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2)
2023(11839)
2022(9583)
2021(8975)
2020(7293)
2019(16616)
2018(16496)
2017(30388)
2016(16978)
2015(19801)
2014(19958)
2013(19448)
2012(18063)
2011(16593)
2010(16604)
2009(15613)
2008(15896)
2007(14391)
2006(13182)
2005(12456)
作者
(51515)
(42626)
(42603)
(40963)
(27466)
(20607)
(19333)
(16641)
(16450)
(15671)
(14876)
(14494)
(14136)
(13909)
(13861)
(13323)
(12759)
(12578)
(12547)
(12424)
(11079)
(10678)
(10620)
(9988)
(9626)
(9612)
(9562)
(9548)
(8871)
(8697)
学科
(70645)
经济(70551)
管理(45867)
(42340)
(34274)
企业(34274)
方法(26447)
中国(24723)
数学(21585)
数学方法(21271)
(20519)
(18555)
(18240)
业经(17079)
(16109)
(15575)
贸易(15564)
(15196)
理论(13634)
农业(13336)
(12811)
银行(12768)
(12219)
地方(11524)
教育(11513)
(11506)
金融(11502)
(11344)
(11063)
(11052)
机构
大学(252247)
学院(249556)
(104056)
经济(101892)
研究(94949)
管理(83959)
中国(74349)
理学(70068)
理学院(69171)
管理学(67800)
管理学院(67362)
科学(58019)
(56413)
(50250)
(50049)
(45052)
研究所(45042)
中心(41599)
(39811)
财经(38832)
北京(36973)
业大(35718)
(35288)
农业(35260)
(35005)
师范(34592)
(34085)
经济学(33962)
(31508)
经济学院(30264)
基金
项目(154789)
科学(120170)
研究(113300)
基金(111424)
(99201)
国家(98369)
科学基金(81558)
社会(71242)
社会科(67098)
社会科学(67081)
(57943)
基金项目(56598)
教育(53085)
自然(51431)
(50403)
自然科(50193)
自然科学(50174)
自然科学基金(49332)
资助(46775)
编号(45151)
成果(39638)
重点(36432)
(34953)
(34049)
课题(33556)
(31248)
中国(30702)
国家社会(30314)
(29897)
科研(29767)
期刊
(125479)
经济(125479)
研究(83052)
中国(57779)
学报(44390)
(42705)
(40517)
科学(39122)
教育(35038)
管理(34610)
大学(33357)
学学(30938)
农业(28516)
(25536)
金融(25536)
技术(21229)
财经(20903)
经济研究(20786)
业经(18353)
(18287)
问题(16903)
(16204)
(16150)
国际(14446)
世界(14334)
图书(13144)
(12842)
技术经济(11466)
(11047)
论坛(11047)
共检索到403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华飞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进唯物史观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一是满足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二是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三是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来宣传和解释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统一;三是坚持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相统一。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新成果,主要包括群众路线思想、中国革命道路思想、革命战争思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王洪波  
改革教学方式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准确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疑问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当前,"专题式教学"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和实践。沿着专题式教学的思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唯物史观"部分的"疑问探究式教学"实践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进师生的交流、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勤  
马克思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 ,而且将自己的经济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在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 ,唯物史观与经济史观既是方法论基础 ,又是基本内容。这不仅实现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而且实现了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这种方法对经济学的发展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思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是对党百年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深刻总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规律的科学把握。这一命题从酝酿到正式形成经历了“兼用表达期”“理论准备期”“确立成熟期”三个阶段。其内涵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两个结合”、贯彻“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指导新的实践为目的的动态过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纲领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勤  杨丽丽  
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李斯特阐述了落后民族国家如何增强自身生产力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并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相比,李斯特的理论存在很多局限,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历史上,李斯特的理论对于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具有启发作用,并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当下,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李斯特经济理论也将为其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萍  
中国革命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这个理论形态的创造包括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研究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革命,确立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这是世界革命的维度;二是研究和吸收第二国际的唯物史观的思想成果,建构中国的革命史观,这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时代维度;三是以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范式,这是中国史观变革的维度。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这三个维度的张力中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唯物史观,进而推进了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史学革命,为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本文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为线索,在系统评述该理论的建模特点与主要结论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经济学数学模型的对比辨析,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学化的基本原则与建模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排斥数学方法,但是对其进行数学化建模的过程必须要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原则,即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及其运动来对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包含工人与资本家两种行为主体,区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并且纳入剥削关系与迂回生产特点的动态模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的建模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本文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为线索,在系统评述该理论的建模特点与主要结论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经济学数学模型的对比辨析,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学化的基本原则与建模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排斥数学方法,但是对其进行数学化建模的过程必须要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原则,即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及其运动来对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包含工人与资本家两种行为主体,区分生产资料与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干强  
维护和坚持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理应在经济研究和实践中确立唯一科学的唯物史观指导思想。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唯物史观经济学原理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后者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经济发展方面,揭示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经济运行方面,揭示出社会经济运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基本环节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资本论》阐述的所有经济学原理都渗透唯物史观,为了便于由点带面、全面系统地理解体现唯物史观经济学原理,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提炼出如下要点并作简要阐述:新经济系统是在与原有经济系统内部关系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历史时代的更替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商品流通可以与多种生产方式结合但是终将消亡,经济的社会形态存在多层面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社会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地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社会再生产必须保证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得到补偿;再生产同时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规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全部社会的基础,经济关系中的个人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人类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建立在共产主义必然王国的基础上,科学经济理论应反映现实经济的辩证运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何召鹏  
在唯物史观视角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为"法律用语"的所有权和其他权利,是建立在作为经济关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之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不是孤立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关系,还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方式紧密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由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方式决定。根据所有制理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要求,使劳动者真正作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与归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同时,应当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出发,认清"取消所有制分类"等错误观点的本质,厘清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使国有企业真正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坚实根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迎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深化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之所以科学,最主要的是它以唯物史观为前提,其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消化、吸收科学的经济制度理论的过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曾经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制度基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较量实质上就是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两种制度体系的较量,社会主义国家一旦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然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发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欣农   白艳  
自从教育领域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极为重视,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二十大时代精神,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思政素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浅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卫东  王文慧  李玉成  李建军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科学总结。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进程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初步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