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13)
- 2023(2845)
- 2022(2262)
- 2021(2178)
- 2020(1733)
- 2019(3791)
- 2018(3742)
- 2017(6667)
- 2016(3836)
- 2015(4321)
- 2014(4187)
- 2013(4029)
- 2012(4119)
- 2011(3809)
- 2010(4005)
- 2009(3806)
- 2008(4063)
- 2007(3632)
- 2006(3427)
- 2005(3053)
- 学科
- 济(15718)
- 经济(15696)
- 管理(8565)
- 业(7087)
- 学(6860)
- 方法(5544)
- 企(5533)
- 企业(5533)
- 数学(4375)
- 中国(4367)
- 数学方法(4273)
- 农(4074)
- 教育(4049)
- 理论(3464)
- 业经(2993)
- 财(2915)
- 制(2891)
- 融(2891)
- 金融(2887)
- 农业(2799)
- 和(2722)
- 银(2702)
- 银行(2682)
- 行(2623)
- 及其(2418)
- 策(2309)
- 思想(2293)
- 政治(2263)
- 地方(2215)
- 经济学(2149)
- 机构
- 大学(63721)
- 学院(61215)
- 研究(25359)
- 济(22542)
- 经济(22058)
- 中国(17699)
- 科学(17644)
- 管理(17640)
- 理学(15089)
- 理学院(14766)
- 管理学(14280)
- 管理学院(14168)
- 京(14074)
- 所(14028)
- 农(13481)
- 研究所(13050)
- 财(10907)
- 农业(10835)
- 范(10777)
- 师范(10641)
- 业大(10248)
- 中心(10247)
- 江(9943)
- 师范大学(8856)
- 北京(8816)
- 院(8785)
- 财经(8751)
- 经(7983)
- 科学院(7946)
- 经济学(7912)
- 基金
- 项目(40433)
- 科学(31516)
- 基金(29605)
- 研究(27688)
- 家(27147)
- 国家(26933)
- 科学基金(21710)
- 社会(17283)
- 社会科(16005)
- 社会科学(15998)
- 基金项目(15287)
- 省(15131)
- 自然(14670)
- 自然科(14333)
- 自然科学(14326)
- 自然科学基金(14082)
- 划(13807)
- 教育(13580)
- 资助(11862)
- 编号(10434)
- 成果(10011)
- 重点(9803)
- 部(9121)
- 发(8376)
- 课题(8173)
- 计划(8164)
- 创(8009)
- 科研(7901)
- 教育部(7580)
- 大学(7573)
共检索到9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军魁
当前许多人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尽管极其复杂,但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对幸福的内涵和特征缺乏科学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科学最正确的幸福观。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和特征做出科学的把握和理解,对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 自由 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金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性指导,尤其是在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体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当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和现实意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军 高晓雁
生产力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不断生成与确证的人的本质。经过在社会横向上个体对类本质不断占有的拓展,以及在历史纵向上劳动从物质手段向精神实现转变的拓展,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最终将实现统一。资本增殖机制使人对自然只在效用属性上片面张扬主体性而出现生态危机。这种片面张扬的主体性在社会横向上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与个体限定悖论,在历史纵向上表现为物质资料生产扩大与人的物化悖论。市场经济已进入智力生产阶段,将拓宽马克思生产力与人发展的新视阈。但资本主义生产从相对过剩演化为绝对过剩,无法使智力生产阶段的市场经济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红柳
马克思基于"生产一般"的抽象将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构造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一般"也是"流通一般"。同时,马克思在一个"复数的体系"中而不是"单数的体系"中考察"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与实现的来源。马克思流通观不仅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彰显其重要性,而且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也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理解并恰当把握马克思流通观的方法论前提与理论特征,不仅对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对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流通观 生产一般 理论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五堂
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使用结构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增长过程,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揭示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增长具有不稳定性。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利用宏观调控和收入政策保持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基本平衡。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增长 理论 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杨惠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仁营 刘娟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对工人的控制和剥削,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使"异化劳动"达到了顶点。我国制造业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现象,马克思的"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对我们处理其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 机器排挤人 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辉 安素霞
马克思商品二因素理论,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撇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于分析我国现实商品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商品交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商品二因素理论 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若痴 刘紫瑶
财富创造—财富本质—财富分配是马克思财富思想展开的三重逻辑。自由时间一般不直接创造财富,但“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在肯定财富源泉中赋能财富有效生成;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自由时间是对财富主体的确认经历基本认同、全面背离到有效确认的曲折历程;真正自由时间能彰显分配正义,体现财富主体性与公共性协同推进。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启迪我们,自由时间是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应有尺度。在推进共同富裕征程中需厚植“享有”自由时间的理念,优化“共创”自由时间的条件,营造“享受”自由时间的氛围。以“共创”为基础实现从“享有”到“享受”自由时间的跃升,是对财富主体性与公共性的深层确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保江 李娜
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如何看待工业4.0时代的价值创造和劳动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机器大工业理论内容丰富,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梳理,可以发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当前的工业4.0并未超越马克思对工业化所做的分析。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技术如何变革,劳动始终是价值的源泉,人才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应根据时代变化拓展劳动范畴,深化对劳动形态的认识,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新一轮技术革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旭友 何炼成
本文认为,及时制度(Just-in-Time)的出现不仅没有否定储备,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储备的价值,强化了马克思储备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储备产生的原因、储备的类型、储备的数量和储备的费用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储备理论进行了综合与归纳。文章提出,马克思的储备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现代集成物流思想。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建立在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三种流通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统一基础之上的集成储备理论,这恰好是现代集成物流的核心,因此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现代集成物流的基础理论。同时还提出马克思的储备理论对指导宏观物流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国家作为储备的总集成商,以储备为手段,发挥国家储备的调控功...
关键词:
储备 集成物流 调控性储备 后备性储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怡
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建立了自己的宏观经济模型。文章将马克思宏观经济模型形式化并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作了对比,认为马克思宏观经济模型更加科学。马克思宏观经济模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干预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模型 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龚剑飞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马克思强调用"社会人"研究范式替代"经济人"研究范式,强调运用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恩格斯在这一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这一创新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研究范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迥然不同的一套研究理论体系,这一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这一研究范式对于当代的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和平
两权分离学说和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理论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产权 委托代理 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