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
2023(1193)
2022(1116)
2021(978)
2020(833)
2019(2026)
2018(1908)
2017(3629)
2016(1597)
2015(1967)
2014(2020)
2013(1922)
2012(1794)
2011(1629)
2010(1674)
2009(1503)
2008(1593)
2007(1347)
2006(1264)
2005(1094)
作者
(4672)
(4094)
(4031)
(3704)
(2708)
(2016)
(1932)
(1651)
(1464)
(1425)
(1406)
(1348)
(1296)
(1290)
(1260)
(1258)
(1241)
(1211)
(1180)
(1179)
(1040)
(982)
(937)
(897)
(879)
(873)
(851)
(841)
(824)
(808)
学科
(15146)
贸易(15139)
(14676)
(8833)
经济(8829)
(5071)
(4948)
出口(4947)
出口贸易(4947)
关系(4635)
方法(4467)
数学(3491)
贸易关系(3487)
数学方法(3468)
国际(3325)
地方(3163)
概况(3125)
进出(3120)
进出口(3120)
进出口贸易(3120)
各国(3084)
国贸(3007)
国际贸易(2906)
管理(2608)
对外(2444)
(2119)
中国(1796)
(1617)
企业(1617)
外贸(1554)
机构
学院(26680)
大学(25898)
(16265)
经济(16127)
研究(9643)
管理(8143)
(7404)
理学(7028)
理学院(6946)
管理学(6869)
管理学院(6812)
中国(6207)
经济学(5501)
(5263)
经济学院(5176)
国际(4980)
贸易(4815)
(4598)
(4580)
财经(4501)
科学(4434)
研究所(4114)
(4069)
(3809)
中心(3706)
(3654)
(3397)
财经大学(3269)
商学(3194)
商学院(3157)
基金
项目(16704)
研究(12614)
科学(12387)
基金(11902)
(10119)
国家(10067)
社会(8207)
科学基金(8054)
社会科(7941)
社会科学(7940)
(6215)
基金项目(6029)
教育(5389)
资助(5324)
编号(5009)
(4907)
自然(4599)
自然科(4502)
自然科学(4502)
自然科学基金(4402)
(4112)
(4094)
中国(4029)
(3922)
重点(3811)
社科(3789)
成果(3748)
(3579)
人文(3570)
国家社会(3556)
期刊
(15680)
经济(15680)
(9444)
国际(8552)
研究(8550)
(5126)
贸易(5126)
国际贸易(4482)
经济研究(4200)
问题(3799)
经贸(3640)
学报(3559)
世界(3133)
(3084)
(3083)
业经(2959)
大学(2835)
学学(2783)
商业(2773)
管理(2736)
外经(2511)
对外(2511)
中国(2508)
农业(2404)
科学(2384)
(2057)
外经贸(2055)
对外经贸(2055)
实务(1981)
(1952)
共检索到41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峰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已相互成为对彼此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的贸易伙伴。美中双边贸易长期逆差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统计上的差异是其主要根源。本文以香港转口贸易作为切入点,分析了香港转口贸易对美中贸易统计差异的重要影响,并对统计差异进行了修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分析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香港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作用。1992年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商品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下降,高技术产品份额快速上升,转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出口商品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此外,本文依据香港转口贸易数据,对中美两国官方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两国1998年以前双边贸易平衡数据的差距比原始差距减少60%,1998年以后减少40%,这对如何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予青  Neal Detert  
本文以iPhone为例,来阐明即使那些由美国公司发明的高科技产品,也可能不会增加美国出口,反而会扩大美国贸易逆差。2009年中美iPhone贸易逆差约为19亿美元。空前的全球化、组织良好的全球生产网络、迅速发展的国际分工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都可能影响跨国公司如Apple公司的经营决策,而这些经营决策可能直接恶化美国的贸易逆差。全球生产网络与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过程,明显改变了贸易形态: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出口iPhone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而像美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则进口原本由自己发明的高科技产品。此外,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无法识别制造业产品价值的跨国分配,极度夸大了被跨国公司作为出口平台的国家与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越男  
近年来,随着美中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入,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也愈益显现出来,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将原因主要归结在中国方面,这是不公正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中贸易逆差背后的美中不合理的产业分工因素,提出美中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将能耗大、污染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从而造成美中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形成的落差的结果。此外,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结果同样也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加剧。对于这一基本事实,美国应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胡日东  
