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2)
- 2023(2903)
- 2022(2295)
- 2021(2159)
- 2020(1617)
- 2019(3509)
- 2018(3442)
- 2017(6188)
- 2016(3199)
- 2015(3647)
- 2014(3779)
- 2013(3606)
- 2012(3425)
- 2011(3247)
- 2010(3428)
- 2009(3232)
- 2008(3204)
- 2007(2959)
- 2006(2698)
- 2005(2481)
- 学科
- 济(15590)
- 经济(15566)
- 管理(8922)
- 业(8337)
- 方法(7014)
- 企(6939)
- 企业(6939)
- 学(5252)
- 数学(5122)
- 数学方法(5065)
- 理论(4828)
- 中国(4111)
- 农(3921)
- 教育(3872)
- 人民(3854)
- 业经(3827)
- 消费(3568)
- 结构(3454)
- 财(3242)
- 和(3025)
- 农业(2915)
- 水平(2888)
- 消费水平(2886)
- 贸(2655)
- 贸易(2654)
- 制(2506)
- 易(2491)
- 思想(2485)
- 收入(2482)
- 融(2460)
- 机构
- 大学(55751)
- 学院(54840)
- 济(23063)
- 经济(22650)
- 管理(18723)
- 研究(17603)
- 理学(16378)
- 理学院(16199)
- 管理学(15942)
- 管理学院(15856)
- 中国(13117)
- 财(11303)
- 京(11125)
- 科学(10689)
- 财经(9155)
- 所(8734)
- 范(8509)
- 师范(8435)
- 经(8276)
- 经济学(8081)
- 研究所(7952)
- 江(7578)
- 农(7404)
- 中心(7143)
- 经济学院(7033)
- 北京(7004)
- 师范大学(6897)
- 财经大学(6862)
- 业大(6549)
- 州(6222)
- 基金
- 项目(33238)
- 科学(26484)
- 研究(24866)
- 基金(24477)
- 家(20779)
- 国家(20547)
- 科学基金(17723)
- 社会(16711)
- 社会科(15541)
- 社会科学(15538)
- 省(12704)
- 教育(12379)
- 基金项目(12365)
- 自然(10793)
- 自然科(10541)
- 自然科学(10539)
- 划(10518)
- 编号(10405)
- 自然科学基金(10347)
- 资助(9425)
- 成果(8737)
- 部(7610)
- 重点(7447)
- 课题(7234)
- 教育部(6867)
- 创(6844)
- 大学(6754)
- 国家社会(6752)
- 发(6565)
- 性(6560)
共检索到81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雪秋 谭祖开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明确提出了适度消费观,并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制度因素。其消费理论的社会主义指向是作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公平分配是实现消费目的之基础;适度消费是其必要条件;消费通过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消费目的更好实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反观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消费应当整体推进并全面提升,其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提升消费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消费与生产 适度消费 消费目的 公平分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耀武
在研究资本主义消费和信用时,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景下的消费信贷,并阐述自己的消费信贷思想。马克思关于消费信贷的理论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信贷一般规律的揭示和反映,对于当前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扩大内需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信贷 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祥福 卢烁乐
文化批判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与基本观点,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此为宗旨,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化的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之上,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生产方式之本质的。进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分析,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尹晶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含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几方面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龚剑飞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马克思强调用"社会人"研究范式替代"经济人"研究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恩格斯在这一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这一创新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研究范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迥然不同的一套研究理论体系,这一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这一研究范式对于当代的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艾婧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消费的内涵和作用,对于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消费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并借鉴马克思的经典思想,探讨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 贡献率 收入分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乔晓楠 马飞越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文章利用一个包含三部门的线性生产模型讨论扩大消费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能力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决定,并且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能力的上限,生产关系决定工资与利润的分配比例,进而影响总需求中消费与积累的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资本积累主导的社会再生产不同于合意的社会再生产,利润率下降将降低积累意愿,进而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此时,扩大消费有可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并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运行。上述发现所带来的当代启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尤其要重视扩大消费的关键作用,在生产环节要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与提高生产效率夯实扩大消费的物质基础,在分配环节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夯实扩大消费的收入基础,在交换环节则要通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消费潜力与超大市场优势的释放,进而形成高质量的国内经济大循环。
关键词:
消费 社会再生产 经济循环 新发展格局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军魁
当前许多人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尽管极其复杂,但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对幸福的内涵和特征缺乏科学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科学最正确的幸福观。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和特征做出科学的把握和理解,对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霞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地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德育教育。马克思德育思想是德育教育的经典范本,其中关于德育教育的本质和特点的阐释,在现今教育背景下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将马克思德育思想作为指导,有利于改进当前的德育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水平。
关键词:
德育教育 马克思思想 高职院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鲁品越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中美"贸易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威胁则提醒我们在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在战略上应当扬弃比较优势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剖析市场权力结构的理论体系。针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缺陷,应当从对外开放的目标、国际市场权力体系和产业的辩证发展路径的三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市场权力分析为基础,努力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国民经济体系,以此确定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五堂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使用结构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增长过程,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揭示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增长具有不稳定性。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利用宏观调控和收入政策保持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平衡。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增长 理论 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杨惠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辉 安素霞
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论,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撇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于分析我国现实商品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交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商品二因素理论 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建华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是由资本推动的。商品国际价值的变动与世界平均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国别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要使较小的国内价值实现为较大的国际价值,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积极培育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初级产品的数量,增加制成品的数量;在生产领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流通领域尽量保持产品高价格;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市场 国际价值 理论 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旭友 何炼成
本文认为,及时制度(Just-in-Time)的出现不仅没有否定储备,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储备的价值,强化了马克思储备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储备产生的原因、储备的类型、储备的数量和储备的费用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储备理论进行了综合与归纳。文章提出,马克思的储备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现代集成物流思想。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建立在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三种流通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统一基础之上的集成储备理论,这恰好是现代集成物流的核心,因此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现代集成物流的基础理论。同时还提出马克思的储备理论对指导宏观物流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国家作为储备的总集成商,以储备为手段,发挥国家储备的调控功...
关键词:
储备 集成物流 调控性储备 后备性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