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9)
- 2023(6780)
- 2022(5863)
- 2021(5166)
- 2020(4172)
- 2019(9446)
- 2018(9217)
- 2017(16911)
- 2016(9747)
- 2015(10831)
- 2014(10934)
- 2013(10958)
- 2012(10652)
- 2011(10012)
- 2010(10271)
- 2009(9421)
- 2008(9284)
- 2007(8445)
- 2006(7668)
- 2005(7112)
- 学科
- 济(44949)
- 经济(44908)
- 业(22947)
- 管理(21585)
- 地方(17681)
- 企(16620)
- 企业(16620)
- 中国(15878)
- 农(13135)
- 方法(12338)
- 学(12108)
- 业经(10909)
- 地方经济(10280)
- 数学(10278)
- 数学方法(10190)
- 农业(9262)
- 发(9182)
- 融(8393)
- 金融(8390)
- 银(8101)
- 银行(8051)
- 行(7933)
- 贸(7535)
- 环境(7532)
- 贸易(7524)
- 制(7253)
- 易(7116)
- 财(7091)
- 技术(6972)
- 发展(6894)
- 机构
- 学院(144259)
- 大学(141653)
- 研究(61615)
- 济(52745)
- 经济(51474)
- 管理(44334)
- 中国(44079)
- 科学(43614)
- 农(39856)
- 理学(36962)
- 理学院(36317)
- 所(35468)
- 管理学(35405)
- 管理学院(35175)
- 研究所(32547)
- 京(32086)
- 农业(31679)
- 业大(28618)
- 中心(25809)
- 江(24496)
- 省(23863)
- 财(23606)
- 院(22309)
- 范(20750)
- 北京(20539)
- 师范(20347)
- 科学院(20241)
- 州(19923)
- 技术(19796)
- 农业大学(19584)
- 基金
- 项目(95367)
- 科学(71277)
- 基金(64333)
- 研究(62444)
- 家(60219)
- 国家(59655)
- 科学基金(47432)
- 省(41387)
- 社会(36666)
- 划(34569)
- 社会科(34557)
- 社会科学(34550)
- 基金项目(33784)
- 自然(32654)
- 自然科(31874)
- 自然科学(31856)
- 自然科学基金(31261)
- 教育(27977)
- 发(27659)
- 资助(26857)
- 编号(23982)
- 重点(22961)
- 计划(21482)
- 科技(21287)
- 发展(20912)
- 展(20539)
- 成果(20095)
- 创(19831)
- 课题(19469)
- 部(18652)
共检索到235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昱
利用光谱法检测29株香菇Lentinusedodes(Berk)Singer菌株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时期的胞外酶系的活性,同时观测菌丝生长与底物改变情况。结果表明,所有被检菌株胞外酶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活性。其中有l菌株木质素氧化酶系在菌丝旺盛生长时期活性达最高峰,但在子实体分化时期很快下降。与此同时,纤维素酶系活性远远高于酸性蛋白酶活性,底物出现黄褐色水珠早,颜色迅速改变。还有3株菌株也有类似情况。显然,香菇胞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其生长发育周期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
香菇 生长发育 胞外酶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爱玲 曹支敏
将总状炭角菌分别与鸡腿菇、平菇、香菇、黄伞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和出菇试验,并测定不同浓度鸡腿菇培养滤液对总状炭角菌胞外酶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状炭角菌仅与鸡腿菇有很强的伴生关系,有鸡腿菇生长的地方才能生长总状炭角菌;在供试体积分数(10%-40%)范围内,随着鸡腿菇培养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总状炭角菌的生物量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漆酶(Laccase)和邻苯二酚氧化酶(Pyrocatechase)的活性增高,对照及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和未高温处理的总状炭角菌生物量分别是3.22,5.00和6.57 mg/mL;对照与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的总状...
