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5)
2023(10493)
2022(8419)
2021(7897)
2020(6283)
2019(13715)
2018(13480)
2017(24542)
2016(13615)
2015(15617)
2014(15532)
2013(15121)
2012(14232)
2011(13065)
2010(12895)
2009(12064)
2008(12089)
2007(10819)
2006(9789)
2005(9270)
作者
(40014)
(33534)
(33442)
(32085)
(21583)
(16216)
(15154)
(13068)
(12917)
(11833)
(11614)
(11333)
(10898)
(10854)
(10836)
(10401)
(10053)
(9736)
(9690)
(9599)
(8674)
(8186)
(8140)
(7647)
(7596)
(7494)
(7423)
(7224)
(6817)
(6723)
学科
(64231)
经济(64168)
管理(33215)
(29351)
方法(23026)
(22069)
企业(22069)
中国(21905)
数学(20062)
数学方法(19815)
(16738)
地方(15485)
(14253)
业经(13388)
(13054)
贸易(13044)
(12725)
(11593)
(11245)
农业(10985)
(10028)
(9781)
金融(9775)
(9758)
银行(9733)
(9474)
环境(9362)
地方经济(8997)
(8649)
(8609)
机构
大学(203505)
学院(199586)
(87516)
经济(85942)
研究(78261)
管理(67385)
中国(60330)
理学(57211)
理学院(56399)
管理学(55265)
管理学院(54911)
科学(47910)
(44988)
(40459)
(37803)
研究所(36984)
中心(33865)
(33751)
财经(30184)
(29791)
(29592)
经济学(29392)
师范(29295)
北京(28782)
(28114)
(27693)
业大(27101)
农业(26605)
经济学院(26341)
科学院(24246)
基金
项目(130569)
科学(103362)
基金(96344)
研究(94865)
(85451)
国家(84814)
科学基金(71117)
社会(62925)
社会科(59479)
社会科学(59467)
基金项目(49484)
(47468)
自然(43701)
教育(43258)
自然科(42729)
自然科学(42717)
自然科学基金(41951)
(41604)
资助(39041)
编号(36526)
成果(31285)
重点(30667)
(29902)
(29508)
国家社会(27632)
中国(27170)
课题(26448)
(26185)
教育部(25448)
创新(24816)
期刊
(101155)
经济(101155)
研究(64915)
中国(44231)
学报(35022)
(32194)
科学(31790)
(27830)
管理(27567)
大学(26358)
教育(25354)
学学(24467)
农业(22002)
(18790)
金融(18790)
经济研究(17283)
财经(16264)
技术(16240)
(14414)
问题(13672)
(13591)
业经(13518)
(12800)
国际(12387)
世界(12244)
图书(10451)
资源(10116)
(10093)
技术经济(9425)
科技(9031)
共检索到31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爽  江楠  
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顺利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价值基础,是思想稳定、社会稳定的前提,唯有牢固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在愈发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由田克勤、李彩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三版)》一书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纳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体系整体论述,将其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验证的思想内核与精神指导铺陈展示,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发展指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汶轩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刻把握,阐述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的需要,也是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应有之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韩汶轩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刻把握,阐述其内蕴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的需要,也是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应有之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锡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气壮",自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即它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辩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以及对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须"理直",既厘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本范畴,又构建赋予时代内涵和学理底蕴的话语体系。"理直"回答的是必要性问题,"气壮"涉及的是可能性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敖永春  张振卿  
在网络环境下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统领作用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监管,维护高校网络环境安全,推动高校网络阵地监管制度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运用网络条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性。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上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指出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机遇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控的举措。针对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维维  
高校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筑牢政治基石。抓好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还必须牢牢掌握话语权。高校既是学术重镇,更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牢牢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对此需要由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作出回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现了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建宁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包含传入、传播和中国化三个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注重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时代维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三次飞跃,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次飞跃引导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从短缺经济、温饱不足转向改革开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走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次飞跃都是一座丰碑,是引领中国的时代精神。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长虹  
当代中国为政之德建设的现实语境是马克思主义对为政者至高的道德要求与现实社会腐败现象之间的巨大张力;其宏观的文化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审视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政德观是当代中国政德规范的核心原则,以政德强制性为理论基础的政德法制化将是政德建设的趋势与目标,其策略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德原则,理性对待自我文化传统,建立统一的包括政治信仰、掌权与用权的政德规范,与科学化立法和创设专属机构等重要维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卫思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简单的粘贴和复制,而是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革命和发展实情进行结合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和现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无数革命先辈不断探索、努力钻研而形成的伟大理论历史创造,具有强烈的历史和时代意义。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正在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前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欣农   白艳  
自从教育领域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极为重视,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二十大时代精神,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思政素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浅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粉鸽  李强  
学界前此多从外缘性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种看法有其盲点,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置于对立状态,我们更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亲和性。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基体论"为我们从内在性的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发。民本主义作为前近代中国社会的"基体",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态,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群众观点、群众史观,都是在此一基体影响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本主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依然能够发挥其文化基因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孔晓  谢地  
为了推动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和教学,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创新、普及和传播,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6月28~30日在辽宁大学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伟鹏  
伴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与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于新代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思想信念教育、科学思维培养以及社会责任引导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发展提供有效的思想力量,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发展,并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融入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来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科学运用的深入了解,这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宝贵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展开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简要概述,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意义,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科学路径,以期促进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