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0)
2023(9555)
2022(8688)
2021(8349)
2020(7018)
2019(16262)
2018(16351)
2017(31365)
2016(17493)
2015(19919)
2014(19922)
2013(19652)
2012(18173)
2011(16255)
2010(16059)
2009(14730)
2008(14363)
2007(12525)
2006(10881)
2005(9280)
作者
(52503)
(43356)
(43127)
(40946)
(27867)
(21122)
(19599)
(17322)
(16564)
(15597)
(15093)
(14436)
(13674)
(13671)
(13477)
(13318)
(13309)
(13014)
(12481)
(12255)
(10994)
(10708)
(10613)
(9931)
(9821)
(9705)
(9615)
(9582)
(8841)
(8711)
学科
(65281)
经济(65200)
管理(49276)
(45863)
(39201)
企业(39201)
方法(32358)
数学(27625)
数学方法(27233)
(17262)
(16747)
中国(16206)
(15790)
业经(14300)
地方(13423)
理论(12309)
(11630)
贸易(11624)
(11400)
(11223)
(11046)
农业(11033)
技术(10643)
(10451)
环境(10413)
财务(10388)
财务管理(10367)
教育(9985)
企业财务(9807)
(9456)
机构
大学(249010)
学院(245920)
管理(97863)
(88231)
经济(86036)
理学(85408)
理学院(84378)
管理学(82672)
管理学院(82255)
研究(81640)
中国(58345)
科学(55632)
(53690)
(44327)
(42212)
业大(41419)
(39404)
研究所(38902)
中心(36758)
农业(35135)
(34937)
北京(33692)
(32956)
师范(32578)
财经(32211)
(29523)
(29248)
(29065)
技术(28006)
师范大学(26303)
基金
项目(173809)
科学(134173)
基金(124307)
研究(123186)
(109412)
国家(108501)
科学基金(92160)
社会(73737)
社会科(69631)
社会科学(69611)
(68921)
基金项目(66978)
自然(62857)
自然科(61372)
自然科学(61352)
自然科学基金(60214)
(58044)
教育(56480)
资助(51903)
编号(50602)
成果(41153)
重点(38588)
(37115)
(36116)
(35838)
课题(34701)
科研(33766)
创新(33400)
计划(32970)
大学(32242)
期刊
(95762)
经济(95762)
研究(68954)
学报(46700)
中国(44233)
(40703)
科学(40253)
管理(35423)
大学(34374)
学学(32372)
农业(28864)
教育(28824)
(28776)
技术(21101)
(17307)
金融(17307)
业经(15527)
图书(15359)
财经(14938)
(14239)
经济研究(14238)
科技(13332)
业大(13055)
理论(13020)
(12962)
(12565)
问题(12243)
实践(12238)
(12238)
技术经济(11606)
共检索到349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元继  唐亚  刘本洪  张清东  
为了研究香菇菌渣在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的效果,将香菇菌渣加入含重金属铅的水溶液中,在转速120 r.min-1,温度为25℃的振荡器中进行振荡吸附,然后,用G2玻璃砂芯漏斗过滤,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滤液中的铅浓度,分别测定了不同吸附时间、菌渣用量、菌渣粒径、pH、Pb2+浓度条件下香菇菌渣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菌渣用量为3.0 g.L-1,Pb2+浓度为80 mg.L-1时,吸附2 h就基本达到吸附平衡;菌渣用量4.0 g.L-1,Pb2+浓度为80 mg.L-1时,菌渣对铅的吸附率为87%;菌渣用量为2.0 g.L-1,Pb2+浓度为50和100 mg.L-1时,菌渣粒径的变化对铅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春华  吴扬  
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研究竹炭对Ni(Ⅱ)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介质pH、粒径大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存有影响,在298K、pH=3.0、初始浓度C0=0.113mg·mL-1、反应时间为24h、竹炭粒径为0.2~0.4mm等条件下,每克竹炭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5.57mg;与一级动力学相比,竹炭的动态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100min;竹炭对Ni(Ⅱ)的吸附更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竹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吸附热力学参数为:ΔH=8.19kJ·mol-1,ΔS=78.12J·mol-1K-1,ΔG298K=-15.08kJ·mo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超  蔡亚非  龚仁敏  邵登辉  孙影芝  
采用莴苣皮粉剂为生物材料吸附剂对亚甲蓝(MB)、亮甲酚兰(BCB)、中性红(NR)3种阳离子染料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剂量、吸附剂粒径、吸附时间、染料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显示,莴苣皮粉剂对3种阳离子染料的去除率均较高,当初始pH值等于或大于4时,用2.0 g 60~80目的莴苣皮粉剂对浓度为100 mg.L-1的3种阳离子染料处理60 m in后的去除率都在85%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或Freun-d lich模式,用Lagergren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模拟,拟合良好。上述结果表明,莴苣皮可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阳离子染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玲  乔玉辉  李花粉  
