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3)
2023(11464)
2022(10284)
2021(9754)
2020(8242)
2019(18963)
2018(18850)
2017(36379)
2016(20065)
2015(22314)
2014(22434)
2013(22132)
2012(20128)
2011(18195)
2010(17892)
2009(16339)
2008(15770)
2007(13685)
2006(11774)
2005(10208)
作者
(59596)
(49570)
(49034)
(46713)
(31279)
(23888)
(22216)
(19454)
(18706)
(17626)
(16809)
(16724)
(15693)
(15543)
(15365)
(15222)
(15164)
(14706)
(14089)
(14050)
(12537)
(12044)
(11931)
(11208)
(11134)
(11028)
(11014)
(10845)
(10081)
(9875)
学科
(73080)
经济(72964)
管理(55824)
(52982)
(44659)
企业(44659)
方法(35680)
数学(30834)
数学方法(30441)
(19799)
(19447)
(19197)
中国(18593)
业经(16011)
(15110)
地方(14460)
理论(12958)
农业(12618)
(12540)
贸易(12535)
(12458)
财务(12394)
财务管理(12371)
技术(12295)
(12266)
(12137)
企业财务(11807)
(11458)
银行(11406)
环境(11357)
机构
大学(283218)
学院(280005)
管理(110006)
(103735)
经济(101328)
理学(96176)
研究(95484)
理学院(95026)
管理学(93240)
管理学院(92720)
中国(67805)
科学(63520)
(60302)
(51543)
(49251)
(48193)
业大(47197)
研究所(45542)
中心(42306)
农业(40875)
(39378)
财经(39084)
北京(37826)
(36877)
师范(36460)
(35612)
(34721)
(32462)
经济学(30588)
技术(29988)
基金
项目(200890)
科学(155899)
基金(145056)
研究(141435)
(129275)
国家(128259)
科学基金(108198)
社会(86703)
社会科(81956)
社会科学(81935)
(78533)
基金项目(77942)
自然(73437)
自然科(71691)
自然科学(71671)
自然科学基金(70359)
(67337)
教育(64363)
资助(59684)
编号(56613)
成果(45976)
重点(45380)
(43617)
(41997)
(41664)
科研(39294)
课题(39208)
创新(38917)
计划(38705)
大学(36868)
期刊
(109721)
经济(109721)
研究(78900)
学报(53248)
中国(50390)
(46713)
科学(46324)
管理(38829)
大学(38776)
学学(36737)
(35500)
农业(32430)
教育(30112)
技术(21921)
(21385)
金融(21385)
财经(18684)
业经(17777)
经济研究(17066)
(16885)
(15775)
科技(15126)
图书(14704)
问题(14353)
(14238)
业大(14095)
理论(13785)
林业(13201)
实践(12827)
(12827)
共检索到39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旭  程瑞梅  郭泉水  肖文发  
通过模拟三峡消落带内的土壤水分梯度变化,设置了4个不同梯度处理,包括轻度水分胁迫(干旱T1)、常规水分条件(对照CK)、土壤水分饱和(半淹T2)与过饱和(全淹T3),测定香附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发现,除表观CO2利用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负向响应以外,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等其它生理特性指标受水分梯度变化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水淹逆境中,香附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响应,而CO2饱和点及CO2补偿点则出现了正向响应的表现;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O2补偿点不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CO2饱和点表现出正向响应。说明在一定时期内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松言  李豆豆  汪金松  邸楠  刘金强  王烨  李广德  段劼  贾黎明  席本野  
【目的】明确毛白杨细根对土壤水分的短期响应,充分了解其根系对土壤水分的生态适应策略,并为其人工林水分管理策略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栽植砂壤土的2年生毛白杨林分中,设置3个灌溉处理:充分灌溉(FI)、控水灌溉(CI)和对照(CK)。灌溉2个月后,在各处理林分中采用根钻法进行取样,得到不同处理、深度和水平距离的细根生长、分布及形态数据。【结果】垂直方向上,各处理间细根生物量密度(FRBD)在任一土层内均无显著差异(P>0. 05);在各处理间浅土层水分差异较大的区域和整个根区内,细根分布深度表现出CK> CI> FI的特点,该规律在水分差异较小的区域未出现;水平方向上,CK处理下的FRBD呈现出明显的随距树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该趋势在FI和CI处理中较弱;除水平距树30 cm处CK处理的FRBD显著大于FI和CI外(P0. 05);细根分布表现出距树越远垂直分布越浅的特点;灌溉处理下,细根在滴头两侧的浅土层中大量聚集,对照处理下细根则大量聚集在靠近树体的深土层中; 0~50 cm的任意土层内,各处理间细根形态指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 0. 05);林木平均生长空间内整个根区的细根总量表现出CK> FI> CI的特点。【结论】当浅土层存在短期水分差异时,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毛白杨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逐渐加深,同时向靠近树体的方向聚集;毛白杨通过调节细根分布而非浅土层内细根形态以适应水分胁迫;就细根总量而言,毛白杨会采取先小幅降低,后显著升高的调节策略。在旱季对毛白杨幼林进行灌溉时,建议采用较高频率的充分灌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钦弟  卫伟  陈利顶  杨磊  
