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2)
- 2023(2228)
- 2022(1578)
- 2021(1468)
- 2020(1307)
- 2019(3099)
- 2018(2937)
- 2017(5365)
- 2016(2666)
- 2015(2960)
- 2014(2723)
- 2013(2629)
- 2012(2338)
- 2011(2152)
- 2010(2287)
- 2009(2126)
- 2008(2200)
- 2007(2019)
- 2006(1922)
- 2005(1943)
- 学科
- 济(12736)
- 经济(12724)
- 业(6182)
- 管理(6128)
- 企(4880)
- 企业(4880)
- 中国(4296)
- 农(3899)
- 方法(3465)
- 学(3189)
- 业经(3097)
- 关系(3048)
- 理论(2813)
- 地方(2742)
- 农业(2736)
- 数学(2524)
- 经济关系(2472)
- 数学方法(2444)
- 财(2394)
- 对外(2382)
- 外经(2241)
- 对外经济(2230)
- 制(2220)
- 教育(2013)
- 贸(1957)
- 贸易(1955)
- 策(1904)
- 易(1848)
- 体(1843)
- 融(1759)
- 机构
- 大学(36804)
- 学院(35691)
- 济(14867)
- 研究(14836)
- 经济(14567)
- 管理(11477)
- 中国(10882)
- 理学(9486)
- 理学院(9354)
- 管理学(9084)
- 管理学院(9000)
- 京(8464)
- 科学(8283)
- 财(7553)
- 所(7488)
- 研究所(6688)
- 江(6166)
- 中心(5969)
- 农(5891)
- 范(5840)
- 师范(5777)
- 北京(5628)
- 财经(5525)
- 院(5502)
- 经(5017)
- 教育(4785)
- 师范大学(4782)
- 州(4746)
- 经济学(4656)
- 农业(4475)
共检索到63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许宁
马一浮是现代新儒家中"新经学"的代表。马一浮将"四书"纳入"五经"系统,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观点,充分肯定《论语》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见性"是诠释的前提和根据,认为六艺统摄于一心,从心性层面以中判西,论证中西文化的义理融通和价值归致。"横说"与"竖说"则是他采取的两种诠释方法。"横说"即以佛解儒,运用佛学思想资源来深入阐发儒家六艺要旨;"竖说"即以经摄子,基于儒家道统源流以文本互证的方式揭示《论语》中蕴藏的六艺之道。马一浮的《论语》诠释彰显其现代"新经学"的思想性质和体系定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新国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学,儒学的基础是经学,经学的主体是六经。孔子凝六经大义为仁,为以德论经的先导。之后古人也有多论述。马一浮继承了以德论经的传统,注重经术义理的阐发。他楷定国学为六艺之学,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确定六经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直言"六艺总为德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德之文化;以六德配六经,六艺以一德言皆归于仁,以六德言:《诗》主仁,《书》主知,《乐》主圣,《礼》主义,《易》明大本是中,《春秋》明达道是和。马一浮对"以德解经"思想加以具体化和系统化,构建了自己的"六艺论"的新经学框架,发展了"以德
关键词:
以德解经 六德 六经 马一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唐明贵
作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戴溪在《石鼓论语答问》中,敢于直陈经文之失,敢于质疑已有注释,充分体现了"浙学"的批判精神。在对名物典制及字词的考证中,他注重考据的做法和借用历史事实来解释经典的方法,不仅弘扬了永嘉学派经史兼重的主张,而且也凸显了"浙学"求实的基本精神。他通过创造性解读,不仅阐发了内德思想,而且抉发了外业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爱民、利民、齐民、劝民、用人等外业思想,无不体现出"浙学"重功利的色彩。
关键词:
戴溪 石鼓论语答问 诠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甘筱青教授等学者所著《的公理化诠释》一书,首次尝试以数学上的公理化方法对《论语》作系统的诠释,这一探索很有价值。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论语》思想伟大不朽,该书以"中庸"作为孔子讲的"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对《论语》进行了公理化的梳理,可谓得《论语》之要旨。《论语》属于人文文化,在功能、形态层面虽与科学文化不同,但与其又有相通的一面。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交融,即文理交融,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经典 《论语》 中庸 公理化 逻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
关键词:
格物致知 格致 科学 科学教育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祯
当为成长困惑时,不妨反思: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人的效率,是否有待提高?未来中国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真正瓶颈或者挑战在哪里?笔者认为,着眼点应该放在效率上。如果我们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再加上我们原本的规模优势,突破更大的企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都不会是难题。效率影响着企业和经济的成长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能真正理解效率。到底效率是什么?这里以笔者和一位销售主管的对话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一位销售主管告诉笔者,他去年业绩完成得不错,今年公司给
关键词:
生产效率 组织效率 人的效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成勋 陈丕衡
《〈资本论〉现代教程》是新形势下对《资本论》理论系统而生动的诠释,是一本以现代理念、现代语言、现代方式阐释《资本论》的新教材,具有时效"新"、意义"新"、理念"新"的特点。体现了新时期对《资本论》的学习、研究、教学、宣传已经到了一个继承、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全书依据《资本论》原著四卷的体系结构,分为10篇33章,对于在新时期宣传与研究《资本论》,提升《资本论》在中国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资本论》 现代意义 现代理念 时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明昆 颜磊 刘亚西
通过对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学徒制现代变迁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表征为:是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开展的学徒制;是与现代教育体系紧密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旨在促进就业的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形式;是要求相关权利主体开展有效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复兴"具有必然性:它是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是应对就业竞争压力的积极探索,是人们寻找教育价值"真谛"的必然表现。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现代性 复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敏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敏华
跨国战略联盟是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建立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一种经营方法,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间的“混成组织”,跨国战略联盟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柔性”竞争,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入了合作的内涵,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或竞争性的合作,它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跨国战略联盟 竞争关系 新的诠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梦丽
创业教育发轫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伴随科技革命与经济改革,形成一股浪潮席卷全球。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模式,追溯创业教育发端及嬗变,是探究创业教育现实走向的现实需要。从现代意义上讲,创业教育既是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的应然与实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回归的内在逻辑要求。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 高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它蕴含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儒家教育传统以"君子不器"为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重视人文经典和伦理道德教育,强调"知类通达"。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国教育传统,对西方经验进行创造性转换,才能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儒家教育传统 君子不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