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5)
2023(15203)
2022(13185)
2021(12233)
2020(10227)
2019(23724)
2018(23612)
2017(46132)
2016(24746)
2015(27986)
2014(28047)
2013(27783)
2012(25450)
2011(23015)
2010(23344)
2009(21707)
2008(20837)
2007(18378)
2006(16333)
2005(14395)
作者
(71987)
(59965)
(59856)
(57020)
(38524)
(28764)
(27038)
(23562)
(22860)
(21630)
(20363)
(20316)
(19255)
(19001)
(18632)
(18569)
(17730)
(17408)
(17180)
(17097)
(15065)
(14859)
(14623)
(13759)
(13504)
(13358)
(13236)
(12953)
(12259)
(11553)
学科
(121520)
经济(121399)
管理(71289)
(66444)
(55820)
企业(55820)
方法(54163)
数学(47452)
数学方法(46745)
中国(26865)
(26257)
地方(25056)
(25055)
(25022)
业经(23834)
理论(19543)
农业(18094)
(17908)
贸易(17898)
(17531)
(17172)
(17104)
环境(15961)
(15586)
财务(15510)
财务管理(15479)
地方经济(15192)
技术(15036)
(15006)
金融(15002)
机构
大学(363096)
学院(361152)
(152185)
经济(149111)
管理(142772)
理学(124426)
理学院(123067)
管理学(120675)
研究(120035)
管理学院(120031)
中国(87659)
(76285)
科学(73528)
(67821)
(60085)
财经(55023)
研究所(54721)
(54666)
中心(52979)
业大(52222)
(51745)
(49987)
北京(48169)
经济学(47310)
(46858)
师范(46434)
(43158)
农业(42673)
经济学院(42345)
(41841)
基金
项目(244403)
科学(192688)
基金(178461)
研究(177649)
(154809)
国家(153567)
科学基金(132718)
社会(112773)
社会科(106887)
社会科学(106855)
(95110)
基金项目(93601)
自然(86712)
自然科(84735)
自然科学(84721)
自然科学基金(83185)
教育(82785)
(79615)
资助(75277)
编号(71619)
成果(58078)
重点(54591)
(54089)
(51656)
(50341)
课题(49594)
教育部(46988)
创新(46917)
科研(46716)
国家社会(46264)
期刊
(167604)
经济(167604)
研究(108466)
中国(64172)
学报(56041)
管理(53465)
科学(51235)
(50912)
(48880)
大学(42506)
学学(40222)
教育(39428)
农业(33563)
技术(32828)
(28806)
金融(28806)
经济研究(28243)
财经(27984)
业经(24978)
(23940)
问题(21242)
技术经济(19460)
统计(18987)
(17096)
理论(17079)
(16946)
图书(16801)
科技(16231)
商业(16030)
现代(15726)
共检索到524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刘一鸣  
本文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两大部类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两大部类模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公式以及利润率平均化等理论,创新之处是考虑了两大部类的利润率平均化,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固定资产投入,并设定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再结合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推导得到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式,还应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中的重要假设和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支持劳动者实物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比例增长、劳动生产率与生产资料数量同比例增长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等模型设定。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确实存在"生产资料部类优先增长"的规律,而用市场价格计算的一般利润率在多数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文章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原假设条件下,通过数学证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是成立的;然后根据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抽象出新的假定条件,即将劳动主观条件变化引入到这一理论模型中,用数学推理的方法证明,在新的条件下两部类的经济增长关系会呈现出:第一部类增长快于第二部类、第二部类增长快于第一部类和两部类同步增长这三种不同情况。文章最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马千里   谢淋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之间建立起联系。该模型不仅完全还原了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过程必须满足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同时也推导出满足这一交换条件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所体现出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平衡增长路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此论证了马克思所言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马克思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殊洋  
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均衡公式为基础,推导出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均衡稳定关系,并利用马克思生产函数,将这一关系具体化。具体关系式表明,第一部类不变资本优先增长并不是一个无条件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第二部类不变资本优先增长的情况。如果不存在技术进步,则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相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马克思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学拓荒,独立地开辟了后来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将静态分析动态化、短期分析长期化,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费里德曼以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根据,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研究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据此建立的经济增长数学模型,借鉴西方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合理因素,从实际出发,深入探索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琨  闫伟  
本文从设定经济增长基本方程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构建闭合增长模型的不同思路,进而对两种增长理论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都对收入分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且都坚持阶级、制度、非均衡的分析方法;然而,两者在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以及增长过程中的市场结构等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与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在理论基础、研究视阈及内在逻辑一致性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映西  
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曾在山东革命根据地进行过货币发行制度创新,以商品本位取代黄金本位,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的论断,为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在市场资源方面的巨大优势指明了方向。在这个方向指引下的研究发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解决的办法是运用薛暮桥发明的商品本位货币发行制度,通过发行货币收购过剩的商品,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让过剩产能直接造福社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忠观  
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学者比较研究吴忠观[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成都610074]《财经科学》1997/6FINANCEANDECONOMICS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学明  王大彬  唐传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应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分配不均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的分析框架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包括阶级分析、劳动价值论和资本雇佣劳动等,又结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特征,放宽了现有文献中"工人阶级无任何储蓄"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194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于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余小琴  马梦挺  
本文从劳动力再生产所内嵌的制度结构出发,讨论了1993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增长三阶段性变化的原因。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和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过程在空间上的城乡分离,是农民工工资相对低廉的制度性原因。2004—2015年农民工工资的高速增长,直接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的耗尽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但工资上涨反过来又加速了农民工向城市的家庭化迁移,因而在整体上抬高了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然而工资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之后并没有延续,这表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与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相适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明  
目前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着非正统经济学所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法则的虚假性质疑与逻辑悖论质疑,并丢失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所重视的收入分配与阶级分析传统。因此,一类古典-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在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并得到相当程度应用。本文利用1978-2012年中国的数据对它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马克思有偏技术进步",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性成立,这意味着固定工资份额假设下,经济将会遇到实际工资率上升、长期利润率下降的"马克思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林  
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由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衡量、源泉等方面构成。经济增长模型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问题。将制度视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古典经济学中早有所见,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则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增长理论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因素。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研究,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有关经济增长模型的源头,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区别是巨大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海明  祝志勇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体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雏形。本文从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出发,把资本积累引入资本家偏好,使用动态最优方法重新构建了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讨论了该体系实现稳定增长的基本参数条件,包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之比与时间贴现率之间满足严格的参数限制条件,最为关键的是较高消费跨期替代弹性。本文的数值分析表明,这些参数条件的满足是严苛的,容易产生对稳定增长路径的偏离,这恰恰蕴含了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陶为群  陶川  
为了借鉴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的数量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本文基于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特殊结构,将特征值方法探索运用于对其的研究。通过解析两个部类积累相互约束的关系,以及每个部类新创造价值增长与本部类积累和两个部类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得两个部类新创造价值的唯一特征值,也就是唯一的均衡发展速度。给出与特征值对应的全社会和每个部类积累率算式,指出产生特征值的模型结构条件,以及特征值的最大值。从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的视角,通过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对比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特征值的理论蕴涵。最后引用和借鉴《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