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9)
- 2023(4578)
- 2022(3732)
- 2021(3675)
- 2020(2924)
- 2019(6759)
- 2018(6572)
- 2017(12446)
- 2016(7009)
- 2015(8195)
- 2014(8183)
- 2013(8045)
- 2012(7736)
- 2011(7168)
- 2010(7334)
- 2009(7118)
- 2008(7556)
- 2007(7191)
- 2006(6453)
- 2005(6079)
- 学科
- 济(29569)
- 经济(29537)
- 管理(22626)
- 业(19775)
- 企(17104)
- 企业(17104)
- 方法(13168)
- 数学(11168)
- 数学方法(10998)
- 中国(8553)
- 学(8049)
- 财(7852)
- 农(7107)
- 制(7023)
- 融(6173)
- 金融(6170)
- 教育(5958)
- 理论(5898)
- 和(5784)
- 银(5778)
- 银行(5763)
- 务(5697)
- 财务(5681)
- 财务管理(5670)
- 行(5520)
- 企业财务(5477)
- 业经(5473)
- 资源(4965)
- 贸(4638)
- 贸易(4629)
- 机构
- 大学(112187)
- 学院(109172)
- 济(43318)
- 经济(42254)
- 管理(39148)
- 研究(37861)
- 理学(32431)
- 理学院(32070)
- 中国(31941)
- 管理学(31383)
- 管理学院(31186)
- 京(24726)
- 科学(23485)
- 财(22167)
- 所(20276)
- 农(18785)
- 研究所(18034)
- 中心(17598)
- 财经(17475)
- 江(17321)
- 北京(15934)
- 经(15883)
- 业大(15104)
- 农业(14912)
- 范(14819)
- 师范(14647)
- 经济学(14105)
- 州(14006)
- 财经大学(13146)
- 院(12909)
- 基金
- 项目(65514)
- 科学(50610)
- 基金(47821)
- 研究(46201)
- 家(42020)
- 国家(41668)
- 科学基金(35138)
- 社会(29035)
- 社会科(27290)
- 社会科学(27276)
- 基金项目(24488)
- 省(24198)
- 自然(23348)
- 自然科(22703)
- 自然科学(22697)
- 自然科学基金(22313)
- 教育(21968)
- 资助(20803)
- 划(20652)
- 编号(18694)
- 成果(16477)
- 部(14883)
- 重点(14490)
- 发(13035)
- 大学(12795)
- 教育部(12731)
- 创(12708)
- 课题(12684)
- 科研(12453)
- 性(12150)
共检索到178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昆仑
马克思等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市场经济是通过四种机制的合力作用配置资源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具体细致地阐述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从特定意义上来说,《资本论》也是《市场经济运营学》,应当更深入、更全面地挖掘解读传播《资本论》所蕴含的丰富思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资源配置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和指导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资源配置的首要前提:生产资料的先行分配资源配置,是我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干强
维护和坚持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理应在经济研究和实践中确立唯一科学的唯物史观指导思想。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唯物史观经济学原理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后者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经济发展方面,揭示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经济运行方面,揭示出社会经济运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基本环节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资本论》阐述的所有经济学原理都渗透唯物史观,为了便于由点带面、全面系统地理解体现唯物史观经济学原理,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提炼出如下要点并作简要阐述:新经济系统是在与原有经济系统内部关系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历史时代的更替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商品中包含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商品流通可以与多种生产方式结合但是终将消亡,经济的社会形态存在多层面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社会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地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社会再生产必须保证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得到补偿;再生产同时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规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全部社会的基础,经济关系中的个人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人类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建立在共产主义必然王国的基础上,科学经济理论应反映现实经济的辩证运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推出千年风云人物或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名列前茅。这种评选活动,不仅反映西方专家学者的意向,也反映更广泛的民意。英国广播公司的评选工作,是通过网上民意测验、根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苑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这一思想分别在"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的积累"五个部分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劳动价值论"中"商品"这一研究起点的选取、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商品拜物教理论,"货币转化为资本"中"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的买和卖,"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工资"中工资的本质、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资本的积累"中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一系列论述从未脱离马克思以劳动为本体的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劳动本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昱
文章指出,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始终关注的历史话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发展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具有历史过程性,经济应按比例发展,经济发展应注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具有价值目的性。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以其透彻的辩证性和鲜明的前瞻性实现了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革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对促进当今中国又好又快的发展仍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发展 《资本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玲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中的有关理论包涵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本文并不想牵强附会地套用马克思的某些论述来证明其人力资本观 ,而只希望通过分析马克思的资本理论 (其中主要是分析资本特性、资本再生产和资本运动总过程的理论 )和劳动价值论 ,来探讨人力的资本化问题 ,其中将重点论述人力资本的资本特性和人力资本运动总过程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巴巴克·阿穆尼 高静宇
马克思《资本论》在英国和美国的传播与接受可分为三个阶段:1867~1914年,1915~1989年,1990-2017年,其间包括《资本论》英译本以及相关研究论著的出版。对《资本论》150年间在英语世界传播和接受过程的梳理,将为《资本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文献整理的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英国 美国 传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一再说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体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但多年来并未在我国学界形成共识。由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过"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资本论》中又讲:"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有学者就认为这是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文认为,只要认真地从系统性和整体性上把握《资本论》和其他有关著作中的研究对象问题,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是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及其经济规律的。但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不是其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体现资本主义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体系基础层次的资本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过去所学的苏联教材中忽略了这个重要理论问题,我国一直不重视甚至无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应弥补这一缺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世祯
在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十分必要。我国学术界由于长期忽视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以至于出现诸多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误读与误解,特别是见诸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年剩余价值率与年利润率的关系以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关系等,亟需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学习与研究进行辨正。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甫
在私有产权和市场机制作用下,效率和公平问题成了一对难以逾越的矛盾,而废除私有产权或市场机制无益于矛盾解决。因此,唯一的出路是推进产权改革。对此,有两条路径:一是建立二元产权结构,二是推动共有产权发展。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看,共有产权优于二元产权结构。但是,共有产权也面临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相互蚕食的风险。据此提出了"两步走"策略:第一步,政府顶层设计出合理的产权结构;第二步,采取试验-推广的方式推进共有产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或从总体上来理解的生产关系。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并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严格区别开来,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具有形势上的紧迫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屈炳祥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专门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的产物。但是,如果不是出于某种固定观念,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明权应当归马克思,至少有马克思的一份。我们看到,在《资本论》中,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昆仑
学界现有对《资本论》方法论的探讨还很不够,需要更具体地深化研究。为此,从新的视角将《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提炼为九种,即:对比分析法、变换角度分析法、递进分析法、例证分析法、深层原因探寻法、排除法、条分缕析法、归谬论证法和假设前提法。
关键词:
《资本论》 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