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3)
2023(6116)
2022(5376)
2021(4975)
2020(4465)
2019(10540)
2018(10404)
2017(20257)
2016(11564)
2015(13274)
2014(13695)
2013(13781)
2012(13106)
2011(12008)
2010(12278)
2009(11555)
2008(11891)
2007(10953)
2006(9404)
2005(8373)
作者
(36983)
(31270)
(31068)
(29696)
(19783)
(15061)
(14231)
(12127)
(11700)
(11181)
(10682)
(10491)
(9985)
(9924)
(9898)
(9870)
(9759)
(9160)
(9130)
(9075)
(8002)
(7762)
(7661)
(7114)
(7099)
(7029)
(7005)
(6986)
(6471)
(6418)
学科
(49640)
经济(49588)
管理(29664)
(29219)
方法(25625)
数学(22910)
(22676)
企业(22676)
数学方法(22594)
(14135)
(12349)
(12187)
中国(11609)
地方(9917)
(9816)
贸易(9816)
(9467)
业经(9173)
农业(9162)
(8688)
(7861)
理论(7498)
(7371)
财务(7339)
财务管理(7316)
(7260)
银行(7223)
(7209)
金融(7206)
企业财务(6839)
机构
大学(179439)
学院(177462)
(69565)
经济(68007)
管理(64016)
研究(62011)
理学(55171)
理学院(54448)
管理学(53236)
管理学院(52905)
中国(44927)
科学(41628)
(38191)
(37172)
(33731)
(31669)
研究所(31043)
业大(30473)
农业(29811)
中心(28275)
(27495)
财经(25492)
(24326)
师范(24039)
北京(23891)
(22993)
经济学(21744)
(21675)
(21383)
经济学院(19857)
基金
项目(116622)
科学(89321)
基金(83049)
研究(80718)
(73785)
国家(73208)
科学基金(60574)
社会(48947)
(46326)
社会科(46251)
社会科学(46230)
基金项目(44151)
自然(40612)
自然科(39642)
自然科学(39623)
(39572)
自然科学基金(38917)
教育(37926)
资助(35118)
编号(32959)
成果(27845)
重点(26842)
(25826)
(25165)
(23366)
计划(23257)
科研(23120)
课题(23116)
创新(21963)
大学(21478)
期刊
(75018)
经济(75018)
研究(48253)
学报(34603)
(33643)
中国(31184)
科学(29195)
大学(24989)
(24940)
学学(23688)
农业(22557)
管理(20672)
教育(17461)
技术(15003)
(14174)
金融(14174)
财经(12599)
(12175)
业经(12062)
经济研究(11834)
(10777)
(10776)
问题(10586)
技术经济(9212)
业大(8953)
统计(8882)
(8599)
理论(8557)
图书(8526)
科技(8340)
共检索到255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媛  胡铁  谭云  吴红  徐蜜  黎继烈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茅精油,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Nacl用量对香茅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香茅精油的水蒸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用新鲜香茅叶片,在料液比1︰45、Nacl用量9%条件下,提取180 min,香茅精油得率(2.53±0.08)%。采用GC-MS联用仪对香茅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共分离出29种组分,鉴定并确定了其中的28个组分,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E-柠檬醛(峰面积百分比为39.04%),其次是Z-柠檬醛(峰面积百分比为35.18%)、β-月桂烯(峰面积百分比为11.1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 媛1  胡 铁2  谭 云1  吴 红3  徐 蜜1  黎继烈1  
摘 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茅精油,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Nacl 用量对香茅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香茅精油的水蒸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用新鲜香茅叶片,在料液比 1 ︰ 45、Nacl 用量 9% 条件下,提取 180 min,香茅精油得率 (2.53±0.08)%。采用 GC-MS 联用仪对香茅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共分离出 29 种组分,鉴定并确定了其中的 28 个组分,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E- 柠檬醛(峰面积百分比为 39.04%),其次是 Z- 柠檬醛(峰面积百分比为 35.18%)、β- 月桂烯(峰面积百分比为 11.1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静  王淑培  王昕岑  李栋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中辣木籽油,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石油醚(60~90℃)添加量和蒸馏水添加量等因素对辣木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辣木籽油的提取工艺,得到如下优化工艺: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3.2 h,石油醚(60~90℃)添加量15 m L.在此工艺条件下辣木籽油的提取率为25.12%.采用GC-MS对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辣木籽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油酸、十六烷酸、辛烷和反-2-癸烯醛,其含量分别为61.53%、7.61%、7.87%和7.9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舒康云  陶永元  徐成东  蔡晨波  陈靖  杨刚  
