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1)
2023(2096)
2022(1927)
2021(1816)
2020(1701)
2019(3715)
2018(3854)
2017(6410)
2016(4546)
2015(5366)
2014(5352)
2013(5093)
2012(4851)
2011(4534)
2010(4695)
2009(4058)
2008(4192)
2007(3849)
2006(3391)
2005(3135)
作者
(15061)
(12624)
(12620)
(12103)
(8591)
(6335)
(5994)
(4967)
(4919)
(4846)
(4416)
(4416)
(4410)
(4352)
(4297)
(4287)
(3933)
(3770)
(3754)
(3741)
(3520)
(3472)
(3328)
(3230)
(2956)
(2914)
(2890)
(2870)
(2848)
(2848)
学科
(9373)
经济(9359)
(6780)
管理(6058)
(5173)
教育(5160)
理论(4887)
教学(4884)
(4411)
企业(4411)
中国(4066)
(4061)
方法(3498)
学法(3364)
教学法(3364)
学理(3033)
学理论(3033)
研究(2891)
数学(2755)
(2660)
数学方法(2659)
贸易(2659)
地方(2648)
农业(2549)
(2529)
(2508)
(2292)
(2182)
金融(2180)
业经(2082)
机构
学院(60245)
大学(59836)
研究(26264)
(20185)
科学(19710)
中国(16414)
农业(16378)
(16275)
(16169)
经济(15544)
研究所(15128)
管理(14888)
业大(14055)
(13907)
理学(12242)
理学院(11925)
技术(11771)
管理学(11432)
管理学院(11330)
中心(11044)
(10870)
(10305)
农业大学(10229)
(9882)
师范(9666)
(9327)
(9208)
教育(9116)
(9097)
北京(8987)
基金
项目(40692)
科学(28064)
研究(27718)
基金(24069)
(23253)
国家(22996)
(18937)
科学基金(16865)
(16073)
教育(15394)
基金项目(12466)
社会(12426)
自然(12324)
编号(12314)
自然科(12016)
自然科学(12001)
自然科学基金(11769)
社会科(11432)
社会科学(11430)
成果(11249)
资助(11142)
课题(10703)
重点(10366)
科技(10199)
计划(9883)
(9249)
(8953)
(8870)
(8618)
(8338)
期刊
(18888)
(18885)
经济(18885)
学报(18683)
中国(17973)
教育(17003)
研究(16812)
农业(13345)
大学(12683)
科学(12353)
学学(11842)
(7529)
业大(6054)
技术(6042)
职业(5618)
(5480)
管理(5317)
农业大学(5298)
(4651)
(4391)
金融(4391)
图书(4076)
林业(3812)
科技(3628)
技术教育(3593)
职业技术(3593)
职业技术教育(3593)
(3568)
论坛(3568)
自然(3312)
共检索到97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静华  张绍升  
通过K2、PPA、MBA和PSA等培养基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选择性和鉴别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2培养基抑制杂菌的能力强,适宜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生长,齿轮状菌落是该小种的鉴别特征.利用K2培养基从土壤中检测出的菌株在香蕉组培苗上进行致病性测定,确认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因此,K2培养基可以作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鉴别培养基,用于土壤、香蕉苗和田间病株中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检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伟成  张绍升  
对采自福建省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3个1号生理小种(Foc1)菌株和17个4号生理小种(Foc4)菌株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将Foc1代表菌株FOCABB361和Foc4代表菌株FOCAAA315的rDNA-ITS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395428和EU33240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oc4号生理小种的ITS2区长度为151 bp;Foc1号生理小种的ITS2区长度为152 bp;Foc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ITS1区完全一致,长度都为147 bp.Foc1号生理小种与4号生理小种的ITS序列差异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辉  李瑜婷  范家平  杨媚  周而勋  
由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 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世界性香蕉毁灭性病害之一,毒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为了获得香蕉枯萎病菌毒素,采用活体香蕉苗生物测定法观察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方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Richard培养基初始pH值、摇床转速、接种量和光照等条件对Foc 4产生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Foc 4的最佳产生毒素条件为初始pH值7~9的Richard培养基,接种量为每300mL培养基5~9个菌丝块,培养温度25~30℃,24h持续光照,于转速140r/min摇床上振荡培养9~12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灿伟  张源明  曾蕊  周而勋  
为研究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生理小种之间的差异,对该菌的细胞壁降解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生理小种中均能检测到4种细胞壁降解酶(PG、PMG、Cx和FPA)。其中4号生理小种的PMG和Cx酶活性最高,且国外的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的Cx酶活性比国内同种生理小种菌株的高;国内1号生理小种的FPA酶活性最低,其他小种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同一生理小种国内外菌株的PG酶活性差异不显著;4个生理小种的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永红  吕顺  李春雨  魏岳荣  易干军  
为探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机理,以巴西香蕉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Foc4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B)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真菌数量(F)及其在整个微生物中的比例,显著降低了放线菌数量(A)及其在整个微生物中的比例;B/F及A/F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升高;Foc4侵染改变了香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导致其种群结构失衡,这可能是导致香蕉枯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Foc4侵染后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敏慧  余雄涛  王鸿飞  周佳暖  习平根  姜子德  
【目的】从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特有的基因序列入手,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检测技术,为防止香蕉枯萎病的传播蔓延、尽早采取防治对策、指导香蕉生产进行品种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研究室已经筛选到的4号生理小种候选致病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来自海南、广东和广西的6个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菌株、7个4号生理小种菌株、7个尖镰孢其它专化型菌株以及2个外围菌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筛选香蕉枯萎病菌1号、4号生理小种特异性引物及尖镰孢菌的通用引物。【结果】筛选到的特异性引物不仅可用于香蕉枯萎病菌DNA的检测,还可直接用于对罹病香蕉组织和土壤中的香蕉枯萎病菌的检测;筛选到的尖镰孢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蕊  陈琦光  禄璐  唐倩菲  周而勋  
