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1)
2023(4176)
2022(3559)
2021(3419)
2020(2817)
2019(6487)
2018(6682)
2017(13648)
2016(7335)
2015(8609)
2014(8651)
2013(8810)
2012(8698)
2011(8111)
2010(8377)
2009(8169)
2008(8296)
2007(7577)
2006(7288)
2005(6903)
作者
(23156)
(19057)
(19012)
(18346)
(12180)
(9044)
(8707)
(7223)
(7181)
(6995)
(6447)
(6134)
(6132)
(6089)
(6024)
(6003)
(5569)
(5494)
(5494)
(5464)
(5086)
(4672)
(4576)
(4434)
(4404)
(4338)
(4228)
(4079)
(3943)
(3708)
学科
(36112)
经济(36060)
(20066)
管理(19896)
方法(15901)
(14371)
企业(14371)
中国(14095)
数学(13535)
数学方法(13437)
(10488)
(9542)
(8531)
(8113)
(7392)
银行(7381)
业经(7305)
(7233)
贸易(7228)
(7162)
(7057)
农业(6497)
(6136)
金融(6133)
理论(6115)
(6098)
教育(5679)
(5569)
(5467)
(5287)
机构
大学(124932)
学院(121949)
(56927)
经济(55798)
研究(43354)
管理(43236)
理学(36285)
理学院(35882)
管理学(35446)
管理学院(35225)
中国(34682)
(29426)
(27340)
科学(23550)
财经(22832)
(22811)
(20544)
研究所(20081)
经济学(19272)
(18162)
(18151)
中心(18128)
北京(18049)
经济学院(17298)
财经大学(16949)
(16217)
师范(16099)
业大(14806)
(14507)
(14498)
基金
项目(67081)
科学(52527)
研究(51551)
基金(48974)
(41853)
国家(41504)
科学基金(34448)
社会(33893)
社会科(31875)
社会科学(31867)
基金项目(24897)
(24437)
教育(24043)
编号(21418)
(20990)
资助(20593)
自然(19954)
自然科(19427)
自然科学(19421)
自然科学基金(19101)
成果(18980)
(16170)
重点(15068)
课题(14932)
(14753)
教育部(14154)
国家社会(14094)
(13961)
(13432)
人文(13367)
期刊
(67927)
经济(67927)
研究(45460)
中国(22884)
(20923)
管理(17099)
(16867)
学报(16548)
科学(16196)
(14006)
金融(14006)
教育(13606)
大学(12743)
财经(12401)
学学(11807)
经济研究(11603)
农业(10933)
(10803)
业经(10157)
问题(10088)
技术(9702)
(8633)
理论(7238)
国际(6822)
技术经济(6806)
商业(6451)
实践(6349)
(6349)
统计(6108)
经济问题(6030)
共检索到195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古清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调整人口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口生产及其规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在批判马尔萨斯“把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过剩人口看成是一样的,不了解它特有的差别”的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逢干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践和人口理论研究的互动促使两者共同进步。在思想解放的氛围下"两种生产"理论得以构建完成。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转型,起过巨大作用的"两种生产"论也有拓宽和引伸的必要。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替代就划清了新旧唯物主义界线的历史经验提示我们:"两种生产"论加上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思想,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更全面的理解。"两种生产革命实践"论的理论内涵及运用它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中的分析可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提供直接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秦仁山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人口观? 今年中国迎来伟大祖国建国35周年,我国经济、文化、内政,外交、政治、军事诸战线都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些胜利包括我国在人口事业上的胜利。 中国人口发展是世界人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发展,离不开世界人口发展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忠观  
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学者比较研究吴忠观[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成都610074]《财经科学》1997/6FINANCEANDECONOMICS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桂世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人口科学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人口学者思想空前活跃,不断破除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中的许多“禁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尽管其中有些观点至今还没有被大家所公认,但在理论探索上却迈出了极为可喜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途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提出了“三种生产”理论 ;即人口生产论、物质生产论和精神生产论。这三种生产既有相同的共性 ,又有性质不同的个性。“三种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只有当人类进入到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种生产”才能达到高度协调一致、同步运作和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田征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并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口理论,是建立人口学和做好控制人口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口理论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向明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这“两种生产”的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份,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学尤其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来认真研究。 两种生产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同于它以前的社会。两种生产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明开  
人口转移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处在改革与开放历史时代的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就此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 马克思十分注重生产力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在他考察资本主义人口迁移的时候,明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成凤皋,张飞飞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自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的人口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总数由当时十亿多增加到现在的四十五亿。但是,不论人口现状如何复杂,人口发展模式如何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分析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指导思想。我们建国三十多年来在人口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也充分证明要解决社会主义中国的人口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本文就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二重性(即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方法问题,简单谈点认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纯元  
邓小平人口思想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人口思想较前人有重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宝库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就其主要论点来说至少有如下一些:贡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要实行节制生育的思想;贡献了人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贡献了人口过多利弊分析两点论中的重点论思想;贡献了人口科技素质和思想素质在人口素质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的思想;贡献了衡量综合国力主要尺度──人均标识的思想;贡献了计划生育是战略性的大政策和基本国策的思想;贡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口问题基本途径的思想;贡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生育最终目的的思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家的人口理论都是为本国的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并且是该国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对于建立我国的人口理论体系,解决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永佶  
按照通常的说法,马克思主义体系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提出“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时,总有人会问:人口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是属于哪一部分?是否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独立部分?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的体系相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