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1)
- 2023(11769)
- 2022(9258)
- 2021(8044)
- 2020(6438)
- 2019(14268)
- 2018(13995)
- 2017(25962)
- 2016(14486)
- 2015(16076)
- 2014(16006)
- 2013(15770)
- 2012(15015)
- 2011(13909)
- 2010(13922)
- 2009(12655)
- 2008(12572)
- 2007(11519)
- 2006(10649)
- 2005(10104)
- 学科
- 济(64468)
- 经济(64399)
- 业(34540)
- 管理(33852)
- 企(24380)
- 企业(24380)
- 中国(23382)
- 地方(20902)
- 农(20655)
- 方法(18595)
- 学(17527)
- 业经(16688)
- 数学(15538)
- 数学方法(15335)
- 农业(14498)
- 发(12875)
- 财(11785)
- 融(11780)
- 金融(11778)
- 制(11581)
- 银(11513)
- 银行(11448)
- 地方经济(11298)
- 行(11195)
- 贸(10952)
- 贸易(10939)
- 环境(10728)
- 易(10461)
- 发展(10023)
- 展(9995)
- 机构
- 学院(212707)
- 大学(211626)
- 研究(89765)
- 济(83645)
- 经济(81804)
- 管理(68686)
- 中国(65648)
- 科学(60795)
- 理学(57481)
- 理学院(56623)
- 管理学(55235)
- 管理学院(54878)
- 农(52564)
- 所(49877)
- 京(48498)
- 研究所(45741)
- 农业(41529)
- 业大(39207)
- 中心(38655)
- 财(37707)
- 江(35874)
- 院(33198)
- 省(32103)
- 北京(31403)
- 范(29951)
- 师范(29424)
- 财经(28935)
- 州(28538)
- 科学院(28340)
- 技术(26338)
- 基金
- 项目(144060)
- 科学(109777)
- 基金(100680)
- 研究(97103)
- 家(93789)
- 国家(93005)
- 科学基金(75219)
- 社会(59731)
- 省(58324)
- 社会科(56479)
- 社会科学(56467)
- 基金项目(51990)
- 自然(50187)
- 划(49982)
- 自然科(48953)
- 自然科学(48934)
- 自然科学基金(48054)
- 教育(42819)
- 资助(41474)
- 发(38005)
- 编号(36876)
- 重点(34525)
- 成果(30307)
- 计划(30149)
- 部(29416)
- 创(29230)
- 发展(29126)
- 展(28616)
- 课题(28613)
- 科技(28501)
- 期刊
- 济(102283)
- 经济(102283)
- 研究(65953)
- 中国(51373)
- 农(50341)
- 学报(48973)
- 科学(40801)
- 大学(35139)
- 农业(34301)
- 学学(33530)
- 管理(28305)
- 财(26778)
- 教育(25194)
- 融(22642)
- 金融(22642)
- 业(18899)
- 业经(18002)
- 技术(17351)
- 经济研究(16976)
- 财经(14415)
- 业大(14248)
- 问题(13544)
- 经(12596)
- 版(12219)
- 林业(12031)
- 科技(11936)
- 农业大学(11483)
- 世界(10613)
- 贸(10431)
- 资源(10362)
共检索到343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琴琴 缪丽华 洪春桃 王媛 季梦成
为了探讨外来物种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化感潜力,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香菇草叶及根水浸提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黄瓜Cucumis sativu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等3种植物种子进行处理,观测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香菇草叶及根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种子萌发抑制率与浸提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50.0 g.L-1香菇草根水浸提液处理下,萝卜、黄瓜和白菜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29.3%,14.6%和41.4%。香菇草根水浸提液对萝卜、黄瓜和白菜种子萌发后幼芽和幼根的生长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5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婷 翟梅枝 王元 郝飞
以核桃根系提取物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s L.)、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3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synthesis effect,SE)为指标,确定核桃根系提取物最佳提取溶剂,并考察95%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相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核桃根系95%乙醇提取物对3种受体的抑制作用最强(SE=-0.559);供试质量浓度为40mg/mL时,95%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相对3种植物受体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的化感综合效应最强(SE=-0.571),对小麦、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左照江 张汝民 朱金胡 温国胜 侯平 高岩
为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未损伤与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Paphanus sativus,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黄瓜Cucumis sativ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种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和绿豆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降低了45.8%和30.0%。未损伤冷蒿VOCs对绿豆芽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6.4%;对4种植物根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
关键词:
植物学 冷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化感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涛 辛建攀 黄艳波 肖汉文 卫晨昱 田如男
为探讨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对土壤中镉(Cd)的修复潜力,以3种鼠尾草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质量浓度Cd2+单一胁迫对甘西鼠尾草(S. przewalskii)、佛光草(S. substolonifera)、荔枝草(S. plebei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耐重金属Cd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5~20 mg·L-1 Cd2+胁迫下,甘西鼠尾草各项萌发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在50 mg·L-1 Cd2+胁迫下仅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P < 0.05),但依然高达63.33%。在5~20 mg·L-1 Cd2+胁迫下,佛光草加快了萌发进程,发芽势显著提高;当Cd2+浓度达到50 mg·L-1时,佛光草种子刚萌发便丧失活力。在5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达到98.33%;在10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下降至65.00%;当Cd2+浓度达到20 mg·L-1时,荔枝草种子未萌发。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对Cd的耐受性强弱为甘西鼠尾草>佛光草>荔枝草。甘西鼠尾草Cd耐性较强,具有作为Cd污染严重地区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荔枝草和佛光草Cd耐性较弱,但生长速度快,地区适应性好,可应用在Cd污染较低的地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国豪 杨光 刘琪琪 陈泽林 侯帅 孙兴荣 张志新 付娟娟
