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3)
2023(11758)
2022(10166)
2021(9395)
2020(7858)
2019(18536)
2018(18495)
2017(34235)
2016(19781)
2015(22686)
2014(23185)
2013(22752)
2012(21861)
2011(20238)
2010(20975)
2009(19191)
2008(19401)
2007(17860)
2006(15895)
2005(14629)
作者
(58740)
(49321)
(49150)
(46768)
(31444)
(23704)
(22571)
(19259)
(18865)
(17980)
(16760)
(16615)
(15935)
(15898)
(15585)
(15331)
(15221)
(14606)
(14379)
(14250)
(12756)
(12479)
(12124)
(11350)
(11309)
(11132)
(11087)
(11082)
(10105)
(10062)
学科
(85511)
经济(85423)
管理(48181)
(47611)
(36361)
企业(36361)
方法(34325)
数学(29891)
数学方法(29576)
中国(29492)
(24117)
地方(24023)
教育(21021)
(19948)
(18665)
业经(18005)
农业(16330)
(15648)
贸易(15637)
(15418)
理论(15023)
(15011)
(15008)
银行(14973)
(14554)
金融(14551)
(14434)
(14212)
地方经济(13296)
(12752)
机构
大学(291071)
学院(287251)
(112736)
经济(110063)
研究(107907)
管理(99950)
理学(84659)
理学院(83429)
管理学(81722)
管理学院(81159)
中国(76945)
科学(66869)
(64948)
(56980)
(52238)
(52221)
研究所(51713)
(48738)
师范(48335)
中心(47515)
(47081)
业大(42439)
北京(42311)
农业(40985)
财经(40742)
师范大学(39246)
教育(38639)
(37997)
(37447)
(36750)
基金
项目(179833)
科学(140813)
研究(135482)
基金(125112)
(108897)
国家(107824)
科学基金(89958)
社会(82514)
社会科(77852)
社会科学(77829)
(72570)
教育(68428)
基金项目(65757)
(62814)
编号(57459)
自然(56488)
自然科(55147)
自然科学(55125)
自然科学基金(54142)
资助(51561)
成果(50012)
(44654)
课题(43290)
重点(42333)
(40912)
(36966)
发展(35824)
(35206)
(34913)
教育部(34893)
期刊
(132518)
经济(132518)
研究(95266)
中国(69046)
教育(59602)
(48511)
学报(46497)
科学(42356)
(39758)
管理(35810)
大学(35147)
农业(32911)
学学(31608)
(28328)
金融(28328)
技术(27518)
业经(22272)
经济研究(20609)
财经(20273)
(17685)
问题(17649)
(17501)
职业(14612)
图书(14322)
(14209)
技术经济(14098)
(14066)
论坛(14066)
(13881)
商业(13376)
共检索到454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云波  钟宇平  
本文利用1996-2006年的香港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众数法和标准差法,对不同工龄和不同行业的雇员的过度教育发生概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ORU模型估算出过度教育对雇员工资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香港主要行业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与其对GDP贡献比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形关联,即在增长较缓慢和较快速的行业中,过度教育发生率显著较高。因此,研究过度教育应进入不同行业内加以审察。此外,在这两类行业中雇员的教育水平有很大差距,过度教育并非单纯的"教育供应"过量问题,而更多是一个"教育需求"问题。过度教育在不同行业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整个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才是问题的核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辉  陈明昆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香港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直面临着劳动力整体知识水平偏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加之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推动了香港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发展更为积极主动,发起了职业英语运动、建立了持续进修基金、扩展了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建立了资历架构、扣除了薪俸税中的进修开支,以帮助和鼓励市民参加继续教育,满足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成功实施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香港继续教育的发展,也为香港社会的繁荣带来了好处,其经验值得分析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敏  
近年,全球证券市场出现了一种另类交易平台,令传统证券交易所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黑池"(Dark Pools)就是其中的代表。"黑池"因能够降低大额交易所伴随的流动性风险、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并具有匿名性,从而迅速流行。在欧洲及美国,"黑池"的运作有如"迷你交易所",但在中国香港,由于条例所限,经配对的交易仍须向联交所呈报,以及支付包括交易征费等费用。"黑池"及其功能"黑池"是一种为买卖双方匿名配对的大宗股票交易平台,交易双方并不公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萧今  钟宇平  
香港职业教育:需求与发展●萧今钟宇平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大学程度前的职业技术教育通常都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大量从前没有机会受教育的儿童,现在都进入学校。为了疏导学生、减少大学升学的压力,职业技术教育便成了分流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栾昕畅  
在香港,无论是融合教育的前线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人士,对融合教育的发展情况都是褒贬不一。在此背景下,结合"教育机会平等和个别差异认同"中的"平等"概念,总结香港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无论是对香港融合教育的发展,或是其它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易宪容   黄瑜琴   李薇   肖滔  
香港地区同中国内地紧密的经济联系决定了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香港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且也会对内地债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传国  
台商大陆投资规模扩张与地域转变、两岸贸易高速增长与非均衡发展以及两岸经贸人员往来规模持续增长对香港产生了重要影响,香港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香港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与综合竞争力,不仅要充分利用背靠泛珠三角的地缘条件,依靠自身优势,在泛珠三角地区积极与其它各方开展合作,还要充分利用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的中介地位,深化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从多层面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蓓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银行业在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香港宏观经济复苏的主要特征,然后对香港银行业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指出:香港银行业仍面临利差收窄、房产泡沫、分业监管等潜在的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雪丽  陶婷芳  张振国  
上海迪士尼乐园自合同签订伊始,其发展前景和对上海经济的未来影响就成为产学研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香港迪士尼乐园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区位、目标市场、依托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相近,对香港迪士尼与关联产业关系的分析能够为上海迪士尼发展起到参考借鉴作用。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香港迪士尼的经营状况,进而详细分析了香港迪士尼与关联产业的共赢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上海迪士尼的发展基础角度展望了上海迪士尼的未来发展,并分析了上海迪士尼对上海经济体系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章敏  
香港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章敏一、香港银行业的架构及特点在现有金融三级制下,香港银行业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认可机构组成:持牌银行可接受任何数额及期限的公众存款,并经营往来户口或储蓄户口业务,因此,可从事全面性的银行服务,包括零售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杰普  安冬生  
自1988年起,香港进入了高通胀时期,由于其起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直接关系到“九七”前后香港经济能否平稳过渡,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就香港通胀的基本特点、成因与危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香港通货膨胀的基本特点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看出,香港此次过渡时期的通胀与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两次通胀有明显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前两次通胀主要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即主要因为国际石油危机和全球性通胀引起本地经济过热,以后世界经济和本地经济历经增长、放缓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作乾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后,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与内地的经贸联系更为直接、更加方便。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做好两地经贸的衔接工作。文中提出了提高产业分工协作水平、扩大商品贸易、充分利用转口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四大策略,促使两地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阔领域发展,从而加速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京文  李刚  
本文回顾了香港1997年经济发展的大致走势;指出香港回归祖国使香港经济在前三季度获得蓬勃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香港经济在第四季度急剧下降;分析了香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并阐明了中国内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使香港经济有一个强有力的背景和新的发展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