研究了从天竺桂叶中提取精油的方法,并对其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以天竺桂叶为研究材料,用水上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天竺桂精油,并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以4 h为宜,精油得率为0.42 mL/100 g;天竺桂叶精油中鉴定出了57种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为2-羟基-1,7,7-三甲基降冰片烯(18.55%),其它依次为(-)-柠檬烯(7.68%)、乙酸冰片酯(7.55%)、l-石竹烯(7.34%)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静  宋晓玲  黄倢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PC024是一株分离自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且能够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的益生菌。本研究优化其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单因素优化结果:最佳接种量为2×106 CFU/g,最佳料水比为1∶0.8,最佳发酵时间为90 h,最佳发酵温度为37℃。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39.0℃,发酵时间为100 h 18 min,料水比为1∶0.96,接种量为3.8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波华  马英姿  杨蕾  张慧  宋荣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花精油,分别采用平板菌落法和滤纸片法检测精油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并运用GC/MS法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含笑花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总状毛霉抑制效果较佳,抑菌率分别达70.36%、60.24%和65.5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米根霉无抑制效果;从含笑花精油中分离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中脂肪族化合物14种、萜烯类化合物16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鹏  谭乐和  徐飞  刘向阳  郝朝运  吴刚  张翠玲  
本文利用香叶天竺葵的叶片,对香叶天竺葵中香茅醇的提取率进行研究。对提取香茅醇的最适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温度40℃、时间4 h、料液比1∶20的最佳组合,在该条件下香茅醇提取率可达0.88 mg/g。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雪  金鑫  毕金峰  胡丽娜  樊一鸣  辛广  
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香菇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选用中短波红外干燥和热风干燥以及不同干燥温度(50、60、70℃)对新鲜去茎香菇进行干燥处理,测定了香菇的干燥特性、硬度、体积收缩率、复水比、微观结构、营养物质、挥发性成分和单位能耗。结果表明:干燥工艺为MIRD70℃时香菇干燥时间最短,为532min,水分比和干基含水率都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干燥工艺为MIRD50℃时香菇硬度相对较小,为13237.08g。干燥工艺为HAD50℃时体积收缩率相对较小,为73.77%。干燥工艺为HAD50℃时复水比相对较大,为312.68%,MIRD70℃时复水比为238.19%。干燥工艺为MIRD70℃、60℃和HAD 60℃时总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6.66%、26.22%、26.28%。干燥工艺为MIRD70℃和HAD60℃时粗蛋白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36.61%和36.64%。干燥工艺为MIRD70℃和MIRD50℃时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83mg·100 g~(-1)和2.47mg·100 g~(-1)。所有干燥工艺的香菇维生素B2含量都较鲜香菇明显增加。在6种干燥工艺的干香菇中共鉴定出89种挥发性成分, HAD70℃时干制香菇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主要为1-辛烯-3-醇、异戊醇、正己醇、苯甲醇、苯乙醇、2-苯基-1-丙醇、二甲基三硫醚、2,3,5-三硫杂己烷、甲基磺酰甲烷、乙酸、异丁酸、异戊酸、4-羟基丁酸乙酰酯及丙位戊内酯。不同干燥工艺的单位能耗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MIRD的单位能耗大于HAD,HAD70℃的单位能耗最小,为25.09kJ·kg~(-1),MIRD70℃的单位能耗相对较大,为47.18kJ·kg~(-1)。主成分分析法对干制香菇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单位能耗高于热风干燥,但其他指标都优于热风干燥。过高的干燥温度和过长的干燥时间均会对干香菇的品质有负面影响。此外,中短波红外干燥70℃干燥香菇效果最好,中短波红外干燥60℃干燥效果次之,热风干燥50℃的产品较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叶建中  周昊  
为了找出适宜的漆蜡萃取条件,进行了热回流萃取漆蜡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采用GC-MS色谱分析了陕西野漆树和江西引种日本野漆树中漆蜡脂肪酸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漆蜡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石油醚萃取、回流温度80℃、固液比1∶20、萃取时间60min、提取2次;两个产地的漆蜡主要由棕桐酸、油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甘油酯组成,三者之和大于70%,同时都含有十三烷二酸、甘二烷二酸和二十烷二酸;陕西漆蜡中,二元酸含量为8.256%,引种的日本漆蜡二元酸含量为14.097%。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杜惠媛  杨国强  周爱东  周政  黄新渝  
为提升低品质黏土的纯度,对山东某企业提供的低品质黏土进行成分分析,在确定其主要杂质和呈色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焙烧和磁选相结合的提纯脱色工艺,并利用XRF、XRD、SEM等方法对提纯后的黏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焙烧后磁选,黏土中Fe_2O_3、TiO_2质量分数分别减少1.38%和0.11%,达到陶瓷原料的要求,对提升黏土的品质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低品质黏土的提纯和脱色技术探索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睿  魏安智  杨途熙  撒文清  杨恒  杜保国  
The technic of rose otto production from Qinwei rose(Rosa damascena Mill cv. “Kazanluk”) was studied. The reflux distillation technic with two different distillation velocities in was a superior method to produce otto. The quality of the otto was high in conformity with ISO 9842 and БДС 653. The opt...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丹  李晓敏  何静  雷建都  
