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
- 2023(907)
- 2022(877)
- 2021(775)
- 2020(714)
- 2019(1529)
- 2018(1433)
- 2017(2783)
- 2016(1663)
- 2015(1903)
- 2014(1774)
- 2013(1822)
- 2012(1871)
- 2011(1719)
- 2010(1696)
- 2009(1611)
- 2008(1571)
- 2007(1498)
- 2006(1447)
- 2005(1258)
- 学科
- 税(7141)
- 税收(6625)
- 收(6604)
- 济(4253)
- 经济(4247)
- 管理(3710)
- 法(3597)
- 业(3051)
- 财(2157)
- 企(2024)
- 企业(2024)
- 学(1822)
- 农(1635)
- 收入(1455)
- 财政(1329)
- 方法(1310)
- 农业(1264)
- 融(1211)
- 金融(1210)
- 政(1198)
- 法令(1174)
- 理法(1123)
- 管理法(1123)
- 数学(1105)
- 数学方法(1091)
- 中国(1085)
- 和(998)
- 业经(966)
- 制(939)
- 地方(922)
- 机构
- 大学(24403)
- 学院(24022)
- 研究(10151)
- 科学(7996)
- 农(7968)
- 中国(7224)
- 济(6503)
- 农业(6442)
- 所(6407)
- 经济(6324)
- 业大(5910)
- 研究所(5740)
- 管理(5497)
- 财(5443)
- 省(5317)
- 京(5251)
- 理学(4433)
- 理学院(4356)
- 江(4316)
- 农业大学(4215)
- 管理学(4189)
- 管理学院(4151)
- 中心(4036)
- 财经(3912)
- 室(3883)
- 院(3796)
- 税(3704)
- 实验(3623)
- 业(3584)
- 家(3538)
共检索到3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信海 夏晓敏 蒋利媛 饶红欣 陈灵
为加快香石竹试管苗的繁殖速度 ,对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香石竹试管苗吸收磷、氮符合幂函数曲线 ,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糖含量直线下降 ,通过回归分析 ,培养基中 PO43- ,NH4+ ,NO3- ,总氮与糖的含量对其培养时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 0 .9490 ,- 0 .90 90 ,- 0 .932 0 ,- 0 .940 0 ,- 0 .90 6 0 ,经统计检测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试管苗高生长与鲜重增长遵循双曲线函数关系 ,而丛生芽分化遵循负指数函数关系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496 ,0 .993.0与 0 .882 4,经统计检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香石竹 试管苗 营养物质 吸收 消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子武 沈阿林 张桂兰 李贵宝
研究了夏播芝麻对氮、磷、钾等9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及其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夏播芝麻在不同生育阶段各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与分配状况不同。在全生育期内营养器官中的各元素含量前期高后期低,生殖器官中的元素含量则一直增加。磷、钙、锌和铜在花期~封顶期吸收积累量最多,与芝麻干物质积累基本同步;而氮、钾、镁、锰和铁的吸收超前于干物质积累,在苗期~花期阶段积累达到高峰)。施肥影响各营养元素在体内的含量、积累与转移。
关键词:
芝麻,营养元素,干物质,积累速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维龙 闫艳丽 杨绍宗 但乃震 王禹璐 包满珠 傅小鹏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香石竹幼苗的影响,鉴定香石竹各品种的抗旱能力,以9个香石竹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等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基于这7个理化指标的抗旱指数,对香石竹各品种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香石竹品种在水分胁迫处理时各品种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7个抗旱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归纳成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修 黄冬梅
文章对泡桐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吸收循环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泡桐在大生育周期和年生育期内的养分吸收循环规律:①泡桐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②泡桐各器官对营养元素吸收多少依次为叶>枝>花>干>根;③泡桐对各营养元素吸收量的多少依次为N>K>P;④泡桐各器官对营养元素有选择吸收作用;⑤泡桐营养元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7月底之前;⑥泡桐营养元素的循环率为6734%。
关键词:
泡桐,营养元素,循环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坛 赵金鑫 刘东来 孔纯 华雪铭 吴钊 王刚 冯悦 杨景丰 刘韬
为了解饲用溶菌酶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消化道组织结构发育和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本研究设计5种饲料溶菌酶添加水平:18 mg/kg (L18)、36 mg/kg (L36)、54 mg/kg (L54)、72 mg/kg (L72)和90 mg/kg (L90),以不添加溶菌酶的饲料(L0)为对照,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吉富罗非鱼肝脏和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L36、L54和L72组的胃、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前肠脂肪酶活性在L54和L72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淀粉酶活性在除前肠、中肠外的L72和L9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36、L54和L72组鱼的肠道不同部位肠绒毛密度、高度和宽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在肌层厚度上,溶菌酶添加组在前肠和后肠部位有下降趋势,L18、L36和L9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杯状细胞数量在L54和L72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切片图显示,L36和L54组肝细胞排列整齐、形状饱满,相较于对照组更致密,但高剂量添加组的肝脏健康程度有下降趋势。