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2)
- 2023(8346)
- 2022(6969)
- 2021(6345)
- 2020(4889)
- 2019(11120)
- 2018(10981)
- 2017(20103)
- 2016(11145)
- 2015(12532)
- 2014(12341)
- 2013(12032)
- 2012(11826)
- 2011(11102)
- 2010(11507)
- 2009(10388)
- 2008(10437)
- 2007(9452)
- 2006(8813)
- 2005(8278)
- 学科
- 济(51954)
- 经济(51900)
- 业(25198)
- 管理(24801)
- 中国(18913)
- 地方(18593)
- 企(17772)
- 企业(17772)
- 农(15497)
- 方法(13966)
- 业经(12539)
- 学(12254)
- 数学(11400)
- 数学方法(11236)
- 农业(10916)
- 地方经济(10445)
- 发(10373)
- 融(9996)
- 金融(9992)
- 银(9705)
- 银行(9678)
- 行(9517)
- 教育(9446)
- 贸(9428)
- 贸易(9416)
- 财(9079)
- 制(9053)
- 易(9020)
- 环境(8553)
- 发展(7783)
- 机构
- 学院(162991)
- 大学(162596)
- 济(65882)
- 研究(65676)
- 经济(64452)
- 管理(53017)
- 中国(49153)
- 理学(43849)
- 理学院(43122)
- 管理学(42239)
- 管理学院(41922)
- 科学(41520)
- 京(36854)
- 所(35088)
- 研究所(31783)
- 农(31454)
- 财(30864)
- 中心(28153)
- 江(27466)
- 范(26388)
- 师范(26104)
- 农业(24421)
- 北京(24015)
- 业大(23784)
- 院(23417)
- 财经(23221)
- 州(21989)
- 省(21104)
- 师范大学(21054)
- 经(20955)
- 基金
- 项目(102004)
- 科学(79395)
- 研究(75944)
- 基金(71103)
- 家(62821)
- 国家(62228)
- 科学基金(51353)
- 社会(47463)
- 社会科(44677)
- 社会科学(44667)
- 省(41256)
- 基金项目(36889)
- 划(35005)
- 教育(34952)
- 自然(31522)
- 编号(30841)
- 自然科(30775)
- 自然科学(30764)
- 自然科学基金(30199)
- 发(28664)
- 资助(28329)
- 成果(27156)
- 重点(24077)
- 课题(23445)
- 发展(23005)
- 展(22599)
- 部(21881)
- 创(21172)
- 创新(19890)
- 国家社会(19222)
共检索到272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 自由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宫善纪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超越了阶级和时代。该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目标、衡量标尺和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该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应遵循体现该思想的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重要原则来实现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 生产力 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宫善纪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超越了阶级和时代。该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目标、衡量标尺和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该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应遵循体现该思想的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重要原则来实现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 生产力 经济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军魁
当前许多人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尽管极其复杂,但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对幸福的内涵和特征缺乏科学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科学最正确的幸福观。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和特征做出科学的把握和理解,对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主流经济学很少考虑到人的发展问题,而是将其抽象化、同质化,早期的发展经济学也仅仅关注到人的物质需求,所以度量人的发展状况只是单一维度。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角度提出人的发展四个维度:人的劳动性、需求性、社会性和个性及可持续性,结合已有的关于人类发展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度量人的发展的指标。
关键词:
人的发展 维度 人类发展指数(HDI)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严整的理论体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是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理想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石。文章从四个方面研究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指导人的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共产主义;(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消灭差别;(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不断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毅 唐文佩
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理论,前提在于正确认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本质含义,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人的异化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入手,阐释马克思经典著作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含义,说明个人在社会分工协作、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分析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中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理论为指导,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人的发展 人的解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若痴 刘紫瑶
财富创造—财富本质—财富分配是马克思财富思想展开的三重逻辑。自由时间一般不直接创造财富,但“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在肯定财富源泉中赋能财富有效生成;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自由时间是对财富主体的确认经历基本认同、全面背离到有效确认的曲折历程;真正自由时间能彰显分配正义,体现财富主体性与公共性协同推进。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启迪我们,自由时间是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应有尺度。在推进共同富裕征程中需厚植“享有”自由时间的理念,优化“共创”自由时间的条件,营造“享受”自由时间的氛围。以“共创”为基础实现从“享有”到“享受”自由时间的跃升,是对财富主体性与公共性的深层确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之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地位要有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有新理解,对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举措要有新思考。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以人为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一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伟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关注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虎
作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个人劳动能力局限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造就了人的"类的全面性",又导致了"个人的片面性"。从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分工的"自然—自发—自觉"的不同历史阶段凸显了人的发展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上对分工进行历史、辩证地考察,在人类社会历史结构的嬗变中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否定和革新旧的分工形态,分工自我扬弃的过程勘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军华 许崇正
确立资源配置的动力引擎需要界定资源配置的科学内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配置资源的起点是建立在广义效用基础上的人的需求,对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资源。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资源配置的动力引擎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寻找。文章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深化的特殊阶段,从政治资本积累改革的新动向、经济资本转型形成的新选择、社会资本演进生成的新途径和生态资本发展孕育的新源泉四个方面分析资源配置的动力引擎,以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仁营 刘娟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对工人的控制和剥削,机器对工人的排挤使"异化劳动"达到了顶点。我国制造业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现象,马克思的"机器排挤工人"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对我们处理其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 机器排挤人 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立柱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基于实践人学的历史生成性存在,具有独特的致思逻辑、理解向度与内在规定。在唯物史观的视域内,主体需求的满足及其程度、资源的基础支撑与社会时空的延展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三个关键词。当代中国,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现实,中国共产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恰当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积极拓展广大人民群众完整性生成的社会时空,有效推动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融共生性,真正走出了一条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