以白木香叶为原料,利用乙醇水溶液浸提法,用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测定提取液在51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检测白木香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以饱和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D101、AB-8和S-8 3种极性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得到了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红亮  卢旭  卞贞玉  林雨菲  张怡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柑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液料比、温度、时间、乙醇含量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AS 9.2响应面的分析程序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的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毫升∶克)38∶1、提取温度88℃、提取2.5 h、乙醇含量70%和提取3次,实际测得的多糖提取率为1.8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聪  兰雪涵  李黎明  苑景淇  李成宏  杜凤国  
【目的】朝鲜崖柏是集芳香、观赏、药用于一身的珍贵经济树种,其精油具有良好抑菌性。对朝鲜崖柏枝叶精油的提取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和抑菌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朝鲜崖柏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朝鲜崖柏枝叶的精油,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优化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取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滤纸片抑菌法和平板涂布法检测精油的抑菌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朝鲜崖柏枝叶精油的单因素试验显示:液料比7.0 mL/g,NaCl质量分数2.0%,蒸馏时间2.0 h,新鲜枝叶时提取率较高。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蒸馏时间2.0 h、液料比7.0 mL/g、NaCl质量分数2.0%为最优组合,其精油提取率为4.2%。响应面优化法得到的最优组合为:液料比6.9 mL/g、蒸馏时间2.7 h、NaCl质量分数2.6%,在此条件下的精油提取率为4.3%,实际值为4.4%,两者拟合良好。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从精油中共检出48种化合物,占所提取精油总量的93.79%,其中以乙酸香芹酯含量最高。烯类物质17种,醇类物质15种,酯类物质6种,酮类物质5种,酚类等物质5种,分别占总质量的26.79%、25.40%、28.47%、11.84%和1.11%。精油对金黄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3.28 mm,枯草芽孢杆菌的为12.04 mm、大肠杆菌的为12.94 mm,均表现为中度敏感。精油对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5μg/L,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值均为0.010μg/L。【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朝鲜崖柏枝叶精油的最佳工艺研究,既节省了溶剂用量,缩短了蒸馏时间,又保证了提取率,有利于后续的研究,对企业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朝鲜崖柏枝叶精油的抑菌效果明显,有较大开发潜力,建议加以收集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潇  王军民  王振兴  张平芳  赵振宁  杜春  王娟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工艺下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海黄牡丹精油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提取(SDE)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SFE)法分别提取海黄牡丹新鲜和烘干花瓣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并测定精油中生物活性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SFE法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得率明显高于SDE法,用SF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精油得率最高,为0.76%。从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干花精油中检测到了108种化合物,其中SF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41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52种,SD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33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13种,植酮、正十九烷、正二十一烷3种主要成分在4种精油中同时存在。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花精油中化合物成分主要有烷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醛类、酸类、酚类和其他共9类化合物,其中烷类和醇类化合物的数量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化合物。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除活性,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SFE法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SD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烘干花瓣。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低;总黄酮含量以SF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低。[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得率和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提取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