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1)
- 2023(8756)
- 2022(7936)
- 2021(7560)
- 2020(6360)
- 2019(14817)
- 2018(14916)
- 2017(28857)
- 2016(15939)
- 2015(17984)
- 2014(17933)
- 2013(17863)
- 2012(16164)
- 2011(14444)
- 2010(14242)
- 2009(12857)
- 2008(12230)
- 2007(10361)
- 2006(8873)
- 2005(7468)
- 学科
- 济(59409)
- 经济(59344)
- 管理(44023)
- 业(41707)
- 企(35295)
- 企业(35295)
- 方法(29933)
- 数学(25824)
- 数学方法(25535)
- 农(15384)
- 学(14377)
- 中国(14315)
- 财(13972)
- 业经(13177)
- 地方(12524)
- 理论(10709)
- 和(10404)
- 农业(10289)
- 贸(10196)
- 贸易(10192)
- 技术(9861)
- 易(9830)
- 环境(9706)
- 务(9277)
- 财务(9220)
- 财务管理(9206)
- 制(9162)
- 教育(8799)
- 企业财务(8720)
- 划(8502)
- 机构
- 大学(223396)
- 学院(220875)
- 管理(90872)
- 济(80815)
- 理学(79858)
- 理学院(78968)
- 经济(78930)
- 管理学(77566)
- 管理学院(77183)
- 研究(73064)
- 中国(50657)
- 科学(49010)
- 京(47719)
- 农(39682)
- 业大(37921)
- 所(37353)
- 财(35028)
- 研究所(34633)
- 中心(32483)
- 农业(31725)
- 江(30735)
- 北京(29632)
- 财经(29104)
- 范(28982)
- 师范(28684)
- 经(26521)
- 院(26306)
- 州(25421)
- 技术(24487)
- 师范大学(23259)
- 基金
- 项目(161273)
- 科学(125032)
- 基金(115832)
- 研究(115006)
- 家(102110)
- 国家(101280)
- 科学基金(86142)
- 社会(69376)
- 社会科(65616)
- 社会科学(65596)
- 省(64123)
- 基金项目(62891)
- 自然(58635)
- 自然科(57235)
- 自然科学(57222)
- 自然科学基金(56170)
- 划(54002)
- 教育(52396)
- 资助(47676)
- 编号(47246)
- 成果(37720)
- 重点(35899)
- 部(34691)
- 发(33817)
- 创(33626)
- 课题(32092)
- 科研(31327)
- 创新(31286)
- 计划(30572)
- 大学(29677)
共检索到304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美洋 黎国喜 田华 钟克友 唐湘如
以非香稻品种华粳籼74为对照,对4个不同基因型香稻的香气及香气合成相关氨基酸和酶进行了比较生理学研究.研究发现:所有参试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含量均高于对照;香稻品种籽粒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以及桂香占和培杂软香籽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华粳籼74.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游离脯氨酸、脯氨酸氧化酶和总游离氨基酸是香稻香气合成的主要因子,而鸟氨酸转氨酶与香稻香气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忠林 唐湘如 王玉良 陈慕娇 赵正琨 段美洋 潘圣刚
【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
关键词:
香稻 增香栽培 香气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娟 唐湘如 闻祥成 李艳红 周新建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期对香稻香气形成、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确定华南双季稻区早季香稻的适宜播种期。在大田条件下以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米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10日播种的香稻的2-AP含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2-AP含量分别达到了24.35,11.67 ng/g。2-AP含量与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2-AP含量较高的播种期其游离脯氨酸含量、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适当推迟播种提高了香稻精米率,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3月5日播种的香稻产量最高,桂香占和农香18的产量分别达到了6.57,6.77 t/hm2。延迟播种不同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一鸣 肖立中 潘圣刚 聂俊 李媛 唐湘如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香气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香稻生产施用适宜钾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钾肥水平,依次为施K2O 0 kg/hm2(K0)、37.5 kg/hm2(K1)、112.5 kg/hm2(K2)和187.5 kg/hm2(K3),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不同钾肥水平下香稻游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糙米香气2-AP含量、钾素积累总量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K0比较,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AP含量,增幅达10.70%~67.65%,这主要得益于施钾处理普通提高了香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
关键词:
钾肥 香稻 香气 稻米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艳红 唐湘如 潘圣刚 杨晓娟 陈抒婷 陈春桦 戴显红 梅俊豪 陈益培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
关键词:
香稻 水氮互作 香气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梦兴 唐湘如 莫钊文 王汝超 熊礼
为了探明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香稻香气、糙米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香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Na_2SeO_3浓度水平,依次为0(Se0),10(Se1),20(Se2),30 mg/kg(Se3),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农香18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水平对糙米香气含量、茎鞘香气含量、叶片香气含量、籽粒香气含量、糙米硒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在Se1、Se2水平下,其糙米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在Se1、Se2普遍提高了香稻茎鞘、籽粒以及叶片齐穗后7 d和齐穗后14 d的香气含量。其中晚季美香占Se2显著...
