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9)
2023(4298)
2022(3468)
2021(3147)
2020(2619)
2019(5818)
2018(5367)
2017(10484)
2016(5085)
2015(5696)
2014(5387)
2013(5260)
2012(4782)
2011(4146)
2010(4438)
2009(4552)
2008(3382)
2007(3113)
2006(2859)
2005(2739)
作者
(13187)
(10641)
(10381)
(9997)
(6797)
(5053)
(4893)
(4226)
(3850)
(3785)
(3607)
(3596)
(3510)
(3327)
(3227)
(3227)
(3178)
(3100)
(2933)
(2768)
(2577)
(2548)
(2503)
(2482)
(2435)
(2412)
(2325)
(2250)
(2204)
(2182)
学科
(25585)
金融(25584)
(22809)
银行(22809)
(22238)
(17827)
经济(17805)
(16904)
管理(15563)
(15042)
企业(15042)
中国(14195)
中国金融(10931)
(9756)
(9343)
(7178)
财务(7165)
财务管理(7147)
地方(7000)
企业财务(6940)
方法(6079)
(5841)
业经(5556)
体制(5411)
数学(5372)
数学方法(5339)
制度(4660)
(4660)
事业(4435)
(4414)
机构
学院(63539)
大学(62732)
(28650)
经济(27948)
中国(25749)
管理(23647)
研究(20605)
理学(19431)
理学院(19251)
管理学(19069)
管理学院(18937)
(17317)
(16280)
银行(15592)
(14724)
(14526)
金融(14454)
财经(13316)
中心(12958)
(12414)
人民(12142)
(12127)
国人(11066)
中国人(11022)
中国人民(10946)
财经大学(10266)
经济学(10052)
科学(9738)
(9642)
(9325)
基金
项目(40789)
科学(32089)
研究(31648)
基金(29848)
(25038)
国家(24809)
科学基金(21818)
社会(20903)
社会科(20061)
社会科学(20058)
(15981)
基金项目(15690)
教育(13530)
(12869)
自然(12760)
编号(12656)
自然科(12505)
自然科学(12504)
自然科学基金(12295)
资助(12099)
成果(10590)
(10514)
重点(9381)
(9313)
(9209)
(9110)
(9001)
国家社会(8996)
(8751)
创新(8725)
期刊
(29172)
经济(29172)
(28214)
金融(28214)
研究(21882)
(14448)
中国(13569)
管理(8757)
学报(7617)
(7604)
财经(6939)
科学(6585)
大学(6305)
学学(6113)
(5842)
中国金融(5166)
经济研究(5000)
理论(4625)
技术(4417)
实践(4215)
(4215)
财会(4202)
农业(4064)
业经(3943)
国际(3868)
教育(3865)
会计(3657)
问题(3275)
(3160)
上海(3118)
共检索到108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乾宇  
2008年11月16~22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金融市场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项目号07JZD0010)课题组一行六人,在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的带领下,到香港进行实地调研。课题组访问了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金融管理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保监处、银行公会、香港联合交易所等金融监管相关机构,以及中银国际集团等金融机构,与香港财经事务局局长陈家强教授、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大律师、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张灼华女士、中银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王岩博士等进行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楠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已连续2 1年(1995~201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经济最自由的地方。银行业方面,香港是全球银行机构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球百大银行中,约70家有在香港营运业务,截至2015年底,香港共有157家持牌银行、24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18家接受存款公司;证券业方面,香港有全球集资额最高的股票市场,2015年在香港透过首次公开招股筹集的股本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段莎莎  
香港的金融监管体制问题在近十几年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金融监管的不完善或者缺陷将影响香港金融的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过去、现在,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及其每次重大变化的原因。深入剖析香港金融监管的现状、监管的针对性以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关于未来香港金融监管体制发展方向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晓波  
本文从分析香港金融监管制度三个方面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借鉴意义,并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建立金融机构自我风险约束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晓东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武汉大学经济学院何晓东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的发展与成熟是与其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分不开的。但二者金融监管制度在其完善过程中却各有特点,本文试对其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监管提供借鉴。一、二者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玉强  汪川  武岩  
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自身发达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避免了危机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两地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鹏  
本文选取了33个代表性国家样本,并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中央银行参与金融监管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与金融监管集中度成负相关关系;银行业发展水平、金融混业经营程度和一国的治理水平与金融监管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市场主导型国家更倾向于实行统一监管。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分析了中美两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金融监管集中度普遍偏低,两国都应该逐步整合本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并转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按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我国建立完善了“一委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管”的金融监管总体布局,为打赢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放眼国际,像我国这样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统筹金融稳定、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深入地方、地方政府又内设一套金融监管机构的模式并不多见。但是,从金融监管权责分配的角度看,对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按照行政区划进行一定的职能分配在国际上也并不罕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成小洲  
香港加强金融风险监管的经验和教训成小洲一、30年来香港金融业中的主要危机事件30年来,香港金融业经历了三次银行危机、两次股灾和一次港元危机。这几次金融危机对香港金融制度的变革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一)三次银行危机及其爆发的原因香港的三次银行危机分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永符  张颖  
香港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与监管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研部许永符,张颖近几年迅速发展最近几年,由一般金融工具(亦称为“基础工具”)衍生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角。据估计,至1993年底,全球未清偿金融行生合约的名义值已超过17万亿美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本文以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相互协作的必要性,提出政府金融审计应当发挥独立性、综合性优势,突出检查和再监督功能,而金融监管机构则应当重新整合现有职责,重点发挥行业管理和常规风险监管职能,以构建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的总体协作框架。从而形成审计与监管合力,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微微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向传统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异质性特征及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框架,为决策层制定相应的金融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鹏  解玉平  
文章通过对大小两个样本的统计分析了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趋势:统一监管趋势;中央银行行使监管趋势;中央银行分离趋势。接着,文章对形成这三点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文章分析了这些趋势对中国的启示,认为目前中国有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转变的动力,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较高,且仍旧行使金融监管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不能立即转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而应该注意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逐步转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志强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2009年,保守党上台后推行了更为系统和严格的改革方案,打破了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SA)、财政部"三权分立"的监管模式。FSA将被分拆,其相关职能将由央行框架内的三个机构承担,英格兰银行被赋予全面监管的权力;在微观审慎监管层面,采用"双峰监管"模式,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同时设立了特殊处理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英国的新监管框架对我国金融监管强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设立特殊处理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