,对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铮
林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涉及木材生产加工、生态旅游和碳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于县域来说,林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林产品的销售(包括木材和其他木制品)可以为县域提供重要的财政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林业生产(包括林木种植和采伐、木材产品加工和制造、林地经营管理和生态旅游等)可以为县域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发展林业县域经济对于国家经济提升的作用重大。由陈绍志、陈嘉文、樊宝敏、赵荣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以林业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引导,通过构建林业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发展概况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其发展经验和现有问题,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可行性政策建议。整体来看,该书对于林业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细致全面,尤其是在分析发展模式方面,通过引入多个经典案例使分析结果更贴合实际,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谨慎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经济上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试图通过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而实现资本的无限增值。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种经济主义发展观把物质财富作为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而较少关注人的本质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他们强调,企图通过经济主义的手段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框架内消除生态危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提出摆脱经济主义发展观的消极影响关键在于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把经济的发展立足于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的共同福祉,这对于树立正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煜 张智光
提出了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研究了国外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历程、相互关系和实现途径。结合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应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机制;建立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法律、技术、管理、金融、监督、服务等几个方面支撑体系。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林业生态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