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4)
2023(3724)
2022(3029)
2021(3231)
2020(2488)
2019(5691)
2018(5934)
2017(8801)
2016(6295)
2015(7257)
2014(7483)
2013(6430)
2012(6291)
2011(5778)
2010(6185)
2009(5472)
2008(5575)
2007(5428)
2006(4999)
2005(4547)
作者
(16283)
(13537)
(13370)
(13050)
(8596)
(6680)
(6399)
(5402)
(5225)
(5139)
(4682)
(4512)
(4404)
(4340)
(4324)
(4276)
(4263)
(4102)
(4024)
(3919)
(3756)
(3497)
(3325)
(3297)
(3129)
(3098)
(3087)
(3006)
(2877)
(2854)
学科
教育(19966)
(12379)
经济(12356)
中国(11040)
管理(9844)
(7907)
理论(7863)
(7242)
教学(6755)
(6170)
企业(6170)
方法(4486)
思想(4318)
政治(4318)
(4178)
发展(3870)
研究(3762)
思想政治(3750)
政治教育(3750)
治教(3750)
(3747)
德育(3721)
(3709)
(3645)
(3464)
数学(3336)
改革(3235)
高等(3165)
(3154)
学法(3145)
机构
大学(84474)
学院(78120)
研究(32454)
教育(28871)
(23446)
师范(23301)
科学(20838)
(20636)
师范大学(19394)
(19107)
经济(18211)
管理(18143)
中国(17776)
(17129)
研究所(15529)
理学(15073)
理学院(14638)
(14460)
技术(14411)
北京(14144)
管理学(13838)
管理学院(13672)
中心(13464)
职业(12897)
(12640)
(11386)
(11255)
教育学(11168)
业大(10464)
(10174)
基金
项目(44696)
研究(38805)
科学(35195)
教育(27570)
基金(27468)
(23562)
国家(23148)
社会(20376)
成果(19562)
(18936)
编号(18796)
社会科(18553)
社会科学(18548)
(18495)
科学基金(18024)
课题(17095)
(15129)
基金项目(12952)
重点(11877)
规划(11827)
资助(11465)
项目编号(11375)
(11373)
(11104)
(10810)
自然(10519)
研究成果(10425)
(10328)
自然科(10284)
自然科学(10282)
期刊
教育(49109)
研究(34348)
中国(29611)
(26034)
经济(26034)
学报(14758)
(11929)
大学(11899)
科学(11433)
职业(11424)
技术(10916)
学学(9411)
(8410)
农业(8011)
技术教育(7392)
职业技术(7392)
职业技术教育(7392)
管理(7197)
(5891)
论坛(5891)
高等(5681)
成人(5190)
成人教育(5190)
图书(5057)
(5033)
高等教育(5025)
(4485)
财经(4407)
(4278)
发展(4167)
共检索到13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培峰  
关于残疾儿童少年的认识是特殊教育认识论的核心问题。站在马克思人学视野看,残疾儿童少年是人的类的同质人和群体的差异人的统一,他们自然存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以及自然存在的特殊性与教育面向人的普遍性的矛盾,构成了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独具的内在动力系统要素。特殊教育应是促进残疾人超越有限障碍和敞开无限发展可能的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和融合发展,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社会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机制。"十三五"时期是特殊教育高层谋划持续推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近期,《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二期计划》)正式印发了,这是我国对保障残疾人公平享有教育权益、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二期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三个全面提高,即"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其中"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全面提高普及水平仍然是未来四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只有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有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小根  傅林峰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步伐的大大加快 ,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得到尊重和保障。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制约和影响着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平等的和适当的教育。为此 ,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发展特殊教育事业 ,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实现 :大力普及义务教育 ,保障残疾少儿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满足残疾少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保障残疾少儿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 ;加大特殊教育的投入 ,为残疾少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完善和落实特殊教育政策 ,保障残疾少儿受教育权的实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刘在花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尽管我国在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教育不公平现象依旧严峻。1170万残疾儿童迫切需求教育公平,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顺应世界文明进步趋势等方面揭示出:全社会都要关注残疾儿童教育公平,没有残疾儿童教育公平就谈不上整体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在花  刘玉娟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日益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的入学率和就学率标志着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资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在花  刘玉娟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培峰  
对残疾儿童少年社会存在的追问是回答特殊教育何以可能的重要命题。存在主义为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奠定了极富活力的认识论基础。残疾儿童少年作为"能动"与"受动"、"自然人"与"文化人"统一的社会存在,自我与社会的矛盾、"能动"与"受动"的矛盾、文化补偿和缺陷补偿的矛盾以及文化世界的矛盾冲突,构成了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系统的要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岩华  叶立言  
本文在分析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需要建立稳定的教育支持系统。该系统应包括领导组织、指导、实施三个结构层次 ,并应做好规划、筛查、培训等工作。同时 ,还应从经费投入、办好特教学校、加强宣传和注重科研四个方面积极推动该系统的运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帆  尹星星  刘金松  
本文通过梳理日本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历程发现,自1872年“学制”制度实施以来,日本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经历了从被公立教育体系排斥,到获得教育制度保障的漫长之路,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逐渐被承认并得以实现。尤其是特别支援教育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注重培养残疾儿童能力的教育方针,转向关注残疾儿童融入正常生活所需要的平等受教育权,并为解决残疾儿童不同的教育需求提供了指导策略。特别支援教育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教育需求逐年增大、理念与实践存在分歧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的多重挑战。日本残疾儿童教育事业改革的经验和挑战为我国开展个别化特殊教育提供诸多借鉴和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凯  
作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双重身份的学生,其受教育权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教育权利的行使。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及其相关法律对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权利做出了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美国残疾儿童家长的教育权利主要包括程序性保护及其知情权,教育记录获取、保护、销毁权,教育参与权,教育救济权,以及获得指导、咨询、培训、服务的权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美国盲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体现了一切为了所有残疾孩子的理念。不放弃每一个多重残疾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尊重家庭,与社区携手合作,为多重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政辉  
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本质塑造、人的能力素质培养以及人的价值需要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经典理论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策方针相衔接,并将此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实效性,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