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3)
- 2023(12656)
- 2022(10515)
- 2021(9422)
- 2020(7681)
- 2019(16329)
- 2018(16434)
- 2017(29925)
- 2016(16256)
- 2015(18095)
- 2014(17685)
- 2013(17007)
- 2012(15813)
- 2011(14816)
- 2010(15259)
- 2009(14411)
- 2008(13612)
- 2007(12376)
- 2006(11390)
- 2005(10076)
- 学科
- 济(83362)
- 经济(83201)
- 管理(42700)
- 业(32911)
- 企(27060)
- 企业(27060)
- 方法(25484)
- 地方(22644)
- 学(20832)
- 中国(20693)
- 数学(19812)
- 数学方法(19571)
- 农(19471)
- 业经(18551)
- 环境(15442)
- 地方经济(14806)
- 理论(14262)
- 和(14043)
- 财(13557)
- 农业(12966)
- 制(12966)
- 融(11910)
- 金融(11901)
- 体(11018)
- 发(10875)
- 银(10603)
- 银行(10567)
- 行(10289)
- 划(10136)
- 贸(10001)
- 机构
- 学院(238290)
- 大学(236596)
- 济(99764)
- 经济(97620)
- 研究(90959)
- 管理(82235)
- 理学(70112)
- 理学院(69122)
- 管理学(67669)
- 管理学院(67231)
- 中国(65708)
- 科学(57329)
- 京(50608)
- 所(47109)
- 财(44232)
- 研究所(43047)
- 农(40990)
- 中心(39402)
- 江(37471)
- 范(35510)
- 师范(35135)
- 财经(34853)
- 业大(34268)
- 院(32951)
- 农业(31959)
- 北京(31609)
- 经济学(31527)
- 经(31369)
- 州(29181)
- 师范大学(28311)
- 基金
- 项目(158951)
- 科学(125334)
- 研究(116635)
- 基金(113976)
- 家(100652)
- 国家(99873)
- 科学基金(84184)
- 社会(76362)
- 社会科(71306)
- 社会科学(71285)
- 省(63411)
- 基金项目(59307)
- 划(53454)
- 教育(53050)
- 自然(52245)
- 自然科(50918)
- 自然科学(50900)
- 自然科学基金(49941)
- 编号(46759)
- 资助(44906)
- 成果(38858)
- 重点(37347)
- 发(36564)
- 课题(34116)
- 部(33839)
- 创(32710)
- 国家社会(31708)
- 创新(30719)
- 科研(29687)
- 发展(29458)
- 期刊
- 济(124267)
- 经济(124267)
- 研究(73336)
- 中国(50048)
- 学报(40543)
- 农(38634)
- 科学(37215)
- 财(32862)
- 管理(31483)
- 大学(29829)
- 教育(29639)
- 学学(28240)
- 农业(26217)
- 经济研究(20545)
- 技术(20255)
- 融(19462)
- 金融(19462)
- 业经(19203)
- 财经(17827)
- 经(15597)
- 问题(15136)
- 业(13034)
- 版(12394)
- 资源(12100)
- 技术经济(11713)
- 统计(11353)
- 世界(11263)
- 贸(11235)
- 科技(10930)
- 商业(10588)
共检索到367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郭毅 李爱军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使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相应引发了人们对于既往全球经济系统所依托的社会生态及其建构的历史逻辑关系的再思考。全球经济系统并非一个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依托于更为广泛、更具基础性并处于动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社会生态,包括良好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共识,以及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等等。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以来经历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三次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系统与其社会生态之间的一次次“建构—危机—崩溃—重构”过程。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梳理人类社会各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在分析既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社会生态构建历史逻辑基础上,阐明全球化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特点和成因,并立足于新发展理念,指出应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合作目标,以多边主义为行动原则,构建未来经济全球化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国际合作目标与基本行动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平
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的核心问题。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探寻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原理、劳动与劳动过程的生态经济理论、生产过程理论和社会生产理论中的生态原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相统一的生态经济原理作为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作为探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毅
面对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境。既往的全球化建立在“虚假的共同体”社会生态基础之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破坏了自身的社会生态系统,表现出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主权面临威胁、传统历史文化遭遇解构和生态环境陷入危机等一系列“脱嵌”问题。而作为“真正的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全球共识性价值目标和典型的中国实践,注重构建国际经贸合作的社会生态,并以发展新型国际关系作为实施基础,能够为构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基础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建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阐发其命运共同体思想,相关论述已初步形成规范理论体系。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内容维度关涉利益、合作、责任的不同价值意蕴,空间维度统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大局,发展维度正视和平发展与安全威胁、现存国际治理秩序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深刻矛盾。在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方略层面,习近平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价值引领,强调推进"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追求打造协商、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的五位一体共同体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欢欢
以绿色经济为研究对象,从其诞生的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启蒙的关联入手,在理解绿色经济的同时,将其理念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进行关联分析,着重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论述,寻求绿色经济实践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发掘并弘扬经典理论的现代价值。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对目前出现的误区进行简要反思,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和改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超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普遍真理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渊源及成果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贡献出了中国智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尹悦
