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0)
- 2023(2413)
- 2022(2143)
- 2021(1902)
- 2020(1792)
- 2019(3825)
- 2018(3922)
- 2017(6801)
- 2016(4088)
- 2015(4660)
- 2014(4592)
- 2013(4644)
- 2012(4358)
- 2011(3947)
- 2010(3970)
- 2009(3538)
- 2008(3628)
- 2007(3285)
- 2006(2911)
- 2005(2671)
- 学科
- 济(12319)
- 经济(12301)
- 学(7762)
- 管理(7226)
- 业(6948)
- 方法(6502)
- 企(5579)
- 企业(5579)
- 数学(5547)
- 数学方法(5313)
- 贸(3696)
- 贸易(3695)
- 易(3546)
- 税(3091)
- 农(3055)
- 税收(2863)
- 收(2830)
- 财(2819)
- 中国(2774)
- 和(2501)
- 制(2468)
- 物(2452)
- 理论(2231)
- 业经(2179)
- 稻(2132)
- 环境(2062)
- 地方(1937)
- 植(1928)
- 植物(1910)
- 农业(1903)
- 机构
- 大学(60691)
- 学院(59444)
- 研究(26684)
- 科学(22444)
- 农(21384)
- 中国(19173)
- 农业(17670)
- 管理(17299)
- 所(16692)
- 济(16454)
- 业大(16010)
- 经济(15893)
- 研究所(15706)
- 京(14706)
- 理学(14524)
- 理学院(14209)
- 管理学(13438)
- 管理学院(13345)
- 室(12085)
- 中心(12039)
- 省(11889)
- 实验(11533)
- 农业大学(11368)
- 实验室(11100)
- 江(10542)
- 重点(10531)
- 业(9993)
- 院(9566)
- 技术(9515)
- 科学院(9508)
- 基金
- 项目(44928)
- 科学(33228)
- 家(32237)
- 基金(32214)
- 国家(32073)
- 科学基金(25297)
- 研究(23334)
- 自然(20712)
- 自然科(20262)
- 自然科学(20256)
- 自然科学基金(19879)
- 省(18220)
- 基金项目(16809)
- 划(16395)
- 资助(14190)
- 计划(12614)
- 科技(12294)
- 社会(11963)
- 重点(11354)
- 社会科(11287)
- 社会科学(11283)
- 教育(10491)
- 科研(9939)
- 专项(9839)
- 发(9203)
- 部(8585)
- 创(8495)
- 农(8208)
- 创新(8134)
- 编号(8076)
共检索到91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 饶得花 任永浩 邱友媚 陈兴林 徐振江
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检测香稻香味特征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的方法。在合成2–AP标准物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4.0μg/g,相对标准偏差≤8.54%,回收率为96.3%~103.5%,检出限为0.045 5μg/g,定量限为0.152μg/g。利用该方法测定6种不同香稻大米2–AP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香米的2–AP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莫钊文 范平珊 潘圣刚 王在满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为了探明肥料类型及施用方式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的影响,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香稻品种玉香油占为研究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深施肥和常规手撒施肥2种施肥方式处理,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处理和复合肥处理2种肥料类型处理,各肥料处理均含有等质量的氮磷钾养分。研究了香稻成熟期籽粒香气2AP的含量,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和成熟期香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结果表明,肥料类型、肥料施用方式和两者互作均显著影响香稻籽粒香气2AP含量,其中常规手撒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肥料处理利于香稻籽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抄抄 孔雷蕾 李妹娟 徐刚红 唐康桐 唐湘如
为探明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香稻香气特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形成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农香1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6-BA处理(S0:喷施清水,对照;S1:喷施15 mg/L的6-BA溶液;S2:喷施30 mg/L的6-BA溶液),研究了6-BA对香稻2-AP含量、脯氨酸和脯氨酸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6-BA溶液对籽粒2-AP含量的影响各异,高浓度的6-BA溶液对籽粒2-AP的积累产生抑制作用。喷施15 mg/L的6-BA能够显著提高农香18的籽粒2-AP含量(48.16 ng/g),较S0显著提高了28.84%。喷施15 mg/L的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益琴 唐年华 刘兵 王鉴兰 王石发 谷文 陈华成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的N-烷基-N-(α-龙脑烯基)乙酰胺类芳香化合物,并探索了氮原子上取代基的不同结构与产物香气间的构效关系。α-蒎烯经环氧化得到2,3-环氧蒎烷,再经催化异构化反应得到α-龙脑烯醛;α-龙脑烯醛与伯胺缩合、NaBH4选择性还原得到N-烷基-α-龙脑烯胺,再经乙酰化后得到N-烷基-N-(α-龙脑烯基)乙酰胺类化合物。采用1H-NMR、13C-NMR、FT-IR、MS等对合成酰胺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产物的香气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N-正丁基-N-(α-龙脑烯基)乙酰胺和N-叔丁基-N-(α-龙脑烯基)乙酰胺具有良好的香气特征,作为新型芳香化合物具有较好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荣荣 丁国伟 郭亚平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研究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稻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保守区域分析,选取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家蚕(Bombyx mori)和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等昆虫物种的同源序列与中华稻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氨基酸序列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一鸣 肖立中 潘圣刚 聂俊 李媛 唐湘如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香气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香稻生产施用适宜钾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钾肥水平,依次为施K2O 0 kg/hm2(K0)、37.5 kg/hm2(K1)、112.5 kg/hm2(K2)和187.5 kg/hm2(K3),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不同钾肥水平下香稻游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糙米香气2-AP含量、钾素积累总量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K0比较,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AP含量,增幅达10.70%~67.65%,这主要得益于施钾处理普通提高了香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
