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1)
- 2023(5759)
- 2022(4131)
- 2021(3698)
- 2020(2812)
- 2019(6015)
- 2018(6222)
- 2017(10560)
- 2016(5914)
- 2015(6704)
- 2014(6843)
- 2013(6139)
- 2012(5483)
- 2011(4678)
- 2010(4739)
- 2009(4291)
- 2008(4239)
- 2007(3932)
- 2006(3574)
- 2005(3407)
- 学科
- 济(22334)
- 经济(22310)
- 业(12680)
- 管理(12530)
- 企(10557)
- 企业(10557)
- 中国(10169)
- 业经(8070)
- 农(7950)
- 教育(6430)
- 方法(6066)
- 学(6029)
- 产业(5716)
- 理论(5671)
- 地方(5544)
- 农业(5355)
- 发(5141)
- 发展(4608)
- 展(4591)
- 制(4444)
- 和(4379)
- 财(4261)
- 总论(3766)
- 体(3759)
- 文化(3755)
- 策(3700)
- 信息(3673)
- 政治(3661)
- 数学(3634)
- 数学方法(3568)
- 机构
- 学院(81772)
- 大学(81455)
- 研究(29623)
- 济(29461)
- 经济(28737)
- 管理(25061)
- 中国(21582)
- 理学(20912)
- 理学院(20605)
- 管理学(20068)
- 管理学院(19922)
- 科学(19143)
- 京(17603)
- 所(15078)
- 农(14866)
- 财(14282)
- 范(13756)
- 研究所(13724)
- 师范(13616)
- 江(13505)
- 中心(12883)
- 业大(11758)
- 农业(11678)
- 北京(10927)
- 师范大学(10891)
- 财经(10843)
- 院(10736)
- 州(10658)
- 技术(10087)
- 经(9844)
- 基金
- 项目(53105)
- 科学(41277)
- 研究(40400)
- 基金(36736)
- 家(32255)
- 国家(31909)
- 科学基金(26615)
- 社会(25813)
- 社会科(24076)
- 社会科学(24070)
- 省(21523)
- 教育(18933)
- 基金项目(18772)
- 划(17945)
- 编号(17195)
- 自然(15617)
- 成果(15278)
- 自然科(15260)
- 自然科学(15258)
- 自然科学基金(14991)
- 资助(13313)
- 重点(12669)
- 课题(12640)
- 发(12247)
- 年(11110)
- 创(10934)
- 部(10816)
- 性(10610)
- 国家社会(10518)
- 项目编号(10507)
共检索到13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亚峰
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的研究是正面回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暗含学理问题的破题之举。在哲学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方使文化理性精神问题成为一个科学的命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主要包括:"科学"理性精神、"发展"理性精神以及"和谐"理性精神。这些文化理性精神,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汇入世界历史大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文化理性精神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正兴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科学追求与价值追求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必然有着特定的价值指向。从根本价值指向看,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从主体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服务;从实践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体现着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需要,并规定着其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价值指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思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是对党百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深刻总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规律的科学把握。这一命题从酝酿到正式形成经历了“兼用表达期”“理论准备期”“确立成熟期”三个阶段。其内涵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两个结合”、贯彻“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指导新的实践为目的的动态过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纲领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展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即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结合中国当下发展实际并予以解决的过程,这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更凸显出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由韩庆祥和陈远章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书,将学术视角与政治视角有机结合起来,多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大众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并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高度优越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个时空观。在空间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在时间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与时俱进。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中国创造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出发点。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其中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制度领域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不仅靠体制机制的创新,还靠发展观的科学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的正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绍勇 周伟
为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西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教学与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海派经济学》《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创新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22年10月22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2018年12月15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南京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学术研讨会。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郭继超介绍了河海大学学校发展概况和该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情况。他指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只有深入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才能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希望与会代表和单位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学术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雪娟 胡怀国
“人是目的”,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的多维发展进程,评价现代化归根到底需要看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传统和未来社会形态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虽然有其必然性,但肇始于工业化并以之为主要驱动力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重物不重人,在现代性生成的过程中也导致了人的被物化、片面化和异化。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本质力量的回归和全面发展,才有了更大的价值与制度化实现渠道。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形态,以“人的现代化”为具体实现形式,为摆脱旧文明形态下的各种依赖关系,积极推动着需要与劳动、个性和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曲颂 朱铁辉 郭君平
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变革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导源于国家战略适时调整和农民群众实践创造,农地产权结构历经从单一产权到“两权”合一,再到“两权”分离,继而又裂变为“三权”分置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历史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正是指导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学理渊源。农地“三权”分置诱致农村人地生产要素重组与升级,在农业生产、农民收入、乡村治理、城乡关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日渐暴露出不适应的一面。面向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农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守正和完善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立足小农户本位,从发挥集体所有权统合优势、健全农地承包权自愿有偿转让与退出机制、提高农地权利配置效率三条路径推进,同时防范农地过度资本化和“资本入地”带来的可能风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石瑛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等教育发展,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白永秀 吴杨辰浩 刘盼
党的二十大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要求,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历史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经历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19—1949年)、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949—197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978—2012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012年—)四个阶段。从现实角度看,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使命的要求,需要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科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这一学科体系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史三部分组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陶廷昌 顾钰民
如何解释、理解作为文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使之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前提。把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内在关系视作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聚焦点,是因为其存在着丰富的历史依据、实践依据以及客观依据,这些依据为科学解释、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可能性与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理解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在解释、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处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见”或者说“前理解”的地基上,开辟了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解视域。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为理解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度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型解释、改革型解释以及辩证型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彦斌 冯根福 黄先海 龙登高 李涛 李曦辉 陆铭 史晋川 杨瑞龙 张军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本次座谈会的重要精神,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题,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喆
马克思曾经在《序言、导言》中对消费和生产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马克思的研究限于时代和研究出发点的需要止步于物质产品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问题的解释,关于精神文化产品消费马克思并没有进行过太多的专门论述。本文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有机体理论研究我国目前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问题,并且针对我国精神文化产品消费方面的一些现状作出了理论剖析和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小毛
面对种种怀疑、动摇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与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要对以下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是否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本土化、马克思主义是否禁锢人们的思想、怎样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否与其他社会思潮绝对对立、马克思主义领域是否风平浪静、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是否需要创新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否在全球偃旗息鼓、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做出科学理性回答,以拨开笼罩在马克思主义身上的种种迷雾,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挑战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