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5)
2023(13506)
2022(11195)
2021(10565)
2020(8703)
2019(19915)
2018(20188)
2017(38296)
2016(21328)
2015(24103)
2014(24378)
2013(23537)
2012(21377)
2011(19003)
2010(18855)
2009(17163)
2008(16506)
2007(14534)
2006(12706)
2005(11088)
作者
(62448)
(51510)
(51348)
(49079)
(32897)
(24688)
(23404)
(20487)
(19718)
(18390)
(17717)
(17308)
(16582)
(16385)
(16070)
(15925)
(15459)
(15379)
(14852)
(14660)
(12985)
(12826)
(12556)
(11785)
(11638)
(11551)
(11460)
(11399)
(10479)
(10321)
学科
(79491)
经济(79396)
管理(58199)
(53920)
(44576)
企业(44576)
方法(35085)
数学(29908)
数学方法(29541)
中国(23165)
(22762)
(20788)
(19384)
业经(18891)
地方(16406)
(15885)
理论(15246)
农业(15020)
(13510)
教育(13283)
(12669)
贸易(12663)
技术(12480)
(12397)
(12341)
银行(12282)
(12258)
环境(12255)
(12061)
财务(11985)
机构
大学(297438)
学院(295091)
管理(114229)
(109747)
经济(107115)
研究(101245)
理学(98945)
理学院(97790)
管理学(95815)
管理学院(95305)
中国(73449)
科学(66375)
(64407)
(52367)
(51805)
(50146)
研究所(47619)
业大(47236)
中心(44990)
(43471)
农业(41270)
(40926)
北京(40571)
师范(40442)
财经(40418)
(37383)
(36721)
(35192)
技术(33846)
师范大学(32634)
基金
项目(207264)
科学(161120)
研究(150589)
基金(148013)
(130376)
国家(129269)
科学基金(109541)
社会(91850)
社会科(86596)
社会科学(86572)
(81904)
基金项目(78567)
自然(72257)
自然科(70535)
自然科学(70514)
(69326)
教育(69317)
自然科学基金(69187)
编号(62164)
资助(60500)
成果(51237)
重点(46503)
(44562)
(43726)
课题(43490)
(42699)
科研(39920)
创新(39813)
项目编号(38230)
计划(38175)
期刊
(121176)
经济(121176)
研究(86038)
中国(57683)
学报(52894)
(48110)
科学(46477)
管理(41576)
大学(39027)
教育(38518)
(37091)
学学(36498)
农业(33210)
技术(25501)
(22636)
金融(22636)
业经(20269)
经济研究(19030)
财经(18984)
图书(17304)
(16726)
(16098)
问题(15946)
科技(15195)
(14883)
理论(14221)
业大(13873)
技术经济(13288)
实践(13184)
(13184)
共检索到428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为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使科学理论与群众需要更有效地结合,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学习、信仰、运用、宣教四个维度25个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力行的过程,也是大众提升文化自觉的过程。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德性自觉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需的文化自觉的三项主要内容。历史自觉是大众认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理论自觉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决条件。德性自觉是大众力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镡鹤婧  李娜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是福建师范大学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推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文库,由潘玉腾编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辑,该书是潘玉腾教授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著作,共九章。该书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深刻,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现实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曼莲  
载体大众化是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涵和必要途径与条件,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载体大众化又是基础工程。创建马克思主义载体大众化要突出目的性、可操作性、通俗性、催生性、独特性等"十性"。要精编通俗易懂、艺术价值高的读物、纪录片、小品等,要认真搭建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着重培养好少数民族学生和宣讲员,全力办好培训学校,组建贴近群众的宣讲队,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办好"按需点题"的百姓讲坛等"十载体"。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华平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准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问题为研究起点,整体审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尚书  程华东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理论揭示规律、明示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方向、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是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在高校做好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赛北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成效如何,直接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法不够多元以及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性、增强实效性及把握整体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展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即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结合中国当下发展实际并予以解决的过程,这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更凸显出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由韩庆祥和陈远章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书,将学术视角与政治视角有机结合起来,多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大众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并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高度优越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英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高校是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阵地。互联网催生的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进程中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国友  
高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有着2000多万的大学生,他们富有时代朝气而又奋发向上,他们思想激进而又敢于善于创新,他们注重自我价值而又负有社会责任,他们注重个人设计而又有奉献精神,他们具有竞争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曹云清  尹超平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强大、民族繁荣、政党兴衰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使用上。面对当前我国网络管理落后于网络发展的实际现状,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环境管理。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及和谐管理科学管理机制;坚持系统管理、高效管理及创新管理等先进管理原则;构建建立牢固阵地、优化主体配合及强化参与互动的主体管理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勤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的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1]高校推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皓  郑欣峰  詹筱媛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命题。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高校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高校学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而且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学生理论社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佴军  虞强  
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信仰教育与现实不相适应、课堂教学与实际不相适应、队伍建设与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载体平台、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