为探究在废水处理中针对不同重金属吸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物炭修复方案,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和500℃下热裂解得到2种生物炭,通过试验模拟研究生物炭在单组分溶液体系和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并用等温吸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同种重金属而言,500℃下得到的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更强;2)对于同种吸附材料,单组分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饱和吸附量的顺序均为:Ni ~(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培  刘志爽  陈建  
【目的】本文研究了废水中常见的铅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香菇废弃物。【方法】用NaOH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净化处理含Pb~(2+)废水。对比探讨了吸附时间、pH、Pb~(2+)初始浓度和干扰离子对NaOH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后的香菇废弃物对Pb~(2+)吸附平衡时间为10 min,比预处理前对Pb~(2+)吸附平衡时间(60 min)短;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适宜pH吸附范围均是4~6;Cd~(2+)存在对NaOH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干扰作用均不显著;Cu~(2+)的存在对预处理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494),对预处理前香菇废弃物吸附Pb~(2+)无显著影响(P=0.5549);Zn~(2+)的存在对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干扰(P前=0.0109,P后=0.0237);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吸附Pb~(2+)的热力学过程拟合结果良好。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预处理后香菇废弃物对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m(21.74 mg/g)几乎是预处理前香菇废弃物qm(12.08 mg/g)的2倍。Lagergren准二级模型较Lagergren准一级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预处理前后香菇废弃物对Pb~(2+)动力学吸附过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5和0.9999。【结论】预处理后的香菇废弃物对铅吸附平衡时间大大缩短了,且吸附l量提高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景才  赵元凤  赵睿  
用天然麦饭石吸附海水及水溶液中重金属Cu(Ⅱ )、Zn(Ⅱ )、Cd(Ⅱ )。结果表明 ,吸附率随 pH变化曲线呈“S”型 ,在天然水 (pH 7.5~ 8.5)中 ,麦饭石对海水及水溶液中Cu(Ⅱ )、Zn(Ⅱ )、Cd(Ⅱ )均有较高饱和吸附量。对 3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顺序为Cu(Ⅱ ) >Zn(Ⅱ ) >Cd(Ⅱ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晓东  娄本勇  
采用硫脲改性榴莲壳,制备新型的改性榴莲壳吸附剂,研究其对Pb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Pb2+、Cd2+的适宜条件为:pH 6.0,吸附时间60 min。改性后榴莲壳吸附剂对Pb2+、Cd2+的吸附容量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Pb2+、Cd2+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3.63、34.84 mg.g-1。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 +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 ~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H=5·9 ;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水和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试验,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7 %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汞吸附材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建军  曾念  丁出  姚庆鑫  何新建  吴义强  
以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g-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KLPAAM)为原料,考察了该树脂在重金属离子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金属离子溶液浓度、pH值显著地影响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平衡吸水倍率。溶液浓度增大,该树脂的吸液能力均迅速减小;离子浓度大于4 mmol/L时,其平衡吸水倍率达恒定值。FeCl3、AlCl3溶液的平衡吸水倍率远大于CuCl2、ZnCl2溶液的平衡吸水倍率(后者趋于零),其顺序为:CuCl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胡泽友  颜伟  单胜道  
