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8)
2023(5847)
2022(4979)
2021(5021)
2020(4059)
2019(9402)
2018(9109)
2017(16968)
2016(9376)
2015(11187)
2014(10942)
2013(10871)
2012(10287)
2011(9580)
2010(9531)
2009(8964)
2008(9022)
2007(7859)
2006(7160)
2005(6948)
作者
(26316)
(22179)
(21798)
(21280)
(14033)
(10569)
(9911)
(8543)
(8528)
(7968)
(7753)
(7459)
(7274)
(7179)
(7151)
(6860)
(6479)
(6404)
(6315)
(5985)
(5696)
(5361)
(5255)
(5188)
(4986)
(4886)
(4825)
(4565)
(4463)
(4389)
学科
(43539)
经济(43483)
管理(21844)
(20380)
中国(16099)
方法(15799)
(14324)
企业(14324)
数学(14126)
数学方法(13963)
(12642)
(10999)
(10429)
贸易(10422)
(10252)
(9498)
(9492)
土地(8967)
农业(8142)
业经(7795)
教育(7698)
(7570)
银行(7562)
(7319)
(6725)
(6713)
金融(6710)
(6648)
经济学(6108)
问题(6104)
机构
大学(139934)
学院(135966)
(64868)
经济(63837)
研究(55644)
中国(45722)
管理(45514)
理学(37578)
理学院(37056)
管理学(36479)
管理学院(36223)
(31886)
科学(31139)
(30102)
(28608)
研究所(25628)
中心(24134)
财经(23574)
(22496)
经济学(22299)
(21645)
北京(21256)
(20089)
经济学院(19935)
(19916)
师范(19806)
(19732)
农业(17509)
财经大学(17487)
科学院(17389)
基金
项目(82391)
科学(65342)
研究(62305)
基金(61958)
(54208)
国家(53813)
科学基金(44664)
社会(41743)
社会科(39462)
社会科学(39453)
基金项目(31192)
教育(28880)
(27680)
自然(26367)
资助(26035)
自然科(25723)
自然科学(25716)
自然科学基金(25267)
(25186)
编号(23696)
成果(21269)
(20711)
中国(20489)
重点(19088)
国家社会(18557)
(17935)
教育部(17860)
课题(17728)
(16933)
大学(16408)
期刊
(76130)
经济(76130)
研究(49419)
中国(34149)
(22572)
(22237)
科学(20860)
学报(20715)
管理(17908)
教育(17816)
大学(15860)
农业(15082)
(14946)
金融(14946)
学学(14569)
财经(13164)
经济研究(12883)
(11573)
(11403)
问题(10887)
技术(10175)
世界(10165)
国际(10124)
业经(9857)
(8315)
资源(6927)
经济问题(6485)
技术经济(6384)
(6105)
统计(6041)
共检索到226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地  
土地和住宅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在处理土地和住宅问题上存在一系列矛盾,主要在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处理土地和住宅问题上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理念;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土地产权安排及土地资源配置,住宅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又应该贯彻市场经济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与住宅问题有许多深刻的分析,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土地及住房制度有一系列原则构想。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土地与住宅思想,对于我们认真反思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处理土地和住宅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柏东  
也谈住宅问题──重读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陈柏东120多年前,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论住宅问题》。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重温恩格斯对住宅问题的精辟分析,对于加深认识与合理解决我国住宅问题,是有益的。一、住宅问题认识论定位:住宅缺乏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包括政治、社会及经济诸多方面内容。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平等,而且要求实际平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形式的表面(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形式上平等和实际不平等不可避免。要实现真正平等,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艳  
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解决所有制问题,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模式与中国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殿生  宋雨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城乡分离和对立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得城乡对立进一步强化。实现城乡融合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而这一条件也是从现有的生产力发展需要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它高扬了人的核心价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和验证了方法论的科学性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加快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对立的制度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法规划,统筹协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斌彬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并非是波斯纳等西方法经济学者的专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早就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法经济学思想。与西方法经济学相比,马恩法经济学思想虽也关注法律效率,但它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内核,运用整体主义方法论来探讨人类社会法律制度的整体变迁,较为宏观抽象。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开创了法经济分析的唯物主义先河,而且还为西方法经济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两人堪称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马克思和恩格斯农业合作思想对当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其农业合作思想吸收借鉴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公社的初衷和愿望,并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思想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强调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新时代,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其中的发展思想包括六个方面,即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与进步的实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旨归,社会实践是发展的根本,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是发展的前提,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是发展的关键,人与自我之间的协调是发展的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黑格尔式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的理论结构类似于一种先验的结构。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了超越,理论体系则有待完善,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由于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这种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还模糊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在理论逻辑方面引起一些质疑。这种"偏差"在促使人们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当成僵化的简单模式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对于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解读未能充分加以体现。他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的不同评价,主要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他将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论层面的分析,看成不同社会形态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历史差异的理论抽象,生产价格被直接当成市场价格的抽象反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意焕  
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均等化自由流动。这是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制度安排。尽管我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恩格斯《论住宅问题》揭示了产生住宅问题的经济制度根源,能够为我国宅基地权利制度创新提供重要启示。只有通过优化生产方式,才能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减轻劳动人民的住房压力。通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一步巩固农村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保障粮食安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共同富裕的需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京平  苏荣  
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价值观念偏差、道德意识低下等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道德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引领道德教育实践,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高凤敏写作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具体可归纳为三个特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马克思、恩格斯的股份公司理论研究林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以及其它一些著作和文章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特别是从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一般规律上,对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作了深入细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九)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