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1)
- 2023(14954)
- 2022(12586)
- 2021(12027)
- 2020(9841)
- 2019(22804)
- 2018(22655)
- 2017(43139)
- 2016(23625)
- 2015(26925)
- 2014(27031)
- 2013(26640)
- 2012(24399)
- 2011(22051)
- 2010(21905)
- 2009(20235)
- 2008(19762)
- 2007(17344)
- 2006(15440)
- 2005(14102)
- 学科
- 济(98881)
- 经济(98757)
- 管理(65803)
- 业(62391)
- 企(50747)
- 企业(50747)
- 方法(43392)
- 数学(36994)
- 数学方法(36571)
- 中国(29553)
- 农(27416)
- 财(23167)
- 业经(22481)
- 学(21883)
- 贸(19847)
- 贸易(19837)
- 易(19299)
- 制(18555)
- 农业(18147)
- 地方(17910)
- 理论(16801)
- 银(15653)
- 和(15621)
- 银行(15610)
- 行(14933)
- 环境(14684)
- 融(14608)
- 金融(14604)
- 教育(14194)
- 技术(13732)
- 机构
- 大学(343536)
- 学院(339331)
- 济(141339)
- 经济(138496)
- 管理(131894)
- 研究(118446)
- 理学(113735)
- 理学院(112470)
- 管理学(110588)
- 管理学院(110001)
- 中国(89855)
- 京(74418)
- 科学(72330)
- 财(63567)
- 所(59802)
- 研究所(54473)
- 农(53015)
- 中心(52032)
- 财经(51207)
- 业大(48308)
- 江(47989)
- 北京(47854)
- 经(46627)
- 范(46366)
- 师范(45993)
- 经济学(43700)
- 院(42505)
- 农业(41440)
- 州(39302)
- 经济学院(39192)
- 基金
- 项目(227753)
- 科学(179406)
- 研究(168541)
- 基金(166274)
- 家(144574)
- 国家(143370)
- 科学基金(122632)
- 社会(107110)
- 社会科(101250)
- 社会科学(101224)
- 基金项目(87581)
- 省(85955)
- 自然(78284)
- 教育(77051)
- 自然科(76469)
- 自然科学(76453)
- 自然科学基金(75071)
- 划(73030)
- 资助(68488)
- 编号(68399)
- 成果(56718)
- 部(51114)
- 重点(50920)
- 发(48350)
- 课题(47288)
- 创(46741)
- 国家社会(44365)
- 教育部(44125)
- 创新(43642)
- 科研(43337)
- 期刊
- 济(158348)
- 经济(158348)
- 研究(106316)
- 中国(63639)
- 学报(53327)
- 科学(49559)
- 农(49411)
- 管理(49012)
- 财(46580)
- 大学(40342)
- 教育(39830)
- 学学(37536)
- 农业(34191)
- 融(29669)
- 金融(29669)
- 技术(27702)
- 经济研究(26334)
- 财经(25511)
- 业经(24728)
- 经(21907)
- 问题(20957)
- 图书(18445)
- 业(17910)
- 贸(17250)
- 理论(16683)
- 技术经济(16115)
- 世界(15902)
- 科技(15422)
- 现代(15124)
- 版(15038)
共检索到504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 中国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 中国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重要思想武器。而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中国化是指导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向着经济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方向不断迈进。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多年来风雨同舟,从革命时期就依托三农“根据地”为民族求解放、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一路同行,构成了百年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怡然
自上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逐渐与我党实践工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本土化改造,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逐步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无论在任何时期我们均应当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头脑,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教育对我国人才培养、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均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欣农 白艳
自从教育领域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极为重视,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二十大时代精神,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思政素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浅析。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政教育 融合教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
作为十七大代表,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心情无比激动。通过反复学习报告和听取代表的发言,深切地感到胡总书记的报告气势恢弘,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思想深刻,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报告,求真务实的报告,改革创新的报告。这里,就学习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阐述,谈点初步体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伟鹏
伴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于新代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思想信念教育、科学思维培养以及社会责任引导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有效的思想力量,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发展,并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融入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来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科学运用的深入了解,这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宝贵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展开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简要概述,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意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科学路径,以期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雪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转化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方法。自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活力,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与教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晓雯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进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系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同时在全校深入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教学科研活动。使研究者和受教育者能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长虹
当代中国为政之德建设的现实语境是马克思主义对为政者至高的道德要求与现实社会腐败现象之间的巨大张力;其宏观的文化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审视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政德观是当代中国政德规范的核心原则,以政德强制性为理论基础的政德法制化将是政德建设的趋势与目标,其策略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德原则,理性对待自我文化传统,建立统一的包括政治信仰、掌权与用权的政德规范,与科学化立法和创设专属机构等重要维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文飞
<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须确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的自信。河海大学黄明理教授的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对此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索。该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视角并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理论自信,系统全面阐释了理论自信的依据和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粉鸽 李强
学界前此多从外缘性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种看法有其盲点,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置于对立状态,我们更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亲和性。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基体论"为我们从内在性的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发。民本主义作为前近代中国社会的"基体",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态,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群众观点、群众史观,都是在此一基体影响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本主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依然能够发挥其文化基因的作用。
关键词:
基体论 民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力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梳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高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伟大理论成就,并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本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党领导下我国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立;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形成;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四是结合笔者的长期研究提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的一些认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军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发展成就使中国模式受到世界关注。本文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界定中国模式的内涵,指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基础,并总结中国模式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贡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