杂草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牧草建植阶段通过化感效应严重影响出苗效果。本研究以2种农田主要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水提液(0.25、0.50、0.75、1.00 g·mL-1)下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谷子(Setaria italica)和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 3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对3种一年生牧草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效果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在牧草种子萌发期间,杂草水提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萌发率下降和延缓萌发时间方面,谷子萌发被赖草和灰绿藜完全抑制的预测阈值为0.3~0.6 g·mL-1,而苏丹草和湖南稷子为0.9~1.2 g·mL-1。在牧草幼苗生长过程中,2种杂草水提液对3种牧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影响,其中赖草水提液对湖南稷子的幼苗的影响呈现低浓度(低于0.75 g·mL-1)同时影响根和苗的生长、高浓度(0.75~1.00 g·mL-1)根和苗生长抑制作用不一致现象;湖南稷子对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化感作用抗性分别在低于0.50和0.25 g·mL-1浓度表现较高,而谷子最弱,主要表现在根长和苗长受抑制影响最大。虽然3种供试牧草都受到2种杂草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但各牧草幼苗生长对其化感作用耐受能力有差异。其中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对2种杂草浸提液的耐受阈值相同(0~0.75 g·mL-1),高于谷子的耐受阈值(0~0.25 g·mL-1)。本研究表明化感效应可以通过影响萌发策略,调控地上、地下生长行为,抑制牧草苗期建植。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在对抗灰绿藜和赖草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种植这2种抗性较强的牧草,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为牧草生产中地建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竹梅 冯玉超 刘青青 陈艳芳 陈云龙 刘博 王正宁
以3种水保草本植物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方法,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环境下(0、5%、10%、15%、20%、25%PEG)3种草本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PEG胁迫显著影响宽叶雀稗、香根草和狗牙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保护酶活性.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随PEG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PEG胁迫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15%、20%PEG胁迫下发芽率虽然显著下降,但仍较高.随着胁迫浓度的提高,植物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均显著下降,干旱胁迫显著影响植物幼苗的生长;25%PEG胁迫下,植物均表现出萌发失败或无根苗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各浓度处理3种植物幼苗的SOD活性均下降,胁迫处理后期POD活性增强,均在72 h后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随着渗透势的增加,3种植物CAT活性峰值时间趋于提前.干旱胁迫下草本植物种子发芽率高、幼苗长势弱及保护酶活性调节力不足,势必增加种子库消耗和幼苗死亡数量,导致草本层生物多样性降低.
关键词:
红壤 退化 干旱胁迫 种子 植被更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启 王康才 梁永富 苏芸芸
[目的]研究藿香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为分析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化感作用较明显的藿香为材料,采用水浸提液来模拟自然条件下雨雾淋溶的化感作用方式,以霍香叶、茎、根各部位不同质量浓度(0、0.012 5、0.025 0、0.050 0、0.100 0 g·m L(-1))水浸提液处理藿香种子及幼苗,检测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霍香叶、茎、根各部位不同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处理降低了藿香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关键词:
藿香 化感作用 水浸提液 幼苗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茜 何俊 吕雯 张硕新
【目的】为探明核桃叶水浸提液对白术、板蓝根、远志和丹参4种药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为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生物测定,研究核桃叶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4种不同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鲜重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浸提液对板蓝根种子的发芽势呈抑制作用,对白术种子的发芽率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而远志在整个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浸提液有很好的适应性。核桃叶水浸提液中的水溶性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的幼根比幼苗更为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丹参根长生长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核桃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和化感作用强度因受体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出选择性和专一性,初步确定远志为核桃间作的适合药材品种。
关键词:
核桃 水浸提液 药材种子 化感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霍鸿浩 罗世琼 杨占南 张曲玲 韦小芳 扶蝶
【目的】探明土壤连作障碍的变化规律,为黄花蒿的友好栽培及其次生代谢组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小白菜和萝卜种子,探讨其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越大;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对其幼苗叶片的POD、SOD和CAT活性具有浓度效应,而MDA含量随黄花蒿浸提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黄花蒿根、茎、叶水浸提液中含有化感抑制物质,其化感效应超过小白菜和萝卜体内POD、SOD和CAT活性的调节能力,幼苗体内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袁美丽 陈浩
为阐明小麦Triticum sestivum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化感作用机制,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依据萌发率、苗高、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小麦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节节麦幼苗生长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的化感胁迫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节节麦幼苗相对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章军 鲁红侠 张震 胡功秀
