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0)
2023(9690)
2022(7986)
2021(7409)
2020(5772)
2019(13183)
2018(12831)
2017(23491)
2016(12562)
2015(14379)
2014(13961)
2013(13991)
2012(13706)
2011(12935)
2010(12989)
2009(11903)
2008(11713)
2007(10309)
2006(9616)
2005(8962)
作者
(37741)
(31351)
(31278)
(29769)
(20143)
(15093)
(14090)
(12249)
(12127)
(11199)
(10978)
(10411)
(10274)
(10179)
(10133)
(9825)
(9274)
(9076)
(8955)
(8766)
(8132)
(7773)
(7538)
(7182)
(7124)
(7109)
(6962)
(6757)
(6391)
(6284)
学科
(65009)
经济(64955)
管理(30267)
(27166)
中国(23867)
方法(19854)
地方(18890)
(18301)
企业(18301)
(17972)
数学(17486)
数学方法(17402)
环境(14377)
(13754)
贸易(13740)
业经(13598)
(13356)
(13211)
(12329)
农业(12248)
(11793)
金融(11790)
(11695)
银行(11676)
(11553)
地方经济(10755)
(10703)
(9832)
(9283)
发展(9095)
机构
学院(186371)
大学(186266)
(87919)
经济(86456)
研究(78316)
管理(63084)
中国(60818)
理学(52642)
理学院(51889)
管理学(51213)
管理学院(50860)
科学(45895)
(42330)
(40451)
(37517)
研究所(36728)
中心(33507)
(32437)
财经(29234)
经济学(28913)
北京(28318)
(28062)
(27848)
(27427)
师范(27181)
(26783)
经济学院(25857)
农业(25029)
业大(24964)
科学院(24866)
基金
项目(119826)
科学(95008)
研究(89531)
基金(87477)
(77074)
国家(76455)
科学基金(63878)
社会(59495)
社会科(56381)
社会科学(56372)
基金项目(45049)
(44681)
教育(39510)
(38682)
自然(38017)
自然科(37032)
自然科学(37024)
自然科学基金(36370)
资助(35634)
编号(33946)
(32800)
成果(28303)
重点(28144)
(27343)
发展(27122)
(26677)
国家社会(25879)
中国(25725)
课题(25477)
(24664)
期刊
(106583)
经济(106583)
研究(64475)
中国(44168)
(31527)
学报(29096)
科学(28439)
(25698)
管理(25380)
教育(22299)
农业(22029)
大学(21914)
(21537)
金融(21537)
学学(20526)
经济研究(18306)
业经(16564)
财经(15259)
技术(14601)
问题(14025)
(13417)
(13102)
世界(12795)
(12567)
国际(12087)
资源(10438)
技术经济(9036)
经济问题(8914)
科技(8540)
(8374)
共检索到304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伍诚珵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指出中国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真汲取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和技术输出、将生态环境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自私自利行为。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法律制度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两型社会",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不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晓敏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生态的发展,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就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包含的生态思想更是如此。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规划作出思考,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阐述,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做出思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刚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采取果断措施,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基础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并快速地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生态问题,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寻找适应我国的发展道路,必须提倡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现实必然性,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现代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冀鹏  
在马恩经典著作中,有很多论述与生态社会相关的思想。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响亮的声音重回历史舞台。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可以思考中国未来生态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冀鹏  
在马恩经典著作中,有很多论述与生态社会相关的思想。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响亮的声音重回历史舞台。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可以思考中国未来生态的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甜甜  张译心  张博  
各种生态矛盾摆在人们面前,这都源自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面对种种生态危机,人们渴望将社会发展模式由征服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呼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自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体价值精神的和谐共存。从辩证唯物论维度、历史唯物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以对其内涵有更深刻了解,突破了既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文霞  陈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国薇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对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最基本的观点,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相辅相成。虽然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长期大力发展经济,忽视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下研究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迫在眉睫。由张占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一书,内容详实,论述清晰,不仅可为从事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者提供有效思路,还可为林业经济管理者提供实践指导,是备受广大林业经济发展研究者和管理者青睐的书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视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道路进行思考,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培育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文章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永平  朱雯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引领青年成长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把握"三大规律"的内在逻辑,认同青年价值;站在"三个事关"的战略高度,引领青年思想;立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明确青年成长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①要求"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②"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③这里所说的"追根溯源"和"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和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根源  
如何在我国既弘扬以《易经》为源的中华文化,又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考古发现,《易经》在三千两百多年前已传入希腊;文献记载,16世纪《易经》译为拉丁语及法文传入西欧;18世纪中国哲学已进入德国大学课堂,黑格尔讲授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此时《易经》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西方学术领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导致的"天灾"和"人祸"时,呈现出来的生态思想,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易经》的哲学观念,而不是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哲学观念。这有力证明了《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