关键词:
香稻 硒 香气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莫钊文 范平珊 潘圣刚 王在满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为了探明肥料类型及施用方式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的影响,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香稻品种玉香油占为研究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深施肥和常规手撒施肥2种施肥方式处理,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处理和复合肥处理2种肥料类型处理,各肥料处理均含有等质量的氮磷钾养分。研究了香稻成熟期籽粒香气2AP的含量,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和成熟期香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结果表明,肥料类型、肥料施用方式和两者互作均显著影响香稻籽粒香气2AP含量,其中常规手撒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肥料处理利于香稻籽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 饶得花 任永浩 邱友媚 陈兴林 徐振江
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检测香稻香味特征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的方法。在合成2–AP标准物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4.0μg/g,相对标准偏差≤8.54%,回收率为96.3%~103.5%,检出限为0.045 5μg/g,定量限为0.152μg/g。利用该方法测定6种不同香稻大米2–AP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香米的2–AP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迪 黄锦霞 唐湘如 段美洋 田华 钟克友 黎国喜
以香稻品种桂香占、品14和品15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基施氯化镧100 mg.kg-1土壤处理对水稻糙米香气含量、籽粒脯氨酸含量及其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镧处理显著提高3个香稻品种糙米的香气含量和籽粒脯氨酸氧化酶的活性,而降低3个香稻品种籽粒脯氨酸含量;氯化镧处理提高品14和品15的剑叶脯氨酸含量而降低桂香占剑叶的脯氨酸含量。
关键词:
香稻 镧 香气 脯氨酸 脯氨酸氧化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苑兆和 尹燕雷 李自峰 张可群 朱丽琴 李云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青皮甜石榴整体果实、石榴皮和石榴籽汁的芳香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检测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整体果实中占总峰面积的78.32%和14.52%,在石榴皮中占89.88%和4.70%,在石榴籽汁中占82.15%和9.78%。石榴中共检测出77种香气组分,其中石榴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检测出42种、39种和43种。香气成分中共有的成分为18种,在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62%、95.59%和93.76%。2-己烯醛、己醛、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为石榴的主要香气成分,在果实、果皮和籽汁分别占78.27%...
关键词:
石榴 果实 石榴皮 石榴籽汁 香气组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抄抄 孔雷蕾 李妹娟 徐刚红 唐康桐 唐湘如
为探明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香稻香气特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形成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农香1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6-BA处理(S0:喷施清水,对照;S1:喷施15 mg/L的6-BA溶液;S2:喷施30 mg/L的6-BA溶液),研究了6-BA对香稻2-AP含量、脯氨酸和脯氨酸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6-BA溶液对籽粒2-AP含量的影响各异,高浓度的6-BA溶液对籽粒2-AP的积累产生抑制作用。喷施15 mg/L的6-BA能够显著提高农香18的籽粒2-AP含量(48.16 ng/g),较S0显著提高了28.84%。喷施15 mg/L的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乜兰春 孙建设 陈华君 邹祥旺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苹果果实的香气成分。【方法】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CT-GC-MS)分别测定了苹果不同品种未成熟无香气和成熟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不同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成熟苹果无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己醛、2-己烯醛等为主;成熟苹果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酯类和某些醇类物质为主。富士苹果果实主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1-丁醇、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丙酯、乙酸乙酯、1-丙醇、1-丁醇、2-甲基丁醇和2-甲基丁酸乙酯为新红星苹果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乔纳金苹果主要香气物质有1-丙醇、乙酸丙酯、乙酸丁...
关键词:
苹果 果实 挥发性物质 香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聚英 王军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为探讨香椿特征香气的组成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香椿香气成分,气相色谱--嗅闻法(GC--O)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GC--O--MS)辨识出在43个化合物中有2个化合物A和B具有香椿特征香气,又经GC--FPD检测器确定了A和B属于含硫化合物。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香椿在0、5及20℃下,特征香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下,化合物A和B含量基本维持恒定;5℃下A和B在前3d无明显变化,第6天A降低44.2%,B降低62.6%,第12天A和B分别降低了93.6%和97.4%;20℃下香椿特征香气迅速减少,第6天A和B分别降至3.2%和1....
关键词:
香椿 特征香气 气相色谱--嗅闻 贮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铭钦 韩富根 邵惠芳 王豹祥
采用GC/MS技术对香料烟浸膏的香气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出的21种香气成分中,分别有脂肪酸类8种,酯类5种,醛类2种,氮硫杂环类2种,烃类、醇类、酮类、内酯类各1种,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成分是糠醛、β-甲基戊酸、十六碳酸、烟碱、新植二烯,其次是乙酰丙酸乙酯、异戊酸、苯乙酸乙酯、羟基丁二酸二乙酯等。同时,对3种提取工艺条件下香料烟浸膏的香气成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水为萃取剂的一次蒸馏法提取效果最好,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较高;其次是水和乙醇用量各半的二次萃取蒸馏法;传统的以乙醇作萃取剂的二次蒸馏法提取出的浸膏质量最差,多数香气物质含量也最低。
关键词:
香料烟浸膏 香气成分 相对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琪 唐湘如 潘圣刚 莫钊文 李媛 辛星光 闻祥成
为了研究超声波处理种子和不同基肥施锌量对香稻产量、糙米香气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农香18"和"美香占"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锌肥处理(Zn0:0 kg/hm2,Zn2:30 kg/hm2,Zn4:60 kg/hm2)和超声波处理(U:将干种子置于频率为20~40KHz混频超声波容器中超声30 min,NU:不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种子),测定2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处理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糙米的香气含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提高其实际产量。在超声波处理种子(U)和基肥施锌Zn4(60 ...
关键词:
香稻 超声波 锌肥 香气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