消化吸收率方面,在饲养Ⅰ期和Ⅱ期,L36和L54组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到饲养Ⅲ期和Ⅳ期,L36~L90组对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吸收率均有显著提高(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玉明 杨发荣 刘文瑜 黄杰 金茜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促进藜麦营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陇藜1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籽粒、叶片、果穗以及全株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EE)、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及转运差异,并对不同时期饲用品质进行比较,为藜麦生长期间营养价值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慢后快再慢的积累规律;果穗及籽粒中干物质含量(DM)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P果穗>茎秆>根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间营养成分转运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成熟期>开花期>灌浆期>苗期,相对饲用价值苗期>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秀清 高秀瑞 武彦荣 郭秀林 刘子会 李冰 王洪昌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S8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营养成分变化与茄子单性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D-11品系在不授粉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能,其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均接近于授粉后生长的果实,且比S8品系果实增重快、果重大。授粉当天单性结实品系子房中蛋白质含量比非单性结实品系高59%。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D-11和S8品系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果实发育 营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桂敏 周旭红 卢珍红 莫锡君 陈敏 龙江
通过引自意大利的‘梦想’等14个品种的试种观察及对1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昆明等地区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钛合金’,其次是‘阿里巴巴’和‘梦想’。‘钛合金’适宜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可代替市场流行品种‘兰贵人’;‘梦想’也可推广,以增加桃红色品种;可适当推广‘阿里巴巴’和‘贵夫人’;而‘梦想’、‘蜜月’和‘新娘’因其枝条、产量、抗性各有突出优点,是好的育种材料。花苞和花较大的品种有‘卡罗’、‘蜜月’、‘希望’、‘辉煌’、‘梦想’;枝条较硬的品种有‘钛合金’、‘莫扎特’、‘辉煌’及‘梦想’。
关键词:
香石竹 品种 引种试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李若楠 武雪萍 翟彩霞 陈丽莉 吴会军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沟灌模式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时期及各个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及分配规律、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一致,均呈"S"曲线,结瓜期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不同水氮供应对根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差异不显著,主要影响叶片、茎和果实的积累。结瓜期优化水氮处理降低黄瓜根冠比,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特别是促进果实积累。黄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大小为:钾>氮>磷,形成150~200 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N 396~490 kg/hm2,P 93~127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段玉 妥德宝 李焕春 刘梅 靳存旺 李瑛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甜菜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吸肥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甜菜产量,制约甜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依次为N>P>K。干物质日积累规律为:苗期增长缓慢,叶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80,125 d达到最大值,在60~80 d时,块根的日积累量超过叶。氮的吸收速率,全株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叶片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100,160 d达到最大值,氮的累积总量在叶中较多。磷的吸收速率,叶片表现为出苗后40~80 d最快,块根在40~120 d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磷在叶和根中的累积量分别在出苗后80,120 d达到最大,80d之后根的累积量超过叶。对于钾,叶在出苗后40~12...