为探讨香蕉被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侵染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伤根浸孢子液接种法,对粉蕉(ABB)和巴西蕉(AAA)的香蕉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测定香蕉苗与枯萎病菌互作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PAL、POD、PPO和SOD酶活性都高于未接种的对照香蕉苗,且各种酶活性变化也比未接种的变化复杂,表明这4种酶在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中积极参与了香蕉苗体内的抗病反应;但接种与未接种的香蕉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冉  徐春玲  项宇  赵传波  谢辉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oidogyne incognita)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对香蕉2个感枯萎病品种(巴西蕉和大蕉)和抗枯萎病品种(农科1号)的复合致病力。结果表明:对于供试的感病品种,先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能显著减轻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同时接种2种病原物和先接种香蕉枯萎病菌5d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能加重香蕉枯萎病的发展;复合侵染能抑制南方根结线虫的种群数量,其中先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和同时接种2种病原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种群数量抑制作用更大;对于抗病的品种农科1号,2种病原物的同时接种能导致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章勇  王振中  
用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接种巴西香蕉,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Foc 1)接种粉蕉,均能检测到PG、PMG、PGTE、PMTE和Cx 5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其中PG活性均最高。在7种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Foc 4的菌丝干质量都比Foc 1的大,说明Foc 4的生长更快,能更适应多种营养条件。在PG诱导方面,有柑桔果胶或PGA存在时,2个生理小种的PG活性明显加强。在葡萄糖或CMC作为唯一碳源时,2个生理小种的PG活性很低。以香蕉维管束组织培养2个生理小种后发现,Foc 4的PG活性比Foc 1高。以粉蕉维管束组织培养2个生理小种后发现,Foc 1的PG活性比Foc 4高。以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章勇  秦世雯  王振中  
【目的】构建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FOC1)和4号小种(FOC4)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L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质粒pMD18-pl-foc1、pMD18-pl-foc4和真核表达穿梭载体pPICZαA进行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反应,回收目的片段连接,转化至DH5α进行筛选扩繁,对菌落进行PCR鉴定后抽提质粒进行PCR和EcoRⅠ、XbaⅠ双酶切鉴定。将阳性载体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感受态细胞,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FOC1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欣  黄启为  杨兴明  冉炜  徐阳春  沈标  沈其荣  
【目的】通过筛选和鉴定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菌株,之后接种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研究香蕉植株的发病程度,以期为香蕉枯萎病的田间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筛选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从香蕉枯萎病病株的假茎基部分离筛选纯化获得了一株致病的尖孢镰刀菌菌株。盆栽回接该菌株35d后,有90%香蕉植株发病,香蕉死亡率高达70%,经鉴定确认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致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本试验条件下,致病菌株的孢子悬液浓度为103CFU/g土时是香蕉枯萎病发病的临界浓度,当致病菌株的孢子悬液浓度不超过105CFU/g土时,香蕉枯萎病的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辉  陈琦光  迟远丽  杨媚  周而勋  
为探明土壤理化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 4)菌株为对象,模拟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含水量和pH值等条件,观察和分析这些因子对Foc 4生长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Foc 4在土壤中生长的最适条件为:土壤温度25℃,含水量达到30%和偏酸性条件(pH 4~5);在盆栽试验中,Foc 4的最佳侵染条件为:温度30℃,偏酸性(pH 3~5)的土壤环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尤海霞  郭萍婷  林亚琪  杨帅  卢松茂  云英子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c)是引起香蕉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本试验利用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对Zn(Ⅱ) 2Cys6型转录调控因子Fow2(F.oxysporum wilt 2)在香蕉枯萎病菌中的致病调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转录因子Fow2在FocTR4 (Foc tropical race 4)和Foc1 (Foc race 1)中均不参与调控菌丝的营养生长、分生孢子形态和孢子产量,也不参与调控病菌对盐胁迫、氧化胁迫、蛋白质胁迫以及细胞壁胁迫的响应过程;Fow2敲除突变体在香蕉植株叶片和根部的致病性明显降低,但其在根部的附着能力及早期侵染过程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Fow2是与Foc菌株致病性相关的转录因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龄尹   刘珊珊   魏文哲   徐谞   操一凡   刘红军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为实现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拟初步构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菌群。[方法]首先利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枯萎病的抑病型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了菌株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终结合室内共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了构建的菌群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均对香蕉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16S rRNA序列检测结果,分别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川大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室内培养试验发现,所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共培养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由4株菌组成的合成菌群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对照,抑菌率增加了93.6%;最终盆栽试验证实了该合成菌群能有效在香蕉植株根际定殖,并显著降低了病原菌数量,相比于对照,其病原菌数量降低了92.13%。[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筛选并构建了一个由4株细菌组成的抑病菌群,盆栽条件下其能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增殖,为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龄尹   刘珊珊   魏文哲   徐谞   操一凡   刘红军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为实现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拟构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菌群。[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枯萎病的抑病型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菌株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结合室内共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构建的菌群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均对香蕉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16S rRNA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其分别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室内培养试验发现,分离筛选的4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共培养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由4株菌组成的合成菌群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对照,抑菌率增加了93.6%;盆栽试验证实该合成菌群能有效在香蕉植株根际定殖,并显著降低病原菌数量,相比于对照,其病原菌数量降低了92.13%。[结论]成功分离筛选并构建了一个由4株细菌组成的抑病菌群,盆栽条件下其能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增殖,为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