关键词:
总状炭角菌 鸡腿菇 胞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会明 赵永昌 柴红梅 张焱珍
【目的】探究杨柳田头菇YAAS711菌株的单孢菌株及其自交个体的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为其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杨柳田头菇YAAS711的18个单核体与22个自交双核体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3, 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福林法、愈创木酚法等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漆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9种胞外酶活性,并对这9种胞外酶与子代生长速度、极性和交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核体和双核体绝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及蛋白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漆酶活性却较低。9种胞外酶平均活力与单核体和双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除部分类型Ⅱ单核体外,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单核体具有较高的胞外酶活性;反之,胞外酶活性较低。相比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快-快"的组合,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快-慢"的组合除半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外,其他胞外酶活性都较高。具有类型Ⅱ单核体参与形成的双合体胞外酶活性却各不相同且无规律。多酚氧化酶对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间接影响大于漆酶,但漆酶对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的综合作用最大;胞外酶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双核体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其中漆酶对其菌丝生长速度直接作用最大。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显著水平为0.05上,极性对胞外酶平均活力的影响大于交配因子。【结论】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与本极性异常和杨柳田头菇YAAS711子代个体胞外酶活性差异存在显著相关性,除部分类型Ⅱ单核体和双核体外,类型Ⅰ菌株胞外酶活性具有相同的规律。单核体菌丝生长速度、极性、胞外酶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交配因子与胞外酶没有直接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等学 王龙 高静梅 王秉峰 张铎 赵玉卉
在常规栽培条件下,对茶薪菇8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6种与培养料主要组分分解相关的胞外酶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料中,来源不同的茶薪菇菌株6种胞外酶只是酶活性的大小相对不同,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酶活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酶活性均随第一潮子实体的成熟出现一个活性峰值,在营养生长期,酶活性处于整体上升趋势,生殖生长阶段则呈下降趋势,部分酶活性后期基本丧失。
关键词:
茶薪菇 生长期 胞外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娟 孙涛 仵均祥
【目的】研究黑粪蚊(Scatopse sp.)取食不同食用菌后的生长发育、存活情况及体内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为生产上利用不同种类食用菌的合理布局防止和减轻黑粪蚊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控制温度(25±0.5)℃、黑暗、相对湿度(80±10)%条件下,人工接虫,系统饲养观察平菇、木耳、银耳3种食用菌对黑粪蚊生长发育、繁殖和磷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取食平菇的黑粪蚊全幼虫期的发育历期为10.4d,显著短于取食木耳(14.8d)和银耳(18.9d)的幼虫;黑粪蚊取食平菇时,幼虫存活率、蛹质量和雌虫产卵量均最大,分别为61.15%,0.74mg和145.15粒,其次为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金明 肖艳辉 王羽梅 潘春香
【目的】揭示氮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累积的影响特性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日本园试配方中氮含量为标准1N,设计1/8N、1/4N、1/2N、1N和2N处理,研究不同氮浓度对茴香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氮处理浓度的升高,茴香株高、分枝数、花序数、节数、地上部鲜重、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和单株精油产量等指标均表现为先不断增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并且最高值均为1N处理;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茴香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和色素含量呈不断增高趋势,全碳含量、可溶性糖、C/N比、精油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全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全碳含量、可溶性...
关键词:
氮浓度 茴香 生长发育 精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自杰 张婉婷 廖美德
【目的】本文明确了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配制成单位饲料含菌量分别为6×10~8,6×10~6和6×10~(4 )cfu/g的含菌饲料,以不含菌的人工饲料作为对照(CK)。然后,将待测幼虫在初生阶段从正常饮食中转移到不同含菌量饮食中,连续喂食直至化蛹,并对斜纹夜蛾幼虫消化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统计。【结果】斜纹夜蛾幼虫在取食不同含菌量人工饲料下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但对其世代总历期有一定延滞效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取食率虽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其食物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8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生长率和近似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但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四龄幼虫蔗糖酶活力与其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成正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化蛹率以及蛹羽化率最高,虫/蛹重最重,单雌产卵量也最大。【结论】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取食适合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冰 谭瑶 付晓彤 韩海斌 常静 庞保平
