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9)
2023(2417)
2022(1942)
2021(1955)
2020(1660)
2019(3645)
2018(3427)
2017(6158)
2016(3745)
2015(4260)
2014(4220)
2013(4420)
2012(4180)
2011(3383)
2010(3419)
2009(3234)
2008(3556)
2007(2901)
2006(2411)
2005(2146)
作者
(10929)
(9305)
(9190)
(8815)
(5885)
(4511)
(4274)
(3548)
(3522)
(3369)
(3346)
(3180)
(3105)
(3089)
(2991)
(2797)
(2702)
(2623)
(2618)
(2587)
(2405)
(2360)
(2222)
(2196)
(2112)
(2079)
(2074)
(2025)
(2020)
(1910)
学科
(21067)
管理(14815)
(11962)
财政(11566)
(10959)
企业(10959)
(10477)
经济(10459)
(9266)
(7953)
财务(7949)
财务管理(7909)
企业财务(7578)
(4966)
方法(4772)
(4625)
中国(4345)
数学(4163)
数学方法(4083)
(3826)
制度(3825)
(3743)
收入(3669)
体制(3392)
(3385)
及其(3205)
地方(3162)
(3128)
(2852)
政策(2773)
机构
大学(49038)
学院(48081)
(18884)
研究(18246)
(17269)
经济(16903)
管理(14607)
中国(13896)
科学(13086)
理学(12396)
理学院(12255)
管理学(11951)
管理学院(11872)
(10950)
(10668)
财经(10462)
(10160)
研究所(9579)
(9382)
农业(8442)
(8412)
(8379)
业大(8356)
财政(7902)
财经大学(7450)
中心(7401)
(6952)
(6669)
北京(6515)
(6164)
基金
项目(30736)
科学(22404)
基金(21719)
(19967)
研究(19937)
国家(19797)
科学基金(15843)
(12215)
社会(11851)
社会科(11109)
社会科学(11106)
基金项目(11029)
自然(10833)
自然科(10599)
自然科学(10594)
自然科学基金(10384)
(10019)
资助(9537)
教育(9281)
编号(7130)
成果(7108)
重点(7042)
科研(6646)
(6514)
计划(6434)
(6251)
(5981)
科技(5801)
大学(5744)
创新(5689)
期刊
(21035)
经济(21035)
(20771)
研究(17542)
学报(12581)
中国(12084)
(9256)
大学(9139)
学学(8821)
科学(8763)
(6524)
财政(6524)
财经(5994)
农业(5831)
会计(5644)
管理(5488)
财会(5128)
(5050)
经济研究(4307)
教育(3792)
(3732)
通讯(3502)
会通(3498)
(3459)
(3301)
金融(3301)
业大(3300)
(2959)
林业(2924)
技术(2729)
共检索到81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马克思关于两种权力的学说对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作者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探讨两种权力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就财政及其两种属性的分配,所有制实现形式与财政分配形式的规范及财政职能等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斌华  
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人口学界尚有分歧。但搞清楚这个问题,尽快求得统一的认识,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两种生产这个概念,只不过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只言片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方面的专著,也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因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事实上,从哲学方面,尤其是从政治经济学方面,他们对这个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筹集和供应社会资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财政方式,一种是信贷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文章从马克思财政思想的角度,对我国建国以后的分配方式进行了分析,将建国以来的分配方式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财政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信贷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21世纪以后,财政分配的信贷化和信贷分配的财政化。我国建国后的分配方式变迁总体来说是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交叉进行,根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不同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式则更多地偏重于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互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筹集和供应社会资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财政方式,一种是信贷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文章从马克思财政思想的角度,对我国建国以后的分配方式进行了分析,将建国以来的分配方式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财政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信贷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21世纪以后,财政分配的信贷化和信贷分配的财政化。我国建国后的分配方式变迁总体来说是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交叉进行,根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不同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式则更多地偏重于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互为补充的综合性市场化方式。文章最后得出了现实意义的分配方式变迁研究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则  
马克思的市场学说可以按顺序归结为五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这五个方面分别是:市场的本质——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市场;市场的特征——作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现象形态的市场;市场的结构——作为反映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市场;市场的职能——作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市场学说史——对前人市场学说的评价。本文着力从马克思经济思想的整体出发,系统还原再现其市场学说的本意和方法论,为人们重新看待市场问题、重新评价马克思的市场学说、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理论提供较为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保全  李松森  
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对财政属性分配的内容和范围进行重新认识,弄清财政属性分配和经济属性分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深化财政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两种属性分配问题认识的简单回顾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由于决策主体结构(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层次中国家具有几乎全部决策的力量,这就人为扩大了财政属性分配的范围,使许多本来应归属经济属性分配的内容,强行列入了财政属性分配的项目之下,其主要表现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岗  刘元春  
本文从理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理论与历史事实的相符性两个方面 ,对马克思和诺斯关于制度起源和制度本质的不同解释进行了比较分析。诺斯以自利和机会主义等抽象的人类行为假设为出发点 ,把制度视为孤立个人之间成本—收益计算和平等交易的产物 ,认为制度的本质是自由契约 ;其理论不仅缺少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而且与历史事实和考古事实相悖。马克思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 ,将制度的形成归结为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并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社会机构和规则的确立过程 ,认为制度的本质就是在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 ;马克思的解释不仅构成一个具有严整逻辑的理论体系 ,而且得到历史事实的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忠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十年,这10年在我国人口理论战线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开展了关于“两种生产”原理的讨论,并在讨论中使这个原理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恩格斯在1884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说:“根据唯物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文达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观第一次明确地表述是在1884年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这本来是十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可是苏联马恩列研究院在1947年出版该书时所写的序言中,却认为这是一个“不精确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产生错误的观点”,是把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提并论”了,从而违反历史唯物主义云云。类似的责难,还可以在苏联的一些《辞典》和理论著作中找到,它对我国理论界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博大精深,这里仅仅谈两点认识: 一、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是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中同样起作用。国际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其价值量是由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计量的。马克思指出:“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尔茜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坚持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是判定政治方向的重大标准。在实践中,生产力标准要求发挥好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作用,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优化分工和生产组织形式,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一方面要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要深刻介入各方面体制机制构建,破除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藩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持久生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尔茜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坚持生产力标准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是判定政治方向的重大标准。在实践中,生产力标准要求发挥好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作用,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优化分工和生产组织形式,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一方面要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要深刻介入各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罗  
本文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视角考察其财政思想,指出马克思在创立科学的经济理论过程中阐发了较为丰富的财政思想。深入研究、发掘、整理马克思的财政思想,对当前我国的财政理论和财政实践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杨圣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大步走上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众多的规律中,基本的规律是马克思揭示的价值规律。学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学说,正确认识和运用国际价值规律,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不...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光明  
对马克思历来有大量曲解。今天应该认真独立地研究马克思,公正、历史地认识马克思。马克思是反对一切压迫、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伟大民主斗士,他要求人们从分析经验事实出发去深入而缜密地剖析社会,主张人民把社会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实行自我管理,真正实现自己的解放。所有这些,对于当今我们的进步,仍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