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4)
2023(16477)
2022(13572)
2021(12480)
2020(10345)
2019(23378)
2018(23375)
2017(44728)
2016(24551)
2015(27780)
2014(28031)
2013(27409)
2012(25350)
2011(22837)
2010(23090)
2009(21506)
2008(21047)
2007(18866)
2006(16962)
2005(15171)
作者
(72305)
(59991)
(59733)
(57077)
(38607)
(28756)
(27182)
(23683)
(22804)
(21683)
(20380)
(20358)
(19135)
(19133)
(18703)
(18535)
(17854)
(17652)
(17230)
(17164)
(15078)
(14817)
(14570)
(13732)
(13617)
(13381)
(13185)
(13138)
(12185)
(11779)
学科
(116400)
经济(116277)
管理(70030)
(64755)
(53951)
企业(53951)
方法(46269)
数学(38947)
数学方法(38436)
中国(29420)
(27491)
(25959)
业经(25169)
地方(25046)
(23614)
理论(19726)
农业(18736)
(18328)
(17377)
(17024)
贸易(17014)
(16413)
环境(15755)
(15412)
金融(15408)
(15116)
教育(15090)
银行(15068)
地方经济(14934)
(14726)
机构
大学(361337)
学院(357910)
(146834)
经济(143645)
管理(136626)
研究(123197)
理学(117803)
理学院(116450)
管理学(114226)
管理学院(113596)
中国(90308)
(77755)
科学(76400)
(65622)
(62497)
研究所(56814)
(55827)
中心(54198)
财经(52808)
(52764)
业大(51689)
北京(49333)
(49297)
师范(48840)
(47819)
经济学(45318)
(44424)
农业(43582)
(42774)
经济学院(40362)
基金
项目(237381)
科学(185830)
研究(174289)
基金(171403)
(148837)
国家(147557)
科学基金(126240)
社会(110046)
社会科(104042)
社会科学(104013)
(92029)
基金项目(89976)
自然(80862)
教育(80253)
自然科(78945)
自然科学(78929)
自然科学基金(77483)
(77099)
编号(71004)
资助(70700)
成果(58942)
重点(52987)
(51908)
(50620)
课题(49375)
(48246)
国家社会(45149)
创新(44962)
科研(44783)
教育部(44746)
期刊
(169995)
经济(169995)
研究(109834)
中国(69454)
学报(58086)
科学(52697)
管理(52628)
(51858)
(50058)
大学(43978)
教育(43122)
学学(41140)
农业(35646)
技术(31972)
(29311)
金融(29311)
经济研究(27553)
财经(27058)
业经(25474)
(23319)
问题(21792)
图书(19542)
技术经济(18704)
(18118)
理论(17239)
(16818)
现代(16260)
科技(16237)
统计(15551)
(15517)
共检索到536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吉廷   朱进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如何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生产链的格局下,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对此,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劳动价值理论调整、应对新兴技术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环境问题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融合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化转变等,旨在为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记  
以《资本论》为标志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一百多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主要揭示了劳资之间矛盾的实质,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很难直接从马克思经济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为此,贾后明教授主编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就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丽野  
商业价值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生产者对利润的追求。它是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必备条件。商品是使用价值、商业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商业价值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的改良中,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丰富的结果,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消费品的商品当中。商业价值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它使我们能够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有一个新的视角;从现实上来说,它使我们对企业家或者说资本家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评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超  
在旅游市场上,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发生交换关系,旅游消费者以一定的货币购买旅游供给者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自然也就是一种商品。而商品所含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商品价值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旅游产品与一般工商产品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因此,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价值量的确定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朱富强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观点,并对当今全球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全球化的实质、失业的现象、贫困的加深、利润率的提高、全球范围内阶级的变动,以及知识分工引发的异化强化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本人所发现和证明的一个重要命题的基础上的,即目前人们作为经济分析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以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被认为是反映实物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本人所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统计变量与技术是完全无关的,它们只是反映特殊的社会关系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完全抽象掉生产的技术关系而把社会关系作为分析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以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突出地表明了这种分析方法。以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使人们误入歧途。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关系的分析对于建立能够解释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经济全球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谈论的老话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性,马克思在他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作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运用的世界市场运行规律。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也把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作为其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理论上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性、表现及发展趋势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定金  
人类需要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由于人类需要是分层次的和无限发展的 ,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人类需要也将不断发展 ,以需要为研究前提的经济学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出现新的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钟棣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吸收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手段以后,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例如劳动价值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命力的解释等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跟踪和了解他们近年来在上述问题研究中提出来的种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不但是一种有益的借鉴,而且可以促进于我们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皓文  赵晓磊  王煜  
从西方发达国家泛起并向全球蔓延的逆全球化浪潮,表面原因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一系列逆全球化操作达到维持和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的目的,然而其本质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导致的。由资本逻辑驱动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并激化,从而内生出了与其相伴相生的"逆全球化"现象,从自身内部不断地"否定"自己。当前逆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对由资本逻辑驱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否定,这恰恰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所开启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秉持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凸显了政府对资本的有效规制和引导,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的扬弃和超越,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它必将随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在世界范围内的此消彼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并走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思光  
本文从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结论,以及价值规律的表述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应把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拓展到人类的一切劳动;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科学发展度系数;应把价值规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改为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价值量,应该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删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雪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转化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方法。自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活力,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与教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晓雯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波  
文章通过再学习、再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深刻理解进一步探讨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发现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和商品的价值量都是随社会平均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的相对变化量。指出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是在社会状态和社会生产力不变的条件下才适用,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就不适用了。这一点早就被马克思认识到,并在多处提示过我们。只是由于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长期错误的理解,才断送了劳动价值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从而也造成了人们重"供求理论"而轻"价值理论"的危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陈洪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竞争的产生、竞争的过程和竞争的结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所出现的新特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竞争理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对我国在发展商品经济、市场化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推动了该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创新。当前,中国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为引领,加强与西方竞争思想的融合交流,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手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战略,持续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