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在商品分类层面研究美中贸易逆差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都是美中贸易逆差的"因",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美国进入中国的FDI,尤其是进入制造业的FDI越多,美中贸易逆差就越大;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它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而且会随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进一步转移而加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玉梅  桑百川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中贸易逆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中贸易逆差根源在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是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和美国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并非汇率问题,即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1)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扩大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关。(2)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同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美中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1998 年 ~2003 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由此,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美中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原料制品、机械与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贸易上,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品对美贸易上发挥出比较优势,而美国在高技术产品对华贸易上由于出口管制政策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政策建议是,美国要想缩减美中贸易逆差,就必须逐步取消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上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于中国来说,在鼓励出口的同时,应重视从美进口,采取以出口带动进口,以进口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红枫  
美中持续的贸易逆差使人民币遭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1985年至2009年月度数据的计量结果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2005年7月汇改之后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出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差额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却不会引起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因此人民币汇率仍然并非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的真正原因。除此之外,对美中商品分类贸易顺差和逆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业上所发挥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土地密集型等产业上的顺差则表明美国可以通过发挥其在土地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来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斌  唐保庆  孙少勤  
美中贸易逆差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现以来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视角有汇率论、转口贸易论、美国因素论,以及新近出现的国民贸易统计论等。本文从制造业FDI的投资程度及加工贸易视角出发,就美中贸易逆差问题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VDI生产非一体化指标和VST垂直专业化贸易指标对美中贸易逆差分别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及其所主导的加工贸易是两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生产非一体化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关中贸易逆差具有单向促进作用。如果不改变关中两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角色,两国贸易逆差很可能继续维持甚至逆差幅度会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给出了相关结论并指出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怡钦  
转口贸易曾经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由于香港码头费用高昂、中国入世后全面对外开放、内地企业转变出口方式等重大因素,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其中的5个主要原因,指出香港的转口贸易将进一步转向离岸贸易,并成为主要贸易形式之一,香港作为贸易转口港的传统角色也将逐步淡化。香港必须适应这种大趋势,采取切实措施打破垄断,降低费用,提升服务,以保持香港第一货柜港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由于历史、社会及地理的因素,大陆与香港的经贸关系一向特别密切.1978年以来,这种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给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益.这其中,内地经港转口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彼此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与内地转口关系密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博  
一、贸易逆差是美中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1979年中美建交之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当年两国双边贸易的统计基本接近,中方统计为25亿美元,美方统计为24亿美元。到1996年,中方统计为428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16.5倍,中方顺差105亿美元;美方统计为635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25.8倍,美方逆差395亿美元。美方统计比中方统计多出48.2%。再经过十年的发展,中美贸易又跨上一个新台阶,2006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怀民  
内地加工装配活动对香港中间人的依赖有其历史原因,也与加工产品进出口市场存在不对称信息有关。中间人理论认为,只有存在不对称信息和逆向选择的市场才需要中间人,中间人必须具备鉴定产品质量的资格和能力,必须有良好的信誉、较低的交易成本并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通过对香港转口内地产品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进口方的GDP、内地与有关经济体政治关系等是影响香港中间人地位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内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增进市场信息的流动,减轻对中间人的依赖,但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仍将存在,内地开展的加工装配活动仍离不开中间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2002年伊始,美元对各主要货币开始贬值,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美元对欧元贬值达15%,对日元贬值达8%。美元贬值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持续多年的大规模贸易逆差所造成的贬值压力。美国贸易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