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3)
- 2023(6969)
- 2022(6157)
- 2021(5603)
- 2020(5066)
- 2019(12098)
- 2018(11847)
- 2017(24416)
- 2016(13166)
- 2015(15365)
- 2014(15562)
- 2013(15923)
- 2012(15151)
- 2011(13805)
- 2010(13743)
- 2009(13082)
- 2008(13277)
- 2007(12139)
- 2006(10383)
- 2005(9435)
- 学科
- 济(61771)
- 经济(61714)
- 业(36129)
- 管理(35752)
- 方法(35749)
- 数学(32995)
- 数学方法(32816)
- 企(29208)
- 企业(29208)
- 银(19493)
- 银行(19348)
- 行(17930)
- 制(17308)
- 财(16347)
- 中国(14163)
- 农(13893)
- 融(13409)
- 金融(13407)
- 贸(11978)
- 贸易(11973)
- 易(11568)
- 地方(11432)
- 度(11276)
- 制度(11271)
- 务(10800)
- 财务(10786)
- 财务管理(10754)
- 业务(10408)
- 业经(10257)
- 企业财务(10247)
- 机构
- 大学(197840)
- 学院(194092)
- 济(86654)
- 经济(84921)
- 管理(76299)
- 理学(65251)
- 理学院(64585)
- 管理学(63730)
- 管理学院(63356)
- 研究(63052)
- 中国(56735)
- 财(41533)
- 京(40246)
- 科学(36017)
- 农(34224)
- 财经(33639)
- 所(31909)
- 中心(31827)
- 经(30629)
- 江(29511)
- 研究所(28837)
- 经济学(28775)
- 业大(27931)
- 农业(27410)
- 经济学院(26480)
- 银(25828)
- 财经大学(25367)
- 北京(25168)
- 银行(24765)
- 州(24120)
- 基金
- 项目(125295)
- 科学(98360)
- 基金(92843)
- 研究(89911)
- 家(79680)
- 国家(79081)
- 科学基金(67979)
- 社会(58136)
- 社会科(55371)
- 社会科学(55352)
- 基金项目(49135)
- 省(47663)
- 自然(43786)
- 自然科(42795)
- 自然科学(42782)
- 教育(42387)
- 自然科学基金(42060)
- 划(40360)
- 资助(40277)
- 编号(35696)
- 部(29668)
- 成果(29257)
- 重点(28100)
- 发(26079)
- 教育部(25912)
- 创(25605)
- 科研(24822)
- 人文(24783)
- 大学(24463)
- 国家社会(24292)
共检索到291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潘成夫
2005年下半年以来一度快速增长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况。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制度上所作的种种限制,特别是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几乎是当前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惟一的动因。而港元利率上升导致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下降则是香港人民币业务停滞的原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既需要解决制度性约束,更要处理好人民币汇率预期对资产替换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成夫
自2004年2月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以来.香港银行人民币存款一度快速增长,但是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该项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况。在分析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制度上的种种限制,特别是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几乎是当前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唯一的动因,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晓刚
从2004年2月25日起,香港银行正式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该文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此项举措对两地的影响,认为香港银行的短期获利不大,但长期利益不容忽视;香港的零售业是最大的赢家;短期内部分港币存款兑换为人民币将不可避免;内地银行的银行卡业务有可能遭遇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信用卡业务;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所受影响很小;反洗钱工作压力巨大。从长远来看,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趋势不可改变,而此项措施的出台使香港向此目标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关键词:
持牌银行 个人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离岸中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堃 王洪波
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跨境流通的人民币资金被吸收纳入两地银行正规流通体系,开展相应的国际收支统计势在必行。如果通过我国内地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对内地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流动开展国际收支统计,资金统计将缺乏完整性,因此有必要以专项统计形式开展内地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国际收支统计,并将统计信息应用于相关金融监管。
关键词:
香港银行 人民币业务 国际收支统计 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巴曙松
香港市场上人民币流通的规模变化,对于人民币业务开办的风险评估结论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渐进式的离岸业务推进模式下,当前可能会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形成监管的模糊地带,但是总体上不会形成明显的风险隐患。通常而言离岸业务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较低,因而应当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反洗钱合作。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判断,当前香港市场上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香港离岸的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开展会对在岸的人民币业务形成一定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随着香港离岸市场业务范围的扩大而继续增大。随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于内地金融管制的冲击力会提高。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的扩大...
关键词:
香港 人民币业务 离岸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春广
对香港银行业开放个人人民币业务是中港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对两地经济、金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对其重要意义作了深入翔实的分析,并结合中港两地的体制和制度差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该项业务的开展对未来两地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个人人民币业务 意义 影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华青 蔡瑞文
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运行一年多来,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对香港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该文分析了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运行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香港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存款利率 清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磊
2003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负责人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央政府批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香港持牌银行可正式开办有关的个人人民币业务。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在香港开放个人人民币业务,无论对香港还是中国内地,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双赢”合作。本文通过分析该制度安排对参与各方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认为这一制度安排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促进它的积极影响和控制可能的风险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关键词:
香港银行业 个人人民币业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吴庆 银纯泉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11月18日发布的第16号公告宣布:“为便利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引导在香港的人民币有序回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为在香港办理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业务的有关银行提供清算安排。”次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分别代表各自的机构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2003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发布当年第20号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的公告》(第16号公告)确定的选择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原则和标准,经过对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之愈
据香港报纸报道,近两个月来,人民币兑换店急剧增加。兑换店利之所在自不必说,因为它们经营的商品是人民币,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兑换价优惠,竞争日趋激烈今年3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允许过境人员携带6000元人民币出入境,接着香港中银集团成员宝生银行率先开办了人民币兑港币的兑换业务,从而揭开了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的新一页。到目前为止,在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维安 谢文霓
本文主要从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入手,围绕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的资金来源、对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当前存在于我国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问题与隐患,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主张。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人民币业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辉 张驰 刘璟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作用重要,厘清境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关系对于防控境内外金融风险传染、提升境内金融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的上海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与香港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CNH HIBOR)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GARCH-BEKK模型对不同时段境内外同业拆放利率间的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报酬溢出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的推进,境内对境外同业拆放利率的线性引导关系越来越明显,而当市场处于非正常时期,离岸利率则成为了信息中心;在波动溢出方面,境内对境外的波动溢出效应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离岸利率也开始对在岸利率产生了波动溢出,且在越来越多的利率品种上得到了体现。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离岸市场开始对在岸市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深化境内金融市场改革、完善离岸市场建设、提高货币当局流动性管理能力对于促进离、在岸市场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鹭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交易市场之间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关系采用Granger和ARMA(p,q)-GARCH(1,1)等方法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即期汇率上,信息是从境内市场向境外市场流动,但在远期汇率上,境外NDF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当前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增加CNY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弹性,增强境内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话语权。
关键词:
香港离岸市场 汇率 定价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201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央票发行是对以中长期品种为主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的有益补充,此举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支持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截至目前,央行在香港累计5次发行了10期、1200亿元规模的央票,在港发行央票常态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丰富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涛
2012年9月17日,全球首只可交收的人民币货币期货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当日成交合约415手,总额4150万美元。相较于全球外汇市场日均4万亿美元的交易量,这一数字实在微不足道。不过,对于香港而言,这却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观察这一事件,应注意到两个背景:一是从需求面来看,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单边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