研究土壤水分、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变异性是认识陆地生态系统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特征及适应机制的有效途径。论文利用黄土高原自东南向西北的天然降水梯度,采用样带研究方法对47个草地0~3 m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系统分析了草地土壤水分和植物物种多样性在降水梯度上(250~550 mm)的空间分异及二者之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是控制黄土高原草地0~3 m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空间异质性的关键因素。随降雨减少,土壤水分呈线性递减趋势,其中浅层土壤水分(0~1 m)与年降水量相关系数最大。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降水减少呈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物种均匀度指数在降水梯度上没有明显变化。370 mm年均降水量是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权衡关系的转折点,转折点以上二者存在协同关系,即土壤水分和物种多样性沿降水梯度以相同速率变化。370 mm年均降水量以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的权衡增大,意味着维持物种多样性以消耗土壤水分为代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海涛   张大才  
根系周转率可以衡量植物根系的更新能力,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响应敏感。在藏东南东达山高寒草甸选择5个土壤水分梯度设置样地,第Ⅰ、Ⅱ土壤水分梯度为湿润生境(土壤含水率> 25%),第Ⅲ~Ⅴ土壤水分梯度为干旱生境(土壤含水率<25%)。分别于2017年与2021年取样,分析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种群根系周转率在生境干旱化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1)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种群盖度显著下降(P <0.05),地下芽库密度在各土壤水分梯度间差异显著(P <0.05),但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 0.05);湿润生境中,两个年度根系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一致,而干旱生境的季节动态变化无规律。2)两个年度根系净增长量、周转率均与土壤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P <0.01),干旱生境中根系周转率年际差异显著(P <0.05)。3)根系主要由细根(直径≤1 mm)组成,在各土壤水分梯度的占比均大于80%,所占比例与土壤含水率显著正相关(P <0.05),细根周转率显著大于粗根(直径> 1 mm)(P <0.05)。4)根系周转率与种群盖度显著正相关,根系周转率年际差异与盖度年际差异、地下芽库密度显著负相关(P <0.05)。生境干旱化过程中,矮生嵩草根系更新能力减弱,且根系生物量季节动态、周转率在年际间的差异增大,这种波动不利于种群的生长与更新,干旱胁迫使植物种群稳定性存在下降的风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涛  张楠楠  关文彬  冶民生  陈军  
该文采用TDR分层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利用DCCA排序定量分析土壤水分时空梯度与环境因子关系,通过Surfer软件的Kriging插值法绘制土壤水分等值线排序图。结果表明:该地区影响土壤水分生长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植被、坡位和坡向。0~60 cm土层平均体积含水率在5~9月沟底阔叶林为29.33%~37.86%;下坡位蒙古栎矮林为6.29%~17.24%;中上坡灌丛为5.45%~12.20%;沙地樟子松林为5.04%~11.20%;沙地疏林草原为4.16%~5.43%。0~15 cm与16~30 cm表层土壤水分排序第1轴与海拔、坡向、坡位、植被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系;3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义远  董文渊  刘培  张孟楠  谢泽轩  田发坤  
【目的】为探究筇竹秆对不同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的适应策略,本论文研究了不同土层厚度生境中的天然筇竹林竹秆解剖结构变化规律,旨在为筇竹工艺材用林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冗余分析与蒙特卡洛检验方法,分析了3种土层深度0~40 cm、0~80 cm和0~120 cm筇竹林竹秆解剖结构特征与土壤养分、水分的关系。【结果】(1)随着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递增,筇竹竹秆基本组织比量、维管束密度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P 水解N>速效K>有效P>全P>全N>含水量>有机碳>酸碱度。【结论】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不同是影响筇竹竹秆的解剖结构可塑性的根本原因,解剖结构可塑性使得筇竹在不同土层厚度生境中形成适应性差异,竹秆维管束的大小和密度呈现的明显可塑性,是筇竹对土壤因子产生的重要适应特征。竹秆解剖特征及其适应可塑性对筇竹适应土层厚度异质性具有重要生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杰  冯瑞云  张志军  孟晋建  南建福  