室内条件下测定了8种寄主植物饲养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后,其若、成虫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体重及性比等生命参数变化,并测定了牧草盲蝽成虫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黑豆(Glycine max)上饲养,牧草盲蝽不能发育存活;在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大豆(Glycine max)上饲养,若虫发育期最短,分别为14.27和17.24d;在苜蓿和玉米(Zea mays)上饲养,若虫存活率最高。在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及苜蓿上饲养,成虫的发育期最长,雌成虫均为29.40d,雄成虫分别为28.87及30.00d;在四季豆、大豆及玉米上饲养,单雌产卵量最高,均超过了每雌120粒;在四季豆上饲养成虫产卵期最长,为22.53d。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和苜蓿上饲养,牧草盲蝽成虫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植物(P0.05)。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与繁殖及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但对海藻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红 张福墁 陈青君
对不同类型黄瓜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亚适温弱光环境下 ,欧、亚杂交种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表现最好 :地上部生长健壮 ,根系活性高 ,弱光下结实性强 ,产量高。欧洲系统黄瓜的耐弱光性优于亚洲系统黄瓜
关键词:
黄瓜 生长 发育 环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明 王忠红 邹志荣
以厚皮甜瓜“优选早蜜”为材料,研究了牛粪和麦秸混合腐熟物与沙化土不同体积配比基质中有机肥养分转化及其与甜瓜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甜瓜生长过程中有机肥养分转化百分率为氮素呈线性上升、磷素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钾素为先降低后急剧上升的变化规律,其中磷、钾元素随着基质中有机肥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基质中速效氮的变化规律为先增高后降低,速效磷、钾则一直呈下降趋势;总氮、磷、钾和有机质均呈下降趋势,但均随基质中有机肥含量的增高而增大。甜瓜植株高度、茎粗、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在甜瓜生长发育前期均随着基质中有机肥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但在中后期则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从满足甜瓜生长过程中营养需求的角度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 严善春 曹传旺 李奇
为进一步揭示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叶片药膜法、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对舞毒蛾食物利用以及对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24h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龄0.369mg/L和5龄0.842mg/L。用LC10和LC30剂量呋喃虫酰肼连续处理3龄幼虫后,其发育时间均明显延长,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降低;其幼虫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经LC50剂量呋喃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几丁质酶和5龄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俊鑫 迟德富 张永强 庞海玉
为研究重瓣玫瑰的诱导抗病性,采用茉莉酸(JA)、水杨酸(SA)处理重瓣玫瑰,研究其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和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JA和SA对重瓣玫瑰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JA或SA诱导后株高、叶片面积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JA、SA诱导处理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明显。经JA诱导,当浓度为0.5、0.5、1.0mmol/L时PAL、PPO、POD活性分别在第5、3、7天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1.91、1.92、1.61倍,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经SA诱导,当浓度为1.0、0.5、1.0mmol/L时PA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守芹 张运峰 范永山 路粉
以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为供试菌株,观测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速度及形态、菌丝发育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30μg/mL水杨酸处理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后24h孢子萌发率是对照的1.53倍。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病菌菌落生长速度也有明显促进作用:15μg/mL水杨酸处理,第8天菌落的生长速度提高了86%;30μg/mL水杨酸处理,第8天菌落的生长速度提高了61%;60μg/mL水杨酸处理,第10天菌落生长速度提高了59%。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菌丝发育也有显著影响:水杨酸浓度为15μg/mL时,菌丝发育没有明显变化;水杨酸浓度为30μg/mL和6...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水杨酸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鲍蕊 杜双田 张晶 丁建 鲁车龙 李珍
【目的】研究温度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率、出菇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冷刺激(5℃下冷藏30d)后,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0℃;采用温室栽培,当菌床基质中心温度为18.7℃时,大球盖菇的产量最高、出菇数量较多;菌床基质中心温度在16~19.4℃时,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结论】冷刺激及高温是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温度是影响大球盖菇生长发育、高产及优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孢子萌发 数学模型 培养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梦媛 高原 杜双田 程爽爽 陈晓文 杨丽莉
为了筛选适合陕西关中地区栽培的香菇优良菌株,以27个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栽培方法,以各菌株的菌种萌动期、菌丝生长速率、菌棒转色期、鲜菇产量及含水率、子实体形态等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菌株之间、同一品种不同菌株之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选出了庆科212、9608-2、258、9608-1、L-01、L-02及09-1(以当地主栽菌株808-1为对照)7株优良菌株,这7个菌株的农艺性状较其他菌株明显较好。因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的菌株,有利于体现菌株本身的农艺性状并且可以提高当地菇农的收入;7个优良菌株可推荐作为陕西关中地区的栽培菌株。
关键词:
香菇 农艺性状 优良菌株 鲜菇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