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4)
2023(9315)
2022(7357)
2021(6964)
2020(5555)
2019(12360)
2018(12230)
2017(22901)
2016(12516)
2015(14089)
2014(14003)
2013(13696)
2012(12558)
2011(11430)
2010(11193)
2009(10445)
2008(10294)
2007(8829)
2006(7824)
2005(7357)
作者
(35934)
(30126)
(29864)
(28878)
(19347)
(14468)
(13558)
(11706)
(11551)
(10616)
(10547)
(9978)
(9873)
(9729)
(9714)
(9318)
(8866)
(8763)
(8573)
(8557)
(7670)
(7391)
(7367)
(6833)
(6802)
(6771)
(6760)
(6347)
(6125)
(6099)
学科
(55351)
经济(55295)
管理(29811)
(29768)
方法(22377)
(22259)
企业(22259)
中国(20072)
数学(20012)
数学方法(19860)
(14933)
(12214)
贸易(12205)
(11947)
(11921)
(11884)
业经(11494)
(11061)
农业(9711)
(9625)
银行(9605)
(9311)
(9297)
金融(9294)
(8708)
地方(8581)
(8296)
(7377)
发展(7245)
(7234)
机构
大学(182803)
学院(178381)
(82719)
经济(81437)
研究(71129)
管理(61382)
中国(54185)
理学(52764)
理学院(52075)
管理学(51189)
管理学院(50846)
科学(41870)
(39325)
(36504)
(36481)
研究所(33507)
(32091)
中心(30164)
财经(29576)
经济学(28444)
(27341)
经济学院(25543)
农业(25366)
业大(25323)
(25262)
北京(25194)
(24800)
(24047)
师范(23782)
财经大学(22399)
基金
项目(120271)
科学(95715)
基金(91180)
研究(85812)
(81528)
国家(80955)
科学基金(67891)
社会(58210)
社会科(55178)
社会科学(55165)
基金项目(46691)
(42650)
自然(42494)
自然科(41613)
自然科学(41603)
自然科学基金(40916)
教育(39207)
(37761)
资助(37202)
编号(31366)
(28338)
重点(27969)
成果(26702)
(26234)
国家社会(26227)
中国(25679)
(24571)
教育部(24356)
(24017)
创新(23298)
期刊
(88514)
经济(88514)
研究(57980)
中国(37300)
学报(32222)
(30441)
科学(29218)
(27025)
大学(24214)
管理(23901)
学学(22715)
农业(20726)
教育(18798)
(17957)
金融(17957)
经济研究(16463)
财经(15885)
(13909)
技术(12845)
(12532)
问题(12424)
(12292)
世界(11770)
业经(11566)
国际(11405)
(8858)
技术经济(8138)
统计(7758)
科技(7591)
现代(7481)
共检索到27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琳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五四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两次历史性抉择,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否定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教条主义的摒弃和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三次飞跃,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次飞跃引导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从短缺经济、温饱不足转向改革开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走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次飞跃都是一座丰碑,是引领中国的时代精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寄北  
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历史上形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不断地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端于中华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是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引。置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其基本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映西  
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曾在山东革命根据地进行过货币发行制度创新,以商品本位取代黄金本位,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的论断,为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在市场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指明了方向。在这个方向指引下的研究发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解决的办法是运用薛暮桥发明的商品本位货币发行制度,通过发行货币收购过剩的商品,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让过剩产能直接造福社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欣农   白艳  
自从教育领域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极为重视,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二十大时代精神,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思政素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浅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粉鸽  李强  
学界前此多从外缘性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种看法有其盲点,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思想,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置于对立状态,我们更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内在亲和性。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基体论"为我们从内在性的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发。民本主义作为前近代中国社会的"基体",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态,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群众观点、群众史观,都是在此一基体影响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民本主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依然能够发挥其文化基因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孔晓  谢地  
为了推动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和教学,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创新、普及和传播,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6月28~30日在辽宁大学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钦  兰世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探索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过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为揭露劳资矛盾的本质,马克思花费40年心血写成其理论巨著《资本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的经济学不仅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经济机制,而且从政治的角度预测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在此意义上,它是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经济学著作,成为社会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晴  王瑞红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城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改革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准备。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体系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不断推向前进。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建宁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包含传入、传播和中国化三个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注重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时代维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勇  汤晶  
延安文艺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版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范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文艺事业的高度融合与深度互动。延安文艺运动坚守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方面的核心特质;延安文艺运动大众化的追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性及其在中国语境下所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延安文艺运动的民族形式建构赋予了文艺民族品格和中国气派,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问题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文艺在内的人民革命事业中,延安文艺是一个经典的辉煌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