通过室内花盆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小麦粉碎秸秆、MP3005保水剂、扩蓄肥3种水分抑蒸剂施入土壤后,对土壤水分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分抑蒸剂都能达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且抑蒸效果随用量不同而异。抑蒸效益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抑蒸量为8000.4 kg/hm2,MP3005保水剂在抑蒸量为1600.08 kg/hm2,扩蓄肥在抑蒸量为4000.2 kg/hm2时抑蒸效益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钦  陈步峰  尹光天  张刚华  罗瑞强  李意德  
The soil moistur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ecosystem at 7 sites in Shunde reg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bulk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po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the soil waterholding characteristic of Jun'an tow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Jingping 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择福  
通过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有效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持水性由好到差依次为:阴坡灌木、阴坡裸地、油松、阳坡灌木、阳坡裸地和侧柏;坡向和植被类型对土壤持水性影响极大;同一立地条件下,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因子;土壤饱和蓄水量变化范围在1 605.86~2 353.66t/hm~2之间,土壤水分只有7,8两月处于易效水阶段,其它时间均属难效水范围,即使雨季的土壤水分也难达到田间持水量;土层蓄水体积小,水分补偿能力差,土壤水分亏缺率在32%~75%之间,构成了该区脆弱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择福  洪玲霞  
由达西定理和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土壤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水平土柱法实测了模型中的基本运动参数:土壤水分扩散率D(θ),推求了土壤水分非饱和导水率K(,经过计算机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六块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实地试验检验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计算的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与实测值非常一致。经过模拟结果绘制的入渗时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剖面图,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的全过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刘素云  刘改秀  薛娴  
以盆栽牡丹朱砂垒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牡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加大;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85%到55%间,含量略有增加,后逐渐下降;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O2产生速率都明显增加;SOD酶活性降低;POD酶活性则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张广才  
论述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入渗方程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SPAC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地水分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观点由形态学观点转到了能态学观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得以广泛的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李昌哲  孙保平  宋桂萍  
采用谐波分析与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梯田土壤水分及梯田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梯田土壤含水量平均比坡耕地高出15.7%;梯田土壤水分变化缓和,极值出现较晚,因而,梯田增墒保水、抗旱能力强.就梯田的切土部位和填土部位来说,切土部位的含水量平均高出填土部位的25.8%,梯田的切土部位土壤水分变化缓和,极值出现较晚,能聚集并保持更多的水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永林  覃建林  马跃峰  郭成林  王彦辉  
为筛选出对蔗田香附子活性高且对甘蔗安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1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香附子综合防治效果试验及甘蔗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封顶"喷雾的情况下,75%氯吡嘧磺隆WDG是甘蔗田防除香附子最理想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其对香附子的鲜重防效为98.7%,杀根效果达88.3%,对甘蔗的抑制率为0.6%,75%三氟啶磺隆WDG、25%啶嘧磺隆WDG,对香附子鲜重和块茎均有较好的防效,分别达95%和85%以上,但对甘蔗安全性评价为差。其他磺酰脲类除草剂对香附子的鲜重和块茎防效均小于83%和71%,且对甘蔗的安全性评价为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