以铜尾矿、酸化铜尾矿和表面覆土酸化尾矿为基质,以正常土壤为对照,进行绿豆、田菁、洋槐和紫穗槐4种植物的盆栽实验,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豆、田菁、刺槐和紫穗槐在表面覆土酸化尾矿中的萌发率分别约为对照组的31.3%、51.7%、81.2%和87.2%,酸化铜尾矿中几乎没有种子正常萌发;但覆土酸化尾矿组中田菁、刺槐和紫穗槐种子的最终萌发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和尾矿组。4种植物幼苗的营养器官均受到铜尾矿和酸化尾矿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根受到的毒害最为严重。4种植物在铜尾矿组和覆土酸化尾矿组的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刺槐的叶绿素含量在铜尾矿组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铮 于倩楠 乔明锋 肖娟 张子良 尹华军
【目的】探究西南亚高山人工针叶林主要造林树种粗枝云杉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根系分泌物对林下植被更新和群落多样性的潜在生态效应。【方法】通过前期在野外原位收集根系分泌物,后期在实验室人工添加的方式,从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幼苗形态3个方面来探究根系分泌物对西南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生境内的2种草本植物白车轴草和紫花苜蓿的影响。【结果】1)在种子萌发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紫花苜蓿种子在处理间差异显著。2)在幼苗生物量方面,2种草本植物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在根系分泌物处理下均呈下降趋势,而且紫花苜蓿幼苗处理间差异显著。3)在幼苗形态特征方面,根系分泌物添加降低了2种草本植物的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且幼苗总长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4)根系分泌物处理下,2种草本植物的各项化感效应指数(RI值)均小于0,而且根系分泌物处理造成的2种植物化感效应综合指数(SE值)小于0,表明根系分泌物添加对2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紫花苜蓿种子的抑制作用更强。5)UPLC-MS分析表明,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出多种酚酸类物质。【结论】云杉幼树根系分泌物输入对林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了抑制效应。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物质可能是导致根系分泌物处理下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的内在驱动机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彬 何云核 赵爽 郭明
探讨香蒲Typha orientalis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4种水生植物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采用室内离体生测法,研究0.5,5.0和50.0 g·L(-1) 3个质量浓度梯度的香蒲根、叶和蒲黄浸提液对4种水生植物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影响,并对受抑制作用最强的黄菖蒲幼苗测定其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香蒲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园园 董淑琦 原向阳 温银元 宋喜娥 杨雪芳 郭平毅
为探明谷子连作障碍机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开展发芽和盆栽试验,分析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对谷子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原液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73.2%和56.6%,根长、芽长、鲜重、干重也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原液显著抑制谷子种子的萌发和根芽的生长;稀释10、50和100倍液处理下的谷子种子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为正值,表明其对谷子种子的萌发和根芽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原液处理下,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化感效应指数均为负值;稀释10倍液处理下的幼苗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化感效应指数均为正值;不同浓度茎秆水浸提液处理下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与对照相比均受到了抑制作用;谷子苗期叶片的SOD、POD活性经不同浓度谷子茎秆水浸提液处理,随着浓度的增加,分别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谷子茎秆中的化感物质在高浓度(原液)下对谷子自身有较强的自毒作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适当浓度(稀释10、50和100倍液)下,表现出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谷子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谷子 水浸提液 发芽 幼苗生长 自毒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小祥 王根绪 杨凯 冉飞 杨阳 杨燕
高山植物的自然更新,是高寒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以及群落生产力高低的重要前提条件。弄清其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响应特征,可为准确评估高山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演变方向和格局提供数据支撑,并为探索内在的演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高山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与定居的3个关键更新环节展开,综述了生物因素(植物自身因素、植物间相互作用、动物干扰、昆虫授粉等)和非生物因素(温度、水分、土壤性质等)对这3个关键环节影响的研究结果。在种子萌发阶段,极端干旱和高山积雪提前融化改变植物–传粉昆虫相互关系和营养结构网络。升温和降水增加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升温能打破种子休眠改变种子生理状况,而增加土壤水分能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而温度过高和水分过多却对种子萌发产生阻碍作用,归因于温度高于萌发阈值造成高温胁迫,土壤水分过多产生病原体。幼苗存活和定居阶段,植食动物干扰和植物种间竞争对幼苗的存活和定居有利有弊,适当的动物干扰增加幼苗生长空间,资源贫乏山地的植物种间竞争促使幼苗相互协调共生,促进存活和定居。动物对幼苗的高强度取食和干扰及资源富足的区域植物种间竞争造成植物资源获取受阻,都抑制幼苗存活和定居。迄今为止,有关升温对高山植物幼苗存活的影响还存在争议(促进或者没有影响),但升温和增加降水可以促进幼苗生长的结论比较一致,这可能是更温暖湿润的土壤可以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养分吸收利用。本文阐明了高山植物早期更新3个阶段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其的影响,也指出了忽略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多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同时提出了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气候变化对高山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提供文献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