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2118)
- 2022(10606)
- 2021(9767)
- 2020(8341)
- 2019(19478)
- 2018(19424)
- 2017(38067)
- 2016(20686)
- 2015(23849)
- 2014(23976)
- 2013(23881)
- 2012(23134)
- 2011(21284)
- 2010(21970)
- 2009(20823)
- 2008(21085)
- 2007(19504)
- 2006(17517)
- 2005(16359)
- 学科
- 济(108181)
- 经济(108089)
- 管理(56614)
- 业(55391)
- 企(44805)
- 企业(44805)
- 方法(42402)
- 数学(37137)
- 数学方法(36849)
- 中国(27975)
- 农(24353)
- 地方(23461)
- 学(23043)
- 财(22978)
- 制(20758)
- 业经(20145)
- 贸(18940)
- 贸易(18928)
- 易(18303)
- 银(17241)
- 银行(17198)
- 融(16955)
- 金融(16949)
- 行(16556)
- 农业(15545)
- 地方经济(15165)
- 和(14982)
- 体(14361)
- 理论(13831)
- 务(13240)
- 机构
- 大学(322516)
- 学院(318409)
- 济(144123)
- 经济(141206)
- 管理(116903)
- 研究(114967)
- 理学(98646)
- 理学院(97459)
- 管理学(96034)
- 管理学院(95374)
- 中国(88004)
- 京(68409)
- 财(67028)
- 科学(66272)
- 所(59737)
- 研究所(53553)
- 财经(53052)
- 中心(50477)
- 农(50329)
- 江(49368)
- 经(47801)
- 经济学(46078)
- 北京(44362)
- 范(42882)
- 师范(42463)
- 业大(42233)
- 经济学院(41296)
- 院(40098)
- 农业(39545)
- 财经大学(39128)
- 基金
- 项目(191949)
- 科学(149986)
- 研究(142278)
- 基金(138612)
- 家(119522)
- 国家(118535)
- 科学基金(99781)
- 社会(90963)
- 社会科(86055)
- 社会科学(86029)
- 省(73275)
- 基金项目(71939)
- 教育(66268)
- 划(62081)
- 自然(61787)
- 自然科(60294)
- 自然科学(60275)
- 自然科学基金(59236)
- 资助(58617)
- 编号(58236)
- 成果(50011)
- 部(44271)
- 重点(43762)
- 发(42965)
- 课题(40773)
- 创(38841)
- 教育部(38156)
- 国家社会(37229)
- 性(36927)
- 大学(36678)
- 期刊
- 济(170314)
- 经济(170314)
- 研究(103967)
- 中国(61697)
- 财(51170)
- 学报(47469)
- 农(45594)
- 管理(44986)
- 科学(43605)
- 大学(35617)
- 融(34900)
- 金融(34900)
- 教育(34129)
- 学学(33196)
- 农业(30073)
- 经济研究(28416)
- 财经(28263)
- 技术(26529)
- 业经(25295)
- 经(24481)
- 问题(22842)
- 贸(20137)
- 国际(17913)
- 技术经济(17654)
- 统计(16405)
- 理论(16268)
- 商业(16184)
- 世界(15891)
- 业(15878)
- 图书(15056)
共检索到499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鲁品越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中美"贸易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威胁则提醒我们在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在战略上应当扬弃比较优势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剖析市场权力结构的理论体系。针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缺陷,应当从对外开放的目标、国际市场权力体系和产业的辩证发展路径的三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市场权力分析为基础,努力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国民经济体系,以此确定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凤义 曲佳宝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然而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理解尚不一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经济学关于供求关系的分析仅仅反映交换领域关系,抽象掉了社会生产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注重研究供求背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西方经济学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资源配置似乎都是在交换领域通过价格机制完成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供求关系只能"调节"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市场经济中的真实经济关系是价值决定价格,同时又调节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宏观领域研究的供求分析只是总量问题,并不区分个量与总量在性质上的差别,更没有认识到数量背后深层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认为社会再生产在"数量"的背后还包括了结构和比例问题。其重要启示在于:认识供给侧不能停留在交换领域的供给数量,而是要深入生产领域的生产端;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需求侧;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质量法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建国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迅速,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数字经济进行分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数据要素转化为数据产品的过程是赋予"人的数据"以使用价值、赋予"物的数据"以劳动属性的过程。数字经济挖掘和激发了商品的创造力,极大地拓展了商品的来源与范围,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产出被广泛地商品化了。数字经济的"革命性"通过对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扬弃"而得以体现,但数字经济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属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周期问题。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促进人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品属性 商品创造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景玉琴
虚拟资本在获利和避险动机的驱使下不断制造出新的虚拟资本,削弱了实体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在爆发之前高度隐蔽,往往被掩盖在经济繁荣的表象之下,看起来欣欣向荣的GDP增长却有可能是虚拟经济风险的累积。在国际产业链连接之下,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经济风险成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鉴于此,应建立虚拟经济风险预警机制,用大数据监测价格和交易的非正常波动,及时发出风险提示信息;建立风险处置和隔断机制,控制风险外溢;减轻虚拟资本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危害;高度警惕新自由主义对金融化的鼓吹和对普通民众思想的侵袭。
关键词: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风险预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的决定性因素。参照马克思"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的分篇顺序,从本质上看,汇率是"更为复杂的经济关系"。相对于西方汇率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分析在三方面能够较好地实现"一体同观":(1)开放经济随时间推移的实际收入决定和消费配置,(2)纳入时间维度并兼顾商业周期与经济增长,(3)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下汇率与国际收支综合考量。国内对人民币汇率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专门、系统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如何在人民币国际化新背景下结合"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分析新框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惠昶 孙涵
债务的有效使用能使债权国和债务国实现互利互惠,但如果债务使用不当,无法转化为资本,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本国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下降,且无法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希腊没有把外债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贸易,而是直接用来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结果造成了GDP和人均GDP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无力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为了偿还外债,希腊政府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希腊国内广大民众与政府发生对抗;希腊不能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又与债权国发生了经济对抗。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外债 贸易 对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国 胡翔
产能过剩导致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停滞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因素。实体经济内出现大规模的产能过剩现象,使资本周转过程中的流通时间延长,货币资本收回速度相应减慢。同时,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投资结构的变化,作为经济"短板"的基础设施行业投资比例大幅提高,而基础部门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客观上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产能过剩使货币供给大量雍塞在流通渠道,形成吸收货币的"黑洞",造成货币供应紧张。因此,在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中,需要更多关注产能过剩对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影响,防范产能过剩对货币流通速度形成的干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同时,通过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科学论证,使其达到了鲜明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的决定性因素。参照马克思"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的分篇顺序,从本质上看,汇率是"更为复杂的经济关系"。相对于西方汇率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分析在三方面能够较好地实现"一体同观":(1)开放经济随时间推移的实际收入决定和消费配置,(2)纳入时间维度并兼顾商业周期与经济增长,(3)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下汇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慧文 王贺雨
以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使用规模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伴随着工业机器人使用规模的扩张,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当越过极值点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将会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因此,短期内政策的关注点应是在推动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如何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构建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劳动保护制度调节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着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冲击会弱化,这意味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劳动保护可以缓解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冲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永 张衔
本文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发现中国制造业也出现了就业极化现象。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导致就业极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模型的基础上,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细分为一般生产资料生产分部类和机器人生产分部类,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极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导致就业极化,也可以通过压低工资率促使就业极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就业极化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但是,在就业极化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技能障碍使低技能劳动者无法进入高技能部门就业,影响了劳动者就业升级和产业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