产融结合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对"产融结合"进行分析解读。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产融结合"建立了理论体系基石,为分析产融结合的必要条件、动力源泉、运作机制、发展规律、积极作用、消极影响等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产融结合作为提高资源效率、促进银企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成功案例积累经验,而一些失败的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相关理论与案例,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以产融结合的主体和宏观经济为对象分析利弊。对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积极效用、促进产融结合健康发展,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佳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明发展的基础,生态与文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循环经济是维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使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的目标。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从生态伦理的哲学角度进行剖析,实施经济学领域设计建构,以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结构和思想框架为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辛苗
<正>循环经济是核心理念在于最大化地循环利用资源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资源利用、资本循环以及环境可持续性有着丰富的阐述,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考察特定历史条件下共同体样态,在共同体重建问题上形成了深化认识。在重建缘由上,洞察到货币与资本主导下的共同体在关联纽带、个体发展与价值取向上的多重矛盾表征是重建共同体的具体缘由。在重建进路上,强调确立起个体对劳动客观条件的肯定性关系,破除货币价值体系和资本生产关系的限制,以及塑形“结合劳动”与“共同劳动”形式,是重建共同体的主要进路。在重建进程上,明晰了超越资本主义共同体与高级复归前资本主义共同体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揭示出马克思对共同体重建问题的透视思维与理性认识,有助于厘清诸多与共同体重建问题相关的理论争论,推动构建新时代满足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需求的共同体新样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有升 张培榕
2019年12月13日,由福州大学主办,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亚太经济》编辑部等单位承办和协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天明,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叶燊,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叶灵,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等出席开幕式;葡萄牙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Alexandre Araújo、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邓纯东研究员作主题演讲。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等7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深入研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福州大学副校长黄志刚教授主持开幕式。张天明在致辞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判断国内外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此次会议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盛宴,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兴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柳平生
本文试图总结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构建马克思经济正义原则的理论贡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重构的经济正义原则是一种关注生产活动和劳动过程的正当性的正义理论,表现为“交易正义”、“产品(或收入)分配正义”、“生产资料的分配正义”、“生产正义”和“权利正义”等具体形式。指出这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正义理论与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主流思想即罗尔斯正义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评价了罗尔斯关于分配的正义论和“作为公平的正义”论。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经济正义原则 理论重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强 孙垚
传统需要理论只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忽略了生态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这其实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但当前绝大部分生态需要的研究都以经济学的视角展开,使生态需要明显带有经济学的痕迹。马克思主义没有提出生态需要的具体概念,但有生态需要的思想。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的内涵出发,综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需要思想,可以将生态需要进行科学界定。生态需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的一切需要的总和,狭义的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要。它既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又是一种高级需要,即享受需要和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需要 生态需要 人与自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基础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并快速地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生态问题,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寻找适应我国的发展道路,必须提倡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现实必然性,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现代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自然密不可分,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时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成为人类生命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人的发展过程又对自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与自然和谐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索取、享受并损害着自然环境和资源;反过来,自然资源的束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制约了人的自由发展。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尊重、爱护自然。生态文明反过来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人 自由发展 自然 生态文明 相互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