关键词:
甜菜 产量 吸肥规律 干物质积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曲木子 谢会成 李传荣 王利
【目的】探讨枫杨幼苗对氟污染的修复潜力。【方法】以枫杨当年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pH氟离子胁迫下枫杨幼苗的根、茎、叶的氟含量、转移系数(Tf)、生物富集系数(BCF)的变化以及对枫杨幼苗的植物毒性效应。【结果】1)随着溶液氟离子浓度的升高,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逐渐升高,当溶液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1时,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 604.60,59.41,40.80mg·kg-1。2)枫杨幼苗体内氟含量的分布存在2种情况:当培养液氟离子浓度为0.5~5 mmol·L-1时表现为根>叶>茎,在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1时...
关键词:
枫杨 幼苗 氟 生物积累 植物毒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赵尊练 巩振辉 杨广君 郭建伟
为确定不同加工目标线辣椒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探明果实品质变化的生理机制,以线辣椒品种(系)陕椒2006、L6、L3-2和2005-2共4个品种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果实中的VC和干物质含量(质量分数)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红熟期达到最高;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6~23 d)有一下降过程,以后又上升,最终也在接近红熟时达到最高。红熟期4品种的VC含量分别为170.340、175.898、200.996和173.944 mg/100g(FW),干物质含量分别为12.853%、12.647%、12.8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志娜 谭晓风 袁军 叶思成 李泽
以6年生普通油茶‘湘林210’为试材,研究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当年生叶片、2年生叶片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油脂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当年生和2年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呈双峰型,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三峰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当年生叶片、2年生叶片和果实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三峰型;果实中油脂含量从7月底开始逐渐增加直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高值;当年生和2年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91),当年生和2年生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9),果实与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
关键词:
油茶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油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传宏 王晓云 张宏伟 胡洁 李凤英 杨丽
[目的]研究巨菌草(Pennisetum sp.)在淮河源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地上部分茎与叶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以实现巨菌草加工利用最大效益。[方法]通过巨菌草的田间试验,研究苗期、生长初期、生长加速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茎与叶部位以及全株干物质、粗蛋白含量(CP)、有机碳(C)和总氮(N)含量变化的差异,根据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巨菌草饲用、菌用性能分析。[结果]巨菌草在淮河源的干物质积累先慢后快,植株粗蛋白、总氮含量初期较高,生长末期最低,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叶部干物质量占全株比例苗期最高,整个生长期逐步降低,植株粗蛋白主要在叶部,茎部叶部粗蛋白和总氮含量随生长期均逐步降低。[结论]作为动物饲草在淮河源地区适合每个生长季收割2次,分别在栽植后20周和生长季末期。作为食用菌培养基适合每个生长季收割1次,在生长季末期,但植株碳氮比较高,在培养基加工过程中需要补充含氮肥料。
关键词:
巨菌草 淮河源 干物质 营养物质 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锡发 涂仕华 秦鱼生 冯文强 廖鸣兰 周先龙
在四川稻-油轮作制的免耕条件下,川香优9838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总量差异较大。氮(N)在整个生育期以拔节期的吸收量为最高;其次是成熟期,第三是分蘖期;对磷的吸收从苗期至成熟期表现为小幅持续升高;对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占了全生育期吸收量的73.4%。在土壤养分管理上,川香优9838的氮肥施用宜早,主要在拔节期前。如果水稻在抽穗后土壤供氮不足,应考虑追施粒肥以保证高产优质。磷肥宜作底肥施用。如遇保肥能力很差的沙质土壤或对磷固定能力很强的强酸性/强碱性的土壤,在磷肥施用上则需要分次施用,保证中后期的磷素供应。钾肥的施用应主要在前中期。如遇土壤质地较轻,也可在抽穗期补施少量K肥。免耕栽...
关键词:
川香优9838 氮 磷 钾 施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