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2)
2023(12072)
2022(10509)
2021(10214)
2020(8342)
2019(19552)
2018(19284)
2017(36724)
2016(19910)
2015(22882)
2014(22486)
2013(22324)
2012(20545)
2011(18607)
2010(18244)
2009(16626)
2008(16020)
2007(13658)
2006(11872)
2005(10326)
作者
(56790)
(47003)
(46708)
(44658)
(29956)
(22441)
(21194)
(18705)
(17950)
(16671)
(15974)
(15914)
(14897)
(14749)
(14496)
(14494)
(14004)
(13899)
(13372)
(13275)
(11654)
(11636)
(11160)
(10648)
(10515)
(10406)
(10338)
(10161)
(9403)
(9221)
学科
(80003)
经济(79912)
管理(52705)
(50504)
(40277)
企业(40277)
方法(38001)
数学(33370)
数学方法(33058)
中国(24642)
(21372)
(17992)
(17666)
(16733)
贸易(16724)
业经(16454)
(16349)
农业(14570)
地方(14015)
教育(13374)
(13332)
(13041)
理论(13002)
环境(12422)
技术(11774)
(11342)
银行(11302)
(10870)
金融(10866)
(10840)
机构
大学(285645)
学院(280974)
(116808)
经济(114582)
管理(110831)
研究(98234)
理学(96715)
理学院(95620)
管理学(94138)
管理学院(93640)
中国(72521)
(61456)
科学(60697)
(49753)
(49132)
研究所(45358)
(43778)
中心(42589)
业大(41330)
财经(41202)
北京(39449)
(37990)
(37842)
(37765)
师范(37665)
经济学(36206)
(35532)
农业(34472)
经济学院(32619)
财经大学(30989)
基金
项目(196723)
科学(154838)
研究(144705)
基金(144264)
(125957)
国家(124942)
科学基金(106659)
社会(91672)
社会科(86699)
社会科学(86677)
基金项目(76489)
(73525)
自然(68932)
自然科(67344)
自然科学(67330)
教育(66339)
自然科学基金(66123)
(63270)
资助(59559)
编号(58087)
成果(47783)
(44547)
重点(43795)
(41413)
(40602)
课题(40032)
教育部(38400)
国家社会(37952)
创新(37922)
科研(37723)
期刊
(122936)
经济(122936)
研究(84525)
中国(53017)
学报(45884)
科学(42583)
管理(39947)
(39884)
(35209)
大学(34501)
教育(33201)
学学(32253)
农业(28413)
技术(23064)
(20584)
金融(20584)
经济研究(20477)
财经(20275)
业经(17913)
(17370)
问题(16108)
图书(15270)
(15163)
(13738)
理论(13669)
科技(13578)
世界(13246)
技术经济(13241)
(12571)
实践(12287)
共检索到404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永佶,王郁芬  
为了解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宣传,及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作一个历史的考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晔  
上海的渔阳里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这里见证了中共创建的时光。渔阳里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渔阳里精神蕴含了中共理论宣传的深邃实践智慧。在中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北方有李大钊,南方有陈独秀(上海)、杨匏安(广州)。1920年,上海法租界渔阳里,陈独秀,一个特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符定梦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找到救国良方,在求知识于世界的过程中,对外国教育的经验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积极的介绍与传播。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思想源泉,为改造中国教育积累了知识,更新了观念。而从比较教育发展史的角度看,包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对外国教育的介绍与传播客观上为比较教育的专业化准备了条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周谷平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历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数共产主义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谷冰  
1921年10月到1923年1月,恽代英先后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其间,他积极组织川南师范学校师生参加寒假旅行讲演团,借助通俗讲习所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学行励进会,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泸县支部等。在恽代英的引领下,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在川南地区迅速传播。他在川南地区播撒的革命火种,成为影响川南地区甚至四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志清  张立鹏  
在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过程中,江苏因毗邻上海,加之本身就是极富文化底蕴和革命传统的区域,因此,涌现出了张闻天、瞿秋白、恽代英、沈泽民、杨贤江等一批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们或发表文章,初步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剖析中国社会;或创办刊物、组织学会、利用课堂对各种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确定只有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革命具有指导作用;或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初步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也促使他们自身世界观彻底转变。
[期刊] 求索  [作者] 季水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远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大地得以实现。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思想是马克思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永佶  
按照通常的说法,马克思主义体系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提出“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时,总有人会问:人口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是属于哪一部分?是否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独立部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相冲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尹振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奔腾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概述□马奔腾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经济学界的最突出变化是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普及。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得以传入和普及。这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纪念,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延续至八九十年代。借助经典作家纪念,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理论来源,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成,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诠释列宁主义主要理论,经典作家纪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桥梁和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