研究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能力以及粒径、吸附pH值、吸附平衡时间、竹炭投加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下,20.0g平均粒径为0.106~0.090mm的竹炭振荡吸附处理1L初始浓度为50mg.L-1的对硝基苯酚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率可达82.5%,最大吸附量为2.06mg.g-1;竹炭粒径、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酸性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升高温度不利于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过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丽  朱健  王平  雷明婧  苏扬  
以硅藻土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吸附剂浓度、离子初始浓度、吸附质溶液温度、吸附质溶液初始pH值、时间等因素对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Mn2+的影响。研究表明,硅藻土对Mn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0486 mg·g-1,效果较好,可被用于去除重金属锰。适当增加吸附剂用量、离子初始浓度、控制吸附温度(<50)、pH值(<6)、延长吸附时间都能提高硅藻土对Mn2+的吸附效果。Langmuir吸附等温式相比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更好的描述硅藻土对Mn2+的吸附过程。硅藻土吸附Mn2+的吸附动力学则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洲  王玲芝  旷春桃  
植物单宁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的天然有机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宁因苯环上富有多个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和络合作用的邻位羟基,近年来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具有发展潜力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单宁不同的改性方法会对其吸附性能产生影响。本文论述了单宁的原位固化、胶原纤维固化、胺甲基化及磺化四种改性方法,阐述了单宁的改性机理以及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宁四种改性方法特点的对比,对单宁改性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巧云  吴剑媚  付永清  陈雯莉  
研究了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hizobiumfredi)C6对红壤与黄棕壤的胶体、针铁矿、非晶形氧化铁等吸附Cu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胶体、矿物与根瘤菌共存体系对Cu的吸附仍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达0.99以上。②根瘤菌存在下,红壤与黄棕壤的胶体和针铁矿对铜的吸附量较无菌时增加,尤其是比表面小的针铁矿吸铜量增加较多,比表面大的非晶形氧化铁的吸铜量降低。根瘤菌的参与改变了供试土壤胶体、氧化铁对铜吸附量的顺序。③在一定菌量范围,随着体系中根瘤菌量的增加,红壤与黄棕壤的胶体和针铁矿的吸铜量增加,非晶形氧化铁则略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颜世强  张洪才  付豪  潘迎捷  
为了有效吸附水体中重金属,使用离子交联法合成制备了一种低成本、低毒性的磁性壳聚糖纳米重金属吸附材料。调节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溶液的比例,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粒径大小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并比较其吸附性能的差异。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一系列表征,确定壳聚糖纳米微粒成功包裹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并得到粒径范围介于164.05~768.69 nm尺寸颗粒。重金属吸附铜、镉、锌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重金属材料的吸附效果优于大粒径吸附材料,其最大吸附效率分别为51.66%,97.86%及82.24%。此外,该材料吸附原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0.999),属化学吸附类型。通过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共培养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及毒性,细胞活性达到100%。该研究阐明小尺寸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可作为一种低成本、低毒性且吸附率高的重金属吸附材料,基于该优势其在污水处理及农业环境治理具有潜在价值。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雪彦  
以乙酸木质素为原料,通过定向化学修饰(酯化反应和点击反应)制备多酚型、希夫碱型和半胱氨酸型木质素基离子吸附材料。分别表征了三种离子吸附材料的分子结构与形貌特征,分析了吸附环境因素对材料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吸附材料结构与吸附机理/吸附选择性能的内在关系。1.多酚型木质素基吸附材料(GLA)的制备及其Pb(II)吸附选择性研究以乙酸木质素为基体,接枝含多酚结构的没食子酸吸附单元,制备多酚型木质素基吸附材料(GLA),研究对Pb(II)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GLA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