关键词:
钾肥 香稻 香气 稻米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美洋 黎国喜 田华 钟克友 唐湘如
以非香稻品种华粳籼74为对照,对4个不同基因型香稻的香气及香气合成相关氨基酸和酶进行了比较生理学研究.研究发现:所有参试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含量均高于对照;香稻品种籽粒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以及桂香占和培杂软香籽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华粳籼74.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游离脯氨酸、脯氨酸氧化酶和总游离氨基酸是香稻香气合成的主要因子,而鸟氨酸转氨酶与香稻香气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忠林 唐湘如 王玉良 陈慕娇 赵正琨 段美洋 潘圣刚
【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
关键词:
香稻 增香栽培 香气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艳红 唐湘如 潘圣刚 杨晓娟 陈抒婷 陈春桦 戴显红 梅俊豪 陈益培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
关键词:
香稻 水氮互作 香气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梦兴 唐湘如 莫钊文 王汝超 熊礼
为了探明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香稻香气、糙米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香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Na_2SeO_3浓度水平,依次为0(Se0),10(Se1),20(Se2),30 mg/kg(Se3),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农香18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水平对糙米香气含量、茎鞘香气含量、叶片香气含量、籽粒香气含量、糙米硒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在Se1、Se2水平下,其糙米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在Se1、Se2普遍提高了香稻茎鞘、籽粒以及叶片齐穗后7 d和齐穗后14 d的香气含量。其中晚季美香占Se2显著...
关键词:
香稻 硒 香气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娟 唐湘如 闻祥成 李艳红 周新建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期对香稻香气形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确定华南双季稻区早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在大田条件下以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米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10日播种的香稻的2-AP含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2-AP含量分别达到了24.35,11.67 ng/g。2-AP含量与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2-AP含量较高的播种期其游离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适当推迟播种提高了香稻精米率,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3月5日播种的香稻产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产量分别达到了6.57,6.77 t/hm2。延迟播种不同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尚成 万琴 倪珏萍 俞幼芬 许志专 王晓军 蒋木庚
以α对氯苯基甘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N甲酰化后 ,与 2氯丙烯腈进行 1,3偶极环化加成反应 ,得到中间体 2(对氯苯基 )吡咯 3腈 ;该中间体经吡咯环上的Vilsmeier甲酰化后 ,与伯胺R1NH2 进行加成反应及进一步的溴化 ,合成了 9个 2 (对氯苯基 )吡咯 3腈类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MS和1HNMR分析确认。初步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芳基吡咯 合成 波谱分析 杀虫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旗 黄怀生 李拥军 周文 毛清黎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柱吸附法(XAD-4)对香米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DE法操作方便,能较多地收集到醛类香气物质,并收集到香米香气的特征物质2-乙酰基吡咯啉,香气物质中小分子化合物偏少;柱吸附法能弥补SDE法一些缺陷,所收集的香气成分更均衡,但吸附剂的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更完整地反映香米香气组分的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荣荣 丁国伟 刘卫敏 张敏 赵小明 韩鹏飞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昆虫几丁质代谢系统的重要酶系,研究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的c DNA序列,将其与飞蝗基因组进行比对,绘制基因结构图。将其与赤拟谷盗CDAs序列进行比对,并采用Blast P和SMART软件进行功能域预测。将已鉴定的飞蝗CDAs分别与赤拟谷盗、果蝇、冈比亚按蚊、家蚕、中华稻蝗和云杉卷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孔新刚 郭明 毛胜凤 李华 俞飞
以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乙酯和氨基硫脲为原料,经氧化缩合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4-二氧喹喔啉-3-甲醛缩氨基硫脲-2-甲酸乙酯。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光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化合物对9种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细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对真菌无抑菌活性。图4参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2-(1-取代-1H-吡唑-3-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N-硝基-N-取代酰基-2;4;6-三氯苯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
不同茶树品种针扁形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1-(2-羟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2-甲基丙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香椿特征香气组成及其在贮藏中变化的研究
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水生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大中穗型水稻品种灌浆期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运转特征
含双肟醚结构的2-甲氧亚氨基-2-(2-(取代苯基)苯基)乙酰甲胺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研究
(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