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5)
- 2023(15533)
- 2022(13315)
- 2021(12615)
- 2020(10198)
- 2019(23453)
- 2018(23705)
- 2017(45222)
- 2016(24558)
- 2015(27932)
- 2014(28094)
- 2013(28131)
- 2012(26322)
- 2011(24169)
- 2010(24495)
- 2009(22753)
- 2008(22104)
- 2007(19817)
- 2006(17984)
- 2005(16160)
- 学科
- 济(107199)
- 经济(107087)
- 业(71195)
- 管理(63207)
- 农(51732)
- 企(47431)
- 企业(47431)
- 方法(40694)
- 数学(35174)
- 数学方法(34836)
- 农业(34346)
- 中国(32867)
- 业经(27283)
- 地方(27017)
- 财(22198)
- 学(22056)
- 制(21447)
- 贸(19172)
- 贸易(19156)
- 易(18572)
- 银(18134)
- 银行(18086)
- 发(17728)
- 行(17486)
- 融(16683)
- 金融(16679)
- 技术(16256)
- 环境(16083)
- 和(15706)
- 理论(15385)
- 机构
- 学院(360602)
- 大学(359612)
- 济(146262)
- 经济(143018)
- 管理(139946)
- 研究(125825)
- 理学(120119)
- 理学院(118765)
- 管理学(116940)
- 管理学院(116296)
- 中国(96081)
- 京(77725)
- 科学(77551)
- 农(75418)
- 财(65976)
- 所(64183)
- 业大(58734)
- 研究所(57999)
- 农业(57839)
- 中心(57161)
- 江(54431)
- 财经(51806)
- 范(49595)
- 北京(49468)
- 师范(49160)
- 经(46993)
- 院(44461)
- 州(44221)
- 经济学(42316)
- 师范大学(39330)
- 基金
- 项目(237451)
- 科学(185410)
- 研究(177652)
- 基金(169422)
- 家(146954)
- 国家(145586)
- 科学基金(123627)
- 社会(110799)
- 社会科(104391)
- 社会科学(104363)
- 省(94078)
- 基金项目(90482)
- 教育(79896)
- 划(78246)
- 自然(78221)
- 自然科(76281)
- 自然科学(76266)
- 编号(75076)
- 自然科学基金(74879)
- 资助(68358)
- 成果(61908)
- 发(54834)
- 重点(52678)
- 部(52298)
- 课题(51332)
- 创(48864)
- 创新(45529)
- 科研(44601)
- 国家社会(44573)
- 教育部(44162)
- 期刊
- 济(173874)
- 经济(173874)
- 研究(110467)
- 农(76700)
- 中国(75036)
- 学报(58331)
- 科学(54103)
- 农业(51958)
- 管理(49405)
- 财(45912)
- 大学(44466)
- 教育(42645)
- 学学(41882)
- 融(37002)
- 金融(37002)
- 业经(33268)
- 技术(30647)
- 经济研究(25303)
- 财经(24597)
- 业(24291)
- 问题(24154)
- 经(20876)
- 图书(19035)
- 版(18682)
- 理论(18127)
- 科技(17719)
- 技术经济(17700)
- 现代(16841)
- 世界(16706)
- 实践(16600)
共检索到550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邬永嘉 胡菁菁 肖佳珣
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农民思想观念存在必然的关联。一直以来,农民观念的陈旧落后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各方面改革推进的因素之一。转变农民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运用先进的理论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引导。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农村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致力于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化、大众化,进而以先进思想为引领,实现农民观念之转变,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推进。学者肖芳独撰的《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丽雅
农村与农民是国之富强的后盾,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那么必须研究农村与农民,如果缺乏对两者的了解则会导致发展规划失败。纵观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农村与农民如同一叶扁舟,为中国发展带来了希冀,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农民与农村问题备受关注,而马克思主义思想则是提高广大农民思想素质与理论水平的重要载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应然之举。《农民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实践的互动关系研究》(薛金慧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9月出版)是将农民、农村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整合的重要书籍,该书从不同时间段入手对农民文化加以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①要求"领导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②"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③这里所说的"追根溯源"和"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和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建飞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传统的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农民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应然之举。当前,我国在乡村社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却面临着多元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竞相涌现,基层干部理论匮乏与行为失范,农民知识的贫困与信仰的迷失,传播媒介资源缺失与功能弱化,宣传内容的缺位与表达形式的晦涩难懂等现实困境。透视乡村社会传播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从强化理论宣传队伍建设,发展生产力与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同时并举,科学选择与合理安排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建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加快农村传媒建设、强化大众传媒功能等路径寻求出路...
关键词:
乡村社会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困境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家伟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农垦体系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垦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引领下农垦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明确发展目标,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新时代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垦系统在农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为推进农业安全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农垦——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安全的中国道路》一书作者是王曙光,由商务印书馆于2021年出版。该书重点讨论了农垦事业的发展历程,强调农垦体系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时代背景提出兼具理论与实践性的发展建议,以期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该书重点讨论了农垦体系承担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以及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农垦事业发展有利于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来看,该书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特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重要思想武器。而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中国化是指导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向着经济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方向不断迈进。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多年来风雨同舟,从革命时期就依托三农“根据地”为民族求解放、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一路同行,构成了百年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晔
上海的渔阳里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这里见证了中共创建的时光。渔阳里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渔阳里精神蕴含了中共理论宣传的深邃实践智慧。在中国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北方有李大钊,南方有陈独秀(上海)、杨匏安(广州)。1920年,上海法租界渔阳里,陈独秀,一个特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忠梅
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已由"行业需要"上升为了"国家需要"。遵循同向同行理念培养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坚持人才培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同向同行。
关键词:
同向同行 立德树人 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周谷平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历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数共产主义知...
[期刊] 求索
[作者]
冯颜利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从主题内容到主体对象和载体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迁和诸多变化。准确把握这种变迁和变化,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播主题 传播对象 传播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非 戴蕾
根据马克思消费和流通理论,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农民消费力较低和农村流通网络发展滞后。为了启动农村消费,政府应当实施的政策包括:(1)提高农民个人消费力的收入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以及提高农村社会消费力的分配政策;(2)通过推动城市连锁经营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的流通网络,节约农民购买消费品过程中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永红
建设新农村是中央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能力的角度来理解新农村建设。文章在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思想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指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力则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能力